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智通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
(识起迷情于何谓三身四智,三身者报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识、六、七、八识清净后之智慧也。)
六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有身无智者是凡夫,虽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净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圆满报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亿化身是吾人神通应化,感而遂通也。)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圣者三身无有自性,似水止无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涟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发明成四智。此四种智不离吾人见、闻、觉、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见,不要终日说菩提,心往外驰求。)
智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那四智者,又是何神通妙用乎?)
六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使有智,还成无智。」
(悟道者了知三身后,便能发明四智。在业缘销尽,差别后得智成熟后,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离三身,则四智昧而不明,是谓有智无身。即使有所谓智,却终成无智也。)
六祖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但第六、七意识在因地转,而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却在果地始能转也。行者若在转一切识为智慧时,应毫无留情地转,那在转处即能现殊胜的禅定力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禅那」的开始是去恶,进而做思维修工作,最后能达「静虑」的禅境界。学佛主在学习去除妄想习气,断去我、法二执,而过程有先后,先要断除有身见,才能让真心活起。若真能破色身则素法身活起,待渐进去除恶习后,淡薄三毒─贪、嗔、痴,去除慢心、疑心、邪见,待心真有点清净后,快有性踪阶段就会有三身四智出现,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我们道理要能懂。
一般而言,获得法身者即现起世间智(世才辩聪)、出世间智(悟得空理),世间智一得世间一切工艺、技巧都能稍习即会。出世间智待习气净尽后,即能获得悟空境界,则能得无量智慧生起。有些人虽自称已开悟,甚至于已「明心见性」,但观其言、所行,或观所著书中所说,都无真正智慧可言,毁戒坏律有之,自誉谤他者有之,甚至于毁谤四众等都犯着,虽不知其身行如何,但观其言行实无一点智慧可言。
三身四智者是学佛者的目标,要行菩萨道,当生虽不得三身具足,也没有四智全现起,但总要知道佛法菩提道中所现的境界是什么,我们都要去懂,才不会走错路。三身四智这些已是高级的禅修境界,虽在此论说三身四智,总是有点不能契入根本者,祇有引用经文来论说矣!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者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先说三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以虚空、日光、日影三者来譬喻法、报、化等三身,即:(1)法身如虚空遍满十方界,谓法性之空身本体周遍,譬如虚空,无有障碍。(2)智身如日光遍满一切智,智身即报身,谓能究竟始觉之智,即能破除一切无明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照。(3)色身如日影遍应一切缘,色身即应身或称应化身,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空体而起用,遍满应化众机缘,譬如日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此处所说本觉者空之体也,觉一切因缘之能力;始觉者是指本觉应缘生法之动能,始觉安住则世间事无能动其本觉,此是小乘行者解脱之处,但大乘菩萨以始觉幻起心通之智,智光遍满十方虚空一切因缘。
此三身大小乘者有别,依《十地经论》所说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即是一空相之体,常住湛然,称为法身。(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再看《解深密经》卷五所说法身、解脱身、化身为三身,其中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清净妙果。解脱身指五分法身;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何以故?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清净法身,谓吾人之自性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2)圆满报身,谓自性所生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照徧十方,圆满无缺。(3)自性化身,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比拟于一切化身佛,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无知之凡夫,此心向恶,造三业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之属,如何应化实是修行者的重要议题。
谈到四智,小乘人亦有四智,称罗汉四智,乃二乘、无学圣人内证四谛之智:(1)我生已尽,指断尽未来苦果,乃断集之智。(2)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满无漏之圣道,乃修道之智。(3)所作已办,指断障证灭之功已成,乃证灭之智。(4)不受后有,指无学圣人已尽生死惑业,不受后世苦果,乃断苦之智。而大乘菩萨所要证之四智,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再以唯识宗来论,四智即:(1)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又称大圆镜智、圆镜智、镜智,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镜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纤毫不遗。(2)平等性智相应心品,又称平等性智、平等智,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平等普度一切众生。(3)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又称妙观察智、观察智,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4)成所作智相应心品,又称成所作智、作事智,系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
再依《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所说四智,即:(1)道慧,悉知一道之智。(2)道种慧,道有无量差别,能一一通达此无量道之智。(3)一切智,知一切法寂灭一相之空智。(4)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并识一切法种种行类差别,为有空双照之实智。
3.语题文解
