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佛教典籍简介:八大人觉经

发布时间:2024-01-22 01:16:37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佛教典籍简介: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师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王子,父殁后,舍王位而皈依佛门,出家学道,博晓经藏,尤其精通阿毘昙学与禅

。汉桓帝时,从安息国来到洛阳,是我国佛教初期的译经僧。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修行道地经》等约三十四部四十卷。我国早期佛学的流布,因之奠定基础。

本经主旨在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当觉知思念的八种方法,因此称为《八大人觉经》。与《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全经虽然仅短短三百余字,但是仍然具足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佛教的世界观。说明“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的“无常观”;“四大苦空”的“苦空观”;“五阴无我”的“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的“不净观”。

修学菩萨道的人应该觉悟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这个世间,到处都是不安不实,因缘和合的四大五蕴的我,真正说起来是苦的、空的、无我的、生灭的、变异的、虚伪的、没有主宰的。执着的妄心,是罪恶的源流;幻现的色身,是罪业集聚的处所。能懂得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维观察,就可以渐渐的离开生死众苦的轮回。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从第二觉悟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也就是说明多欲为生死的根本。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着无穷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而引起的。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科技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令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人能无欲,品格自然提升,苦恼自然减少。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这是说知足为守道的根本。世间的罪恶,人生的祸患,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人虽然明明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活一天,总要对这个世间贪求一天。因此,要离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远不能有所成就。修学菩萨道的人,能安于贫穷,清净守道,把“求智能、求解脱”当做事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这是说精进为降魔的根本。在这个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我人在社会上所兴办的事业,在佛法里所修学的道业,可能遭遇到的障碍、魔难,一定很多,如果犹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会一事无成。

“懈怠”,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识的放纵,就是对于断恶修善的事不尽力。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对治懈怠的药方就是精进。精进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

四魔就是:烦恼魔──指贪瞋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之魔; 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苦之魔; 死魔──指能断人之生存命根之魔; 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等。

五阴就是指五蕴和合的有情色身,五阴如苦聚,三界如火宅,我人的身体、世间,都是无常不实,是不可依赖的牢狱,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才能“出阴界狱”。众生不懈怠,精进修道,舍弃五阴之身,脱离三界牢狱以后,证得常住法身,逍遥自在,那就是一个光明、解脱、安稳的世界!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能,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这是说智能为化愚的根本。愚痴,是指心性暗昧,没有通达事理的智能,也就是“无明”。人因为愚痴,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受着无穷的痛苦。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解脱,就是由于愚痴。

愚痴,有见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见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思想上的愚痴,就是:贪欲、瞋恚、愚痴、憍慢、疑惑。众生因为有上述见解上的愚痴及思想上的愚痴,因此而感受生死。觉悟了的菩萨,一定要设法离开愚痴和生死。在菩萨的心中,希望的是广学世出世法,听闻圣教,增长智能,成就无碍辩才,教化一切众生,给大家快乐,把欢喜布满在人间。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是说布施为度人的根本。贫苦的人,容易生起怨恨的心,因为自觉贫穷无依,困苦艰难,因此往往生出怨天尤人的心来,嫉他人的富有和博学,恼恨别人的显贵与权势,甚至想出谋夺害人的方法,造下种种的恶业,结下种种的恶缘。

修学菩萨道的人,是贫是富,都不会怨天尤人,相反的,菩萨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布施给人。布施,这是发财最好的方法。诸佛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由于累生累劫修习布施而得来的,大乘行者,修学六度万行,布施是第一波罗蜜。

一般人布施给亲人或是所爱的人容易,而布施给自己所怨恨的人就难。菩萨布施,“等念怨亲”,无论是怨家、亲人,只要是众生有所需要,菩萨都会平等行施。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学佛的人对人应该没有隔宿的仇恨,“宁愿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就是他人有亏待我们的地方,也应该要原谅他,给他一个忏悔改过的机会。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恶毒,见不到善良;此即佛法所谓的烦恼即菩提。大乘行者是不怨恶人、不惧烦恼,只要有“等念怨亲”的观念,旧恶是我们的恩惠,恶人是我们的知识,乌云开了,就是金光朗朗的太阳!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这是说持戒为节欲的根本。世人没有智能,以为贪图五欲是非常快乐的;而觉悟了的菩萨,知道贪恋五欲会生起过失,甚至有流转生死的祸患。

修道的人,以法乐代替世乐,以修道代替贪欲,生活自然会美满自在。以修道来对治五欲,有两种生活的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

在家的弟子,要能不被五欲的洪流冲没,至少要奉持五戒:不乱杀而仁慈,不乱取而重义,不邪淫而有礼,不乱说而诚信,不饮酒而智清。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经文中说:“常念三衣,瓦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就是要在家的信众,身虽没有出家,而心要常常怀念出家僧众的生活清净,不忘三衣,瓦法器,在生活中要能有一部份过出家僧众的持戒生活,如能这样,就可以脱离束缚,保持人格的清白。

出家僧众要“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是清净的意思,“行”是指所修之行。离过离欲,就是梵行。“慈”是指能给众生快乐,“悲”是指能拔除众生痛苦。为教为人,就是慈悲。出家弟子,要把所修的清净之行,修得崇高远大,用无我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把恩惠布满在人间。

