楞严经在线网

《寒山寺》为我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户

发布时间:2023-09-19 01:17:07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我最早知道佛教内部刊物《寒山寺》,是我拜见苏州科技学院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姚炎祥教授时,在他的办公室内看到的。这是2006年春天,我们提及迎新年寒山寺听钟声活动影响深远广泛时,姚教授从他的办公桌子上顺手拿出几本《寒山寺》刊物推荐给我看。这本刊物封面装祯美仑美奂,内容丰富多彩,我觉得这本刊物确实是了解寒山寺,观察社会的一扇新窗户。

我通过阅读最近几期的《寒山寺》,从办刊宗旨“关爱人生、启迪心智”,“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来看,这是一本很有品味的刊物

。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不仅有寒山寺重大活动的记录,而且还有佛教基础知识,弘扬了中国佛教传统文化,挖掘了寒山寺历史文化内涵;涉及广泛,雅俗共赏,不仅有佛学论坛、高僧掠影,而且还有心灵驿站,石上清泉,保护寒山寺文化传承,繁荣当代佛教文化艺术;勇于开拓,积极探讨,不仅有对佛教文化深入剖析、历代兴衰变迁的研究,而且还有对当代人间佛教弘扬努力实践的经验介绍。总之,《寒山寺》体现了“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佛教教典的基本教义精神。

与我校仅仅只有一河之隔的寒山寺,已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霜雨雪,屡废屡兴,至今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对东邻日本交流频繁、影响深刻。朝代更替,世代变迁。唐朝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古名刹寒山寺,历劫不磨,至今光耀人间,这究竟有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让寒山寺有巨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呢?这可是一个大课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历史研究表明,这是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这极大地吸引着我想更多地了解寒山寺,我便从更多的途径想读到更多的《寒山寺》刊物。我根据《寒山寺》介绍的有关寒山寺知识,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式的文章,我写的《诗韵钟声寒山寺》在2006年12月第110期我校《苏州科技学院报》上刊登了。

2007年春天,我校姚炎祥教授提出开展寒山寺文化研究的设想,我觉得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便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在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筹备阶段,我提出承担迎新年寒山寺听钟声活动项目的研究任务,获得了姚炎祥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课题立项的构思、主要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成果确认、最终成果的确定,经过半年之久的反复多次修改与精练,最终被确定为于2007年7月20日成立的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首批四项研究课题之一,我也被聘为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之一。这为我能够更加深入持久地参与开展寒山寺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7月20日,寒山寺文化研究院成立之后,为我们众多的热心于寒山寺文化研究者搭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参与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的活动,我加深了对寒山寺的认识与了解。在寒山寺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上,我认识了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感受到他对文化研究重要性深刻认识,寺因诗兴,诗因寺传,唐朝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诗蜚声海内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能够穿越时空的重要性,也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巨大动力。秋爽法师对于积极创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是一项大德大善之举。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着重开展寒山寺文化研究,挖掘、传承、弘扬寒山寺文化,同时拓展、融合多种文化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文化论坛、文艺创作、国内外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创建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平台,逐步形成人才聚积之地和寒山寺文化及相关文化研究中心。这项宏大研究项目,必将记入寒山寺发展的史册,增强寒山寺的文化魅力具有历史意义;对于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扩大寒山寺乃至苏州对外开放与交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也是有更为重要的世界意义。

此后,我就积极进行我所承担的寒山寺历届听钟声活动的研究工作,增加了与寒山寺档案室、寒山寺佛教图书馆、《寒山寺》编辑部等部门的联系工作,与寺院中的僧众和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往。打交道最多的是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法荣法师,他多次带领我到档案室,交待工作人员要大力支持我进行的这项工作,对于查阅开放的档案资料,不必事事请示汇报,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档案室的杨师傅、谢师傅等,帮助我查阅了寺院有档可查的自1994年以后的所有有关听钟声活动的资料,还不畏酷暑复印了这些资料。法荣法师还提供了更多有关寒山寺方面的资料,如《寒山子集考》、《重修寒山寺志》、《寒山寺》和《寒山寺赞》等书籍,我也与研究员们共享,并获得好评。此外,还为我外出采访提供方便,开出到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宗教局、市旅游局、市外事办、国际旅行社和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的介绍信。监院光瑞法师,为我到武汉了解大钟铸造现场提供了联系方式和联系人员,以便我利用暑假之便走访了“华夏第一法华钟”铸造现场,亲身感受了铸造这口大钟是来之不易的。不仅仅寄托了寒山寺僧众的殷切期望,也凝聚了“武汉重工”人的深情厚意!我认识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智海法师是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筹备会议上,之后,再到《寒山寺》编辑部拜访了他。其实,老早就知道了智海法师,还有本觉法师、昌莲法师、宏斌法师、心良法师、慧伯法师等,也就是通过《寒山寺》刊物。智海法师一篇《学会包容》文章,在我办公室工作同仁之间广为传播,甚至有人提出要带回家让家人朋友们共同欣赏。以包容的心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纷繁复杂、困惑矛盾的社会生活。一句“不拿别人过错来惩罚自己”,已经成为人们保持心境平静的警世格言,“学会包容”成了为人处世的锦句了。认识了智海法师、慧伯法师后,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寒山寺》刊物,尽管还不算齐全,也是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为此,借此征文的机会,我向他们能够普结善缘,为我能够更多地了解寒山寺提供了这些《寒山寺》刊物,表示诚挚谢意!。