僧智通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
有一僧名智通者已看《楞伽经》约有千余遍,但对于三身、四智并不能解其要义。于是礼拜六祖慧能大师,请求为其解其义。《楞伽经》
全名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梵名《》,是山之名,者深入之义,也就是世尊入楞伽山所说之经,达摩祖师来震旦以此经为印心之本,后来也为法相宗所依,列为法相宗六经之一。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吾人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自性显其相。此经系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识思想等,为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其成立年代约于公元四百年前后。全经一再强调,吾人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劫以来之习气及未能了知诸法乃自心之显现,故若能彻悟意识之本来,自性之功用,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则可臻于无所分别之境界,对境能不执不取。
本经名相被甚多佛教诸学派论说所取用,并从诸派之学说来叙述宗教上之体验,各别阐述约略相同之见解。其与后代佛教思想有关连且比较重要者为:(1)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思想,而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之先驱。(2)将禅分为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此为研究禅宗史者颇应注意的资料之一。(3)对后期之唯识学说,尤以护法大师之唯识论说,影响甚大。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何谓三身四智,三身者报身、法身、化身,四智者前五识、六、七、八识清净后之智慧也。」智通师看了《楞伽经》千余遍,若无实证工夫来印证,当然不能理会得三身四智,所以要起迷情。而佛子修行一定要以此三身四智为修行的目标,不是以五蕴虚假幻有做为自性真如性用,认为是佛法。「指」「月」分清楚,就不会将佛法的「指」看成世尊要我们悟知的「月」。
六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六祖以性、智、行来说明三身,六祖说:「您所问三身者,一为清净法身,是你之性也,若性不清净,法身当然不显。二为圆满报身者,你之智也,若性显而智未具者,即是未圆满报身,也可说是性未清净也。三者千百亿化身,能做到时,你菩萨行已具足也。若一个修行人离开本性,或说本性不清净而来说三身者,大概都是有身而无智慧者,也就是本性不清净,所以说有身无智慧者。」
外界诸多行人,有外道、有歪道,虽有性踪但无智慧,不能分辨佛法真伪,不能分别正、邪诸法,不能守戒清净,行为与常人无异,不守斋戒,而饮酒吃肉,以一些鬼神小通诱惑诸后学,这种人可以说是离本性而说三身,可以叫做有身无智之人。
按语说:「有身无智者是凡夫,虽亦有三身,奈不能起智用也。清净法身是吾人之本性也,圆满报身是吾人之智慧也,千百亿化身是吾人神通应化,感而遂通也。」
修行人修到一个境界都会有法身现起,外道、歪道亦会有,但法身是否清净最为重要,若自性不清净,法身未全显露。行者未断尽贪嗔痴慢疑,所以就没有智慧,也就是没有圆满报身,这种人易产生无量邪见,有所说法都不依经论而说,自己乱说一通,佛尝言若有人不依经教而说法,是为魔说。
六祖又曰:「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接着又说明四智,六祖说:「若一行者已能体悟三身现起似有,但应缘完后又终归于无,所以说三身本无自性,此与佛说诸法无性性等论同。所以行者若能悟得此道理,则有所谓的四智生起了,也就是有妙观察智菩提、平等性智菩提、大圆镜智菩提、成所作智菩提了。你且听吾偈语说:自性若清净,又能圆满,当具足法身、报身、应化身等三身。有此三身发挥其作用,又能不去执着,即能发展出四种智慧,有了此四种智慧,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都能依见闻觉知等因缘而化起四智,若能做到这样就是超越凡夫身而成就觉地了。我现在为你说明白,你要虔诚相信我所说,永不迷失在有为法境界中。更不要学习某些人往外去追寻心性性用,整天光说菩提却不去真正修行内习,让自性清净,认真从心地法门下手清除三毒、六根本烦恼,却整日光说菩提有何用。」
按语说:「圣者三身无有自性,似水止无波痕,全依他才起自性。若也因投入石片起涟漪,此系因依他起自性,遂发明成四智。此四种智不离吾人见、闻、觉、知,有此了悟,即登佛地。你要有正知见,不要终日说菩提,心往外驰求。」依六祖言,行者能知法、报、化三身后,又不去执取这些,不能主动去玩此三身,仅能依众生因缘感召而化现,这样就能慢慢产生四踵种智慧来。
智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智通师又问说:「四智之义理,我可以请大师更进一步去说明,让我能听闻吗?」
按语说:「那四智者,又是何神通妙用乎?」
六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使有智,还成无智。」
六祖即说:「既然会了三身,此等人更应明了四智之义理,反过来说,连三身都不知道了,更不会懂四智的,何必更问此道理。若一个人离三身或连三身都证不得,更别谈四智之道理了,此等人可以说是有智而无身,因无真证得清净法身,自性不清净,所以说虽然有点邪智,可以说是无智也。」
按语说:「悟道者了知三身后,便能发明四智。在业缘销尽,差别后得智成熟后,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离三身,则四智昧而不明,是谓有智无身。即使有所谓智,却终成无智也。」一般修行人法身活起时,不知清净内心妄执习气,虽也有性用,但是因地不真,果地还有偏,所以会成就外道种、邪道种、魔道种。
六祖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六祖虽知智通师可能还不能体会四智,本来还不是想说,后来还是说了,菩萨当如是有所求法,即便说之。六祖说:「大圆镜智(第八意识)要能起作用,行者一定要修到性清净无杂染。平等性智(第七意识)若获得者,其心已无病,善恶、顺逆、净垢、圣凡、涅槃生死、…等等,已能无分别了。妙观察智(第六意识)能获得者,已断诸根面尘之执着,换句话说六根已不被六尘所染而执取其境,六根已脱黏六尘境了。成所作智(前五识)成办一切佛事,此智的获得相等于性清净一样,所以先有性清净得大圆境时,才会有成所作智也。总结上述理论,成所作智与大圆镜智二智,在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在果地时才会转现起功用,才会产生神通妙用的;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二智,在六七识修心养性得清净时,就能发起作用,所以一般应先净第六意识分别外境心,所以先现起妙观察智,然后七识妄想心、执着心净后才现起平等性智。虽然告诉你「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若你不真正体证时,这些也仅是一个名相而已,并没有真正实性可言,能做到也体会一下就好了,不要常若落于文言文字相。修行段六、七识时,当要如何来修呢?断第六意识对于外尘境之执着,或第七意识妄想心及对第八意识种子、鉴照诸境后产生的法尘之执着,都要能毫不留情见地转它,也就是要以六亲不认、不通商量的方法去转,这样你心地起灭繁忙、兴起念头中,就能得像「那伽」(龙定)一样地禅定力,不被一切境所恼了。」
按语说:「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但第六、七意识在因地转,而前五识与第八意识却在果地始能转也。行者若在转一切识为智慧时,应毫无留情地转,那在转处即能现殊胜的禅定力也。」所以修行次第是先修第六意识我、法二执执取心,再能断第七意识内心的妄想心,最后断第七意识执取八识种子或鉴照而得知的因缘诸法,如此六、七识清净后,则第八意识心才会真起神用,此时行者就有大圆镜智,然后也就有前五识的成所作智了。
(2005.06.24.撰于法尔)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