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本经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讲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脱,三界要离开,这好象本经完全是小乘出世的思想;而本经的宗要,要学佛者发起大乘普济的悲心,在世间愿代众生担当苦难,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学小乘,只求自己的解脱,对于如何救济世间,一点热情也没有,那种独善其身的生活,充满了个人主义的色彩。但是到了大乘行者,不但自己要求解脱,而且更进一步的实践救人救世的悲愿,向社会展开普济的活动,这才是本经的主旨和心要。

本经的经文虽然简洁,而确实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从本经的思想体系来看,是要修学菩萨行者,先从小乘入门,对世间虚幻不实的名闻利养,能够放下,让身心所过的生活做一种彻底的磨炼,从事于积极的准备,到了能不受世间染污的时候,再活活泼泼的应现世间,做解救世间的工作,这才名为真正的菩萨!

无论是小乘行者要脱离世间也好,或是大乘行者要救济世间也好,大小乘行者,对世间的“生死炽燃,苦恼无量”,都有着共同的看法。

众生在生死轮回之间,营营扰扰,身犯杀盗淫,心具贪瞋痴,造作的无量无边罪业,像无常的劫火,炽烈的燃烧着这个世界,燃烧着我们的身心,遭遇了无量无边的身苦与心恼。我人既为苦恼所包围,因此,无论是什么人,总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求脱苦。所以菩萨的责任,就是要能发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愿意自己脱苦,这是每个人的希求,当然也有下劣众生不望脱苦的,更有喜欢坐牢的人;愿意别人脱苦,这是有大善心的人;愿意代众生受苦,这就非发大乘心的菩萨不可了。像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都是发大乘心的菩萨,他们都能“令诸众生”,“毕竟”能获得清净解脱涅槃的“大”安“乐”!

本经的总结“流通分”: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本经的内容,主要是讲说“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是菩萨必修的行门。在经文里,好象没有直接讲到忍辱、禅定二波罗蜜,其实六波罗蜜是不可分的,六波罗蜜的精神是连贯的。

“修心圣道”,圣道就是指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中的正定,就是六波罗蜜中的禅定波罗蜜。至于忍辱,我们常听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知足与忍辱就是安乐法门。因此,“舍离五欲”、“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不能忍辱的人,焉能做到?

经文中强调说精道行道,要慈悲修慧,六波罗蜜中以智能最重要,佛陀为一切众生母,智能为一切诸佛母,“五度为足,智能为目”,人虽有脚行路,但若无眼睛,前途就危险重重。没有智能,一切佛法,都成了世间法,所以菩萨发心学道,了生死,度众生,无论是布施、持戒、精进等,智能是最重要的。有了智能,再能精进行道、慈悲度生,就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了。

菩萨涅槃以后,再到人间来受生死,就应该把此经“以前”所讲“八”条“事”理,“开导一切”,“令诸众生”,也“觉”悟到“生死”的“苦恼”,欢喜“舍”弃“离”开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修心”而行“圣道”。

本经与其它经典不同的地方有二:

经文只有发起序,而没有证信序。如经首:“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流通分中没有天龙八部等闻已欢喜信受奉行的结语。

本经在《阿含经》、《佛遗教经》、《成实论》中均有广说,其顺序、名称虽异,然旨趣则同。如《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载,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能,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即:

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又作少欲觉、无欲觉。是说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所以得道。即《八大人觉经》的第二觉。

道从知足,非无厌得。又作知足觉。是说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当知足。即《八大人觉经》的第三觉。

道从远离,非聚会得。又作乐寂静觉、隐处觉、远离觉。是说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即《八大人觉经》的第七觉。

道从精勤,非懈怠得。又作不疲倦觉、精进觉。谓比丘修道,当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不舍方便。即《八大人觉经》的第四觉。

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又作正念觉、正忆觉、不忘念觉、守正念觉、制心觉。谓比丘修道,当观察身心内外诸法悉皆空寂,无有邪念。即《八大人觉经》的第六觉。

道从定意,非乱意得。又作定意觉、定心觉、正定觉。谓比丘修道,当远离诸恶,凝心禅定,无有散乱。即《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

道从智能,非愚痴得。又作智能觉、正慧觉。谓比丘修道,当观察世间兴衰之法,而得智能明达,悉除惑业,尽生死苦。即《八大人觉经》的第五觉。

道从不戏乐,非戏行得。又作无戏论觉、不戏论觉。谓比丘修道,当常寂静,远离嬉戏之乐、游观之行,安住无为之理,正意而解。即《八大人觉经》的第八觉。

本经今收录于《高丽藏》第十四册、《碛砂藏》第十三册、《龙藏》第四十五册、《卍正藏》第二十二册、《大正藏》第十七册。

其注疏如次:

八大人觉经略解 一卷 明 智旭解

八大人觉经疏 一卷 清 续法集

八大人觉经讲记 太虚

八大人觉经讲义 圆瑛

八大人觉经十讲 星云

试述本经的宗要。

试举例说明知足对修道者的重要。

试述精进的意义及其利益。

试述愚痴的种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