2007年11月26日,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上,我认识了昌莲法师,通过昌莲法师又认识了寒山书院的宏奎法师。我对寒山书院的本专科学僧的教学方案十分感兴趣,特别去寒山书院拜访了两位法师,对于寒山书院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解情况,他们对四书五经、历史、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学的教学工作很有特色,佛教经典的教学更有特色,青年佛学社的活动生动活泼,让我深受启发。我建议寒山书院要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增强人间佛教的认同感。我看到寺僧们刻苦自学现代应用技术知识,他们渴望知识的精神令人感动。宏奎法师赠送的宣化法师讲述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和《华严经贤首品浅释》,以及在寒山寺佛教图书馆结缘的有关佛教经典——圣一法师讲《心经讲记》,让我更多地了解到佛教经典。

我以佛教内部刊物《寒山寺》为媒介,以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为舞台,以自己承担的“历届寒山寺听钟声活动”课题为工作的着力点,为挖掘寒山寺文化、弘扬“和合”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最近,针对我校面对全院学生申报公共选修课程,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我征求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后,拟提出开放《寒山寺文化概论》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寒山寺文化概率》是综合利用了寒山寺文化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寒山寺文化内涵、特色与现实意义。寒山寺历史悠久,是十大历史文化名寺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名扬海内外,是著名旅游景点,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寒山寺文化研究提出了禅宗文化、历史文化、和合文化、钟声文化、诗韵文化、艺术文化、开放文化、环境文化等八个方面。我想从以下九个方面讲述这门课程。

1、寒山寺文化内涵。寒山寺文化是一种以寒山寺及枫桥胜迹为区域逐渐形成、延续千余年并影响世界的、以佛教文化为主干的、以和合文化为核心、以钟声诗韵为标识的,并具有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寺院文化。

2、寺院文化特征。寒山寺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它是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吴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长期交流融合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寺院文化。

3、寒山寺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寒山寺自古以来对外交流频繁,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重要旅游胜地,影响深远。

4、和合文化是寒山寺文化的核心。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寒山寺文化的核心。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所谓“和”即和谐、和平、祥和;所谓“合”即结合、合作、融合。“和合”,即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的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现实,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的理想关系,和谐状态。和合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世界和平有重大意义。

5、和合文化的现实意义。寒山拾得是和合文化的象征。“和合二圣”发祥于天台山,成就于苏州寒山寺,千百年多来,寒山寺作为名寺孕育和守护着“和合文化”。“和合二圣”为中华民族所崇拜,也赢得了日本、朝鲜、韩国以及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所喜爱。和合文化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化。挖掘弘扬寒山寺文化中“和合文化”,高扬寒山拾得和合祖师形象,有强烈的时代性,具有全国意义也有世界意义。

6、寒山寺文化与吴文化的关系。寒山子、寒山诗、寒山寺与吴文化的关系是研究寒山寺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

7、寒山寺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进行了探讨,深层次研究寒山寺文化,有利于对寒山寺文化研究的拓展。

8、寒山寺文化新标志。寒山及寒山诗,寒山拾得“和合二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钟声诗韵,书法碑刻等已经有久远历史;仿唐古塔,寒山寺慈善中心,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已经成为新的文化载体;华夏第一法华钟、中华第一诗碑将成为寒山寺最有独特光彩和魅力的金质文化标识。

9、感受寺院丛林生活。组织学生参观寒山寺,亲身感受寒山寺文化氛围;请有关对寒山寺文化研究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学者,为学生答疑解惑;参加寒山寺青年佛学社活动。

注:教学采用请进来,走出的方法,对有关专题可能请有关专家学者来讲授。

正如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姚炎祥院长在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作总结发言时说,“寒山寺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开辟吴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增添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新内容,寒山寺文化的研究是大课题是大工程。苏州是寒山寺的诞生地,苏州记录着寒山寺发展的过程和全部史迹。苏州学者有责任为寒山寺文化研究鸣锣开道,吸引全国乃至世界上热心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学者,为寒山寺文化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和和研究成果,为寒山寺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时空里占有应有空间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报告提出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寒山寺文化研究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性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寒山寺文化现象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把握现在,开拓将来,能够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与理解。

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在“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闭幕式上说,寒山寺文化研究要能够走出去,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他讲,近的可以去浙江天台山,感受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发祥地传统文化氛围,研究儒道释的相互交融与相互推进的活力内在机制;远的可以组成文化交流团队到日本、美国等进行深入广泛的文化交流,寒山寺文化研究融入世界的环境之中,扩大寒山寺文化研究视野。我认为这是有深刻见解的。

《寒山寺》作为能够记录这样文化研究盛况的佛教内部刊物,她将担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为此,时势造英雄,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势必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应该是丰富多彩,但我们的视野是有限的,我对《寒山寺》寄托了更大的期望——为我们打开观察社会生活的一扇新窗口!这样,我衷心地祝愿《寒山寺》编辑部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能够办成僧俗两序大众喜闻乐见的承载“爱国爱教”传统文化的重要刊物,祝愿在未来的日子里《寒山寺》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在广大群众中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发挥教化民众、和谐社会应有的重要作用。(文/汪祖民)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