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净土法门法师:肯放下就有进步;不肯放下,原地踏步

发布时间:2024-06-10 01:17:20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净土法门法师:肯放下就有进步;不肯放下,原地踏步

学生:学习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以及护法菩萨们,大家好。大惭愧弟子上官今天恭敬报告的主题是「来佛三圣堪比国清三隐」。师父上人您在《大经科注》第四十集中跟大家分享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感谢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启导愚人,感化恶人,鼓励善人,警策懒人,觉醒迷人」。简单文字见真理,十句就是《十善业》,觉醒迷人靠教学,劝念弥陀求往生。这段话也令惭愧弟子想起了寒山与拾得的《忍耐歌》。「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细细体味,寒山、拾得和丰干和尚的故事,其意味深长,正如现在我们正在学习的来佛三圣,佛门榜样。

今佛古佛应化世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留丝毫做作痕迹,让后人体会无穷无尽义理。如来慈悲悯怜罪苦末法众生,时时处处在我身边,只是凡夫有眼无珠,只识虚妄不识真,光阴流水才醒悟,昔日圣贤在身边,不曾敬仰不曾学。也让弟子汗颜自己的恭敬心,比起来佛三圣是多么逊色。弟子写了下面的话,感恩古佛为我示现,感恩师父上人为我导师,感恩一切众生为我表法,愿与一切众生此生共赴极乐海会圣贤。

「天台国清有三隐,寒山拾得丰干师。南阳来佛有三圣,庆公贤公与慈母。稽首文殊寒山子,生前疯癫一痴僧。生后留诗三百偈,字字句句见真理。贤公慈母化春风,仿如达摩人间戏。潇洒一句归西去,成就只在心专一。南无普贤拾得是,凡夫只见顽嚣士。言行怪诞惹人气,方知烦恼即菩提。隐忍百年海贤师,唯等印证会集本。修行只在生活里,一句弥陀回常寂。丰干不露真足迹,劝导世人离名利。庆公念佛得一心,留下金刚不坏体。六道茫茫淫欲迷,三界众生唯缘起。凡情尘劳障碍己,不识古佛不识体。老实念佛真实利,极乐净土真实际。斋公斋婆世人鄙,不知念佛见佛智。无需迷惑无需疑,弥陀本在吾心地」。以上是大惭愧弟子上官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还请师父上人慈悲指正。大惭愧弟子上官顶礼感恩,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老法师:其他的没有?

主持人:有现场的。

老法师:有是吧。我们对於上官同学认真学习,很难得,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佛,古今中外决定离不开真干,真干的根基、基础就在放下,真放下才得真受用。所有学佛不得受用的,问题都是出在这个地方,舍不得放下。所以,我们要把真干这两个字要放在真放下,他才能做到。我们处在今天的社会,比起国清寺的,那是三位菩萨,文殊、普贤,丰干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佛菩萨。我们今天的环境比那个时候,我想至少超过百倍,这是真的。那个时候是什么环境

?现在这个时代是什么环境?他们那个时代有讲经的、有讲道的、有讲学的,儒释道三家鼎盛。只是讲的人多,听的人多,也能够蔚为风气,社会风气良好。今天不但没有讲的人,偶尔有几个讲的人,反对的声音比讲的声音大得多。古时候讲的人没有人反对,只是有人摇头,他不说话。现在是大声疾呼,恨不得把传统这些东西消灭干净。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想到拾得教我们忍让,那个时候都需要忍让,何况现在这个时代!现在不忍让行吗?不忍让就不能存在。要想留在这个世间,一定要忍、一定要让,对於世人所作所为,真的要由他、要避他、要耐他,还要敬他。换句话说,这两个时代比较,哪个时代好?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没有一定的好坏,是非善恶在人心。如果你心地清净平等觉,我们这个时代修行比寒山、拾得那个时候好。为什么?这个环境,不能忍能忍,不能让能让,忍让的功夫超过他们百倍;换句话说,大幅度的提升,他们那时候没这个机会,这时有,跟他们相比,百倍的提升。可是问题,要是提升不起来就是堕落,堕落也是比他们一百倍的堕落,今天堕落决定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里面受的苦难也不是定法,受苦的状况与起心动念有关系,这就是现在人所谓作用与反作用。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看明白,生活在现前时代,对古时候羡不羡慕?不羡慕。对於现在有没有感到遗憾?没有遗憾。现在这个环境修行比古时候好,为什么?提升得快。一定要想到堕落也快,大升大降,就是大起大落,我们是要大起还是要大落?这个不能不知道。明白道理,明白事实真相,那就知道我们的际遇也是无量劫来稀有因缘,成功失败完全在於是不是真干。

