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一生之行宜

发布时间:2024-03-09 01:15:35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一生之行宜

【决定往生语录】智者大师一生之行宜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祖师,有后释迦之称。天台家行者修学佛法,几乎都是根据智者大师的思想修学。中国净土宗念佛的修行,受天台宗的影响很大,因为从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大师,一直到现今的天台行者,几乎都修学天台宗与净土宗的思想,就是教依法华、行在弥陀。天台宗所根据的正依经典就是《妙法莲华经》,所以天台行者当然会探讨《妙法莲华经》,课诵《妙法莲华经》,或者是礼拜《妙法莲华经》,就是拜经修行。在根据《妙法莲华经》的教理修学,行持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所以称为“教依法华、行在弥陀”,智者大师是如此,智者大师以下的古今天台行者,几乎无不如此。

因为中国净宗的教法,受天台教理的影响相当大,所以下面要说《净土十疑论》的其中三疑,我们也要大概对智者大师这位了不起的祖师有所认识,因为智者大师也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对智者大师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修学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字德安,俗姓姓陈。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五彩的云烟,回旋环绕在自己的心怀之间,等到智者大师诞生的时候,家里突然光明照耀,清净明澈。智者大师生下来之后,眼睛就有两个瞳仁。双瞳或者重瞳,就是一个眼睛有两个瞳仁。法然上人也是。一个人一个眼睛有两个瞳仁,相传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所以智者大师必然是某一位佛菩萨来示现,所以有人称后释迦,就是认为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智者大师每当要睡眠的时候,一定合掌,坐的时候自然面向西方。年纪稍大的时候,凡是见到佛菩萨的形像,一定顶礼跪拜,遇到出家人,心中虔诚,外表恭敬。到了十八岁,投靠湖南湘州果愿寺的法绪法师出家,专门持诵《法华经》,并且通达律藏。十八岁而已,出家持诵《法华经》,并且能通达律藏,这不是佛菩萨来示现,怎能做到?

智者大师个性很爱禅定的喜悦,后来前往山东光州的大苏山,礼拜追随慧思禅师。慧思禅师是当时一位相当有名望的禅师。慧思禅师一见到智者大师,就对他说:“过去你我同在灵山,一起聆听世尊演讲《法华经》,由于这个宿世的因缘,使你我今日又在此相遇。”慧思禅师就为他开示普贤行法,智者大师就安住在大苏山,修学法华三昧。《佛祖统纪》说:智者大师经过二七十四日,诵《法华经》,但是《续高僧传》就说经过三个晚上,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所说的事情是相同。当智者大师读诵《法华经》,读诵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的经文,“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读到这句经文的时候,身心的执碍打破豁然开朗,内心寂静进入禅定,智慧明了清净觉照。读诵《法华经》读诵到入定了,诸位菩萨!我们将《法华经》请来每天读,看能不能够像智者大师读到进入禅定?

智者大师非常了不起。读诵《法华经》进入禅定之后,体悟了《法华经》的玄义,通达贯彻诸法实相。《法华经》在说唯一佛乘的道理,三乘的声闻、缘觉、菩萨是方便,唯有佛乘方是真实,会三归一。《法华经》世尊鼓励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弟子,进入佛道,所以天台家将《法华经》尊为经王。

智者大师通达《法华经》的真理之后,在陈朝废帝光大元年,也就是公元五六七年,智者大师第一次到金陵。隋唐时代的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居住于瓦官寺,宏扬禅法。在陈宣帝太建七年,也就是公元五七五年,前往浙江临海的天台山,结茅庵于北边的山峰,而居住在那里,所以智者大师又称为天台大师,以他所居住的山名对他的称呼,就是对他的尊敬。以他所修学的法门或者是他居住的寺名来称呼他,也是对他的尊重,譬如你要对佛光山的开山宗师星云大师称呼他为佛光大师,这样你对星云大师就是非常的尊敬,就是如此。

智者大师住在天台山,不久之后,即奉当时皇上的诏命,进入京城金陵。因为他很有道德,所以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陈朝灭亡之后前往庐山,后来又周游荆州、扬州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江苏这一带。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也就是公元五九四年,智者大师再回到天台山,前前后后总共建造寺院三十六所,佛像八十万尊,亲自度化而出家的有一万四千个出家人。传记就是如此的记载,我们看了这一段传记的记载,确实对智者大师非常的敬佩,一个人能够在一生的弘法利生,建造三十六所寺院,造作八十万尊佛像,度化一万四千个出家人,这实在是相当的了不起。而且智者大师对戒杀放生也非常注重,用钱赎取捕鱼的鱼网鱼具,以及溪流池塘的捕鱼场,总共有六十多所,全部改成放生池,并且写书奉上朝廷,希望皇帝能够下令,严格禁止人民到放生池捉抓各种众生。每一个祖师都非常的了不起,智者大师在自行化他,也非常的了不起。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所以才在戒杀放生的善行,做的非常的积极。中国净宗十三位祖师之中,也每天做施食与放生的,就是延寿大师。延寿大师相传也是阿弥陀佛示现的祖师,天天施食放生。这些祖师以实际的行为,在对我们众生的教化。我们念佛人不是说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我什么也不必做了,什么也不必修了,不是这样,这样会误解阿弥陀佛的本愿真义。