决定要放下,放下什么?从根本上放下,那就是放下起心动念,这是一切法的大根大本。起心动念没有了,就回归常寂光,那就能大彻大悟。现在人为什么不能够大彻大悟?不要说大彻大悟,大悟、乃至於小悟都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在不肯放下。起心动念,说实在话我们想放下也做不到,境界太微细了,我们的心太粗,叫粗心大意。起心动念就在眼前,我们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怎么放?不得已而求其次,次是分别,我们有感受,起心动念没感受,分别有感受。而感受最明显、最严重的无过於执著,执著是最明显的、最粗的烦恼,粗细的粗。起心动念是最微细的,分别是最普遍的,执著是最粗、最重。从哪里下手?要从这下手,功夫才真得力。

能不能放下,关键在看破,看破的意思就是对於事实真相真正有认知、有了解。真相是什么?大乘教里面常说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贤公老和尚告诉我们,什么都是假的,意思就是他什么都放下了,他知道。《楞伽经》上有两句话更有味道,佛说整个宇宙的真相是什么?叫「自心现量」,「不断之无」,很有味道。无,不断之无,我们讲那个无,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个字变成一个字,无。无怎么样?它不断,就是这个妄念、幻相、假相前面灭了后头接著,它不断,一个一个接著的。这种现象大乘经上佛说得好,叫相似相续,你才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前面一个相跟后面相相同的,那真的叫相续。前念跟后念不一样!什么个现象?我们讲大同小异错了,实际上不是大同小异,是大异小同。我们看到一个身体,大同小异,前念跟后念差不多,你看整个宇宙就不一样了。每一念出现的画面,境界相,是全宇宙,全宇宙里头差别就太大了。我们感受到同,这身体,从这个小的,最小最小的,一个小细胞上看好像是同,你看全面,不同。

所以,不断之无这句话讲得有味道。从哪里来的?自心现量,那个自心是真如、是自性,是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没有例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没有说实报土除外,没讲这个话;没讲这个话,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包括在其中。所以实报土,报身报土,我们叫一真法界。为什么?报身报土是唯心所现,没有识变。识变就是生灭法,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能变的阿赖耶是生灭法,阿赖耶所变一切境界统统是生灭法,体用是一不是二。阿赖耶是妄心,就是本性迷失之后产生的一种作用。阿赖耶的本体是真如自性,在觉就称自性,在迷就叫阿赖耶。

阿赖耶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藏识,藏就是收藏,就好像是仓库一样。无始劫以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有的这些档案全在这里头,一样都不少。假的,不是真的,如果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藏识里头所有落谢的影像全没有了;如果没能转识成智,这些资料无量劫都不会消失。就是一念大觉之后全没有了,连阿赖耶体都没有了,阿赖耶的作用怎么会存在?於是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佛教我们教什么?无非是转识成智而已,没有别的。怎么转识成智?放下就是,全在放下这两个字。大乘里头叫止观,放就是止,儒家也讲,知止而后有定,定是三昧,定而后能静,静而后才能得,得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最后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中国圣人,我年轻时候初学佛,感觉到他们是佛菩萨化身来的,决定不是凡夫。