智者大师高尚的德行,不但令护法龙天致敬赞叹,无数的僧俗大众都遵从他的教化,佛法也因他的弘传而兴盛起来。当时的晋王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归依于智者大师的座下,求受菩萨戒。隋炀帝杨广对智者大师非常的赞叹敬佩,所以对智者大师说:“大师传佛法灯,宜称智者。”大师您传佛的法灯,应该称呼您为智者。所以后人称智顗大师为“智者大师”,就是隋炀帝杨广的赐号,所以称为智者大师。

后来,智者大师知道自己教化众生的因缘将要尽了,因此前往石城寺居住,告诉他的弟子们说:“我当命终在此。”接着命令弟子铺设床座于东边的墙壁旁,自己则面向西方,专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又令弟子多燃烧一些香火,自己唱赞《无量寿经》与《观经》的经题之后,赞叹说:“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智者大师临终,要往生极乐世界,所开示的法语,特别值得我们用心探讨。一个了不起的祖师,临终要往生极乐世界,所说的一定是很重要的法语。这段话的意思大要解释一下,大家才能明白。

“四十八愿,庄严净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庄严成清净的西方净土。“华池宝树”,极乐世界七宝莲池,八功德水,无论讲堂、楼阁、楼观、池流、华树,极乐世界依报,一一都是无量宝所庄严而成。

“易往无人”,这句话是出自《无量寿经》,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了,“易往而无人”,这是世尊的感叹。

“火车相现”,是说一个造极恶之罪的人,临终业障现前,地狱的火车已经要来迎接他堕入地狱受苦了。“一念改悔”,就是说将平生所造作的罪业,透过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改过忏悔,尚得往生,也就是说,临终虽然地狱火车已经来临,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忏悔求生也能往生。这样的话是智者大师在临终所开示的,就是说出《观经》下品下生经文的意思。智者大师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实在非常的慈悲,连一生造作逆恶之罪,临终地狱火车已经来临,一念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忏悔,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何况修诸戒定慧的人,行道产生了道力,怎能不往生极乐世界呢?决定“功不唐捐”,就是这样的意思。

诸位菩萨!你对智者大师临终所开示的这些法语,相信或不相信?相信,那你一定会相信《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你一定会相信,临终忏悔念佛,确实都能往生。那么信愿要请问大家:如果一个人在平生造逆恶之罪,临终忏悔念佛,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我们现在在平生忏悔念佛,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能!这是一定的道理。一帖药能够治临终快要死的人,治愈使他恢复健康了,当然也能够治轻病的人,使他消除病苦恢复健康,这样道理才说得通。

智者大师向他的弟子说:“我如果不领众教导弟子,必定可得六根清净,而我损己利人,只得五品位。”这段话如果我们知道意思,我们一定会对念南无阿弥陀佛起决定的信心。连智者大师这么有学问的大祖师,因为平时领众修行,所以才得到六根清净位而已。六根清净位是什么阶位?

天台家将佛分为六位,就是六即佛,简称“六即”:第一理即佛,第二名字即佛,第三观行即佛,第四相似即佛,第五分证即佛,第六究竟即佛。第三的“观行即佛”,和第四的“相似即佛”,在修行断惑的功夫就不同。智者大师说他才得到六根清净位,若以天台宗所说的藏通别圆,圆教来说“相似即佛”,是断除见思惑证入十信位,也就是形同阿罗汉,什么人能够修行修到六根清净位?智者大师领众的关系,所以他还未证悟到六根清净位,只得到五品位。五品位就是圆教的第三观行即佛的阶位,也就是还未断除见思二惑,也就是还未进入十信位。当然,这必定是祖师的示现。虽然是祖师的示现,我们对智者大师这么了不起的开宗祖师,能够注解《法华经》,这么有学问的祖师,一生领众修行,尚且都还无法将见思二惑断尽,诸位菩萨!你我凡夫,能够将见思二惑断尽吗?很难!所以不靠阿弥陀佛的愿力,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要如何了办生死?连智者大师这么了不起的天台宗开宗祖师,领众修行,都无法证悟到六根清净位,只有证到五品位,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智者大师他一生的修行,若没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求生极乐世界,那么他也是没有解脱生死的可能,为什么

?因为见思二惑未断,十信位没有证入,那当然是外凡的凡夫。外凡的凡夫,当然是继续在六道里轮回。而且智者大师在临终是很自在正念往生的,这启示我们,连这么了不起的祖师,都要靠佛的名号愿力,往生极乐世界,何况是我们凡夫?

智者大师告诉他的弟子说:“‘我的师父和道友,现在已经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起来迎接我往生极乐世界了。’说完之后端坐往生,如同进入禅定,享年六十七岁,当时是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诸位菩萨!智者大师的传记你大约了解了,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如果我们没念南无阿弥陀佛,确实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德,断惑证真,非常的困难。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能够诵到进入禅定,我们还没有这个本事。不是信愿看不起你,你若不相信,你就每天不断的读诵《法华经》,看你能够读到进入禅定吗?以这般修行的智者大师,尚且无法断除见思二惑,现代人什么人有这份本事?这确实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