今天整个世界动乱,根本原因在哪里?被外物,或者说万物所迷了,严重迷失在财色名利之中,迷在七情五欲之中,不知道这些全是假的。所以中国老祖宗教我们从哪里下手?格物。今天所有一切灾难的根源,不知道格物,被物迷了,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在自己身,感得一身的病痛,环境带来无穷的灾难,不知道格物。那么我们要解决问题,从哪里下手?从格物,这个格是格斗,像打仗一样。跟谁打?跟物欲打,就是跟那个贪心打。贪是烦恼的根,贪不到才瞋恨,如果一切都满意,他就不瞋恨了。为什么有贪、有怨恨?那就是迷,迷就是痴,痴迷,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佛菩萨圣贤来教他,他也没听懂。为什么听不懂?贪瞋痴是障碍,贪瞋痴轻一分,你懂得一分;贪瞋痴轻个十分,你懂得十分。於是,东方圣哲教学的理念就明显了,我们就能理解,它不是教你多读,不是教你广学多闻,它是教你把贪瞋痴伏下来。它从定下手,全部的功力都是用在定,为什么?定是枢纽。得不到定的人他有戒,戒就能轨范我们的思想、行为,就能叫社会安定,叫世界和平。

定讲求的就是求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权教三乘,天台别教里头十住、十行、十回向,清净心。提升到平等心,那是大乘,别教十地菩萨,圆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的心是平等,平等就是没有动摇。从接近自性本定到圆满自性本定,是这么回事情。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哪个法门最好?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有人吃甜的好,有人吃辣的好,各个人口味不同,都满足你的欲望,这是相同的,满足你的欲望,满足你的养分。所以它的方向是一个,它的目标是一个。这个法门是不是只限於佛教的?不是,即使讲八万四千,也不是限於佛教,何况说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就包括这个世间所有族群的古圣先贤、所有宗教,全包括在其中,平等的。佛法真的是讲得圆满、讲得究竟,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著,它没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著就局限了,它不能圆满,为什么?它有同,它有异;佛教里头有同,没有异。

这个东西愈学愈有味,怎么学?放下,愈放下愈有味。天天要放下,月月要放下,放下就有进步。好比我们上楼,放下下面一个台阶,我们就升一个台阶。你要不肯放下,原地踏步,学得再多,升不上去。现在大家喜欢赚钱,喜欢要钱,同样一个道理,你要不放下你就不会增长。你今天把你财富统统放下,明天涨了、高了,步步高升。这是正当获得的,不是非法获得的,非法获得的是它往下坠,正常获得的往上提升,这举一个例子。不要不是没有,它愈来愈多,多到怎么样?多到摆在面前不起心不动念。自己生活受用一定非常简单,日食三餐,夜眠六尺,饮食起居都能够适度,不越分,身心健康,健康长寿。只要是过分了,对健康都有损害,对万物都有过失。对万物过失,就招惹天灾人祸;对自己过分,带来的是疾病、烦恼痛苦。人活在这一生当中,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你说你多自在,这就是真正的幸福,开智慧,不生烦恼。

拾得所说的这些话,是个修行人非常正常的身心状态,放不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心上还有我能忍我能让,那怎么样?著了相。是忍了、是让了,著相,凡夫,六道凡夫的德行。如果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统统不著相,这是性德,自性本有,自然现前。没起心动念,这才得大自在,这才生大智慧、现大神通。

能够从经典里面稍有悟入,这是进步,这个悟入不会间断,不能遍遍有,会常常有,一个星期不一定有几次,一个月、一年。心地愈清净,悟处愈明显,愈悟愈深、愈悟愈广。修行就是快乐人生,修行就是幸福生活,它真乐,於世间地位没有关系、权势没有关系、贫富没有关系。来佛寺的三圣为我们表演得非常圆满,让我们看到、听到生欢喜心、生景仰的心,进一步要像他一样落实,落实在自己本分工作之中。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三十一集) 2014/4/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03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