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佛教中“自性”概念的源与流(六)

发布时间:2024-01-20 01:19:18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佛教中“自性”概念的源与流(六)

本文是2019年1月净名精舍主办的净名佛学论坛上的演讲纪要

→一、婆罗门教的“我”

→二、早期佛教文献中的“人无我”

→ 三、说一切有部的“法我”——自性

→ 四、初期大乘与龙树中观的“无自性”

→ 五、瑜伽行派的自性

六、依他起自性是识

前面说,允许我们以修行实践为目的,向着离言的世界迈出一步,这一步其实就是观想依他起自性,因为圆成实是彻底摸不着的。依他起性虽然离言,不可说,不可想,但为了达到打击遍计所执自性的目的,为了替换掉众生根深蒂固的人我执、法我执,不妨观想一下依他起,让你惦记一下,心里踏实

但如果就凭“依他起”这个名称来观想的话,依他而起,依缘而起,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拿眼前的这些因果现象去套,例如说桌子是依他起的,是木板组合起来的,但并不是没有桌子啊。大家反思一下,这是不是还是人我执、法我执?执著的习惯势力太强大了,有个缝就能钻回去。所以,观想依他起,不能任由着我们想,得有规定,也就是还需要一道防火墙。

#27玄奘译《摄大乘论》卷2《所知相品》: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这段话特别指出,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的识。依他起自性不是别的,就只是识,“唯识”!依他起性离言,本来不可描述,非要描述一下的话,就在人们了解的事物之中,找一个近似的东西来作类比。依他起自性,就可以类比为识。识是什么,一种认识作用,生灭相续,念念不住,无边无际,无形无相,用这个来观想,可以说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效果。

#28玄奘译《唯识三十颂》: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20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21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22

最后的这句“非不见此彼”,根据注释,意思是说并非见到圆成实之前,就能见到依他起。这句要特别注意,意思是如果没有见到圆成实性,就不可能真正见到依他起性。而见到圆成实,就是证得真如,所以就是说,虽然让你把依他起观成能分别的识,但并不是说,你以为你知道的那个识,就是依他起。识,只是一个类比而已,只是一个观想的跳板,如果你以为了你知道什么是识,就知道了什么是依他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不成佛见真如,不会知道依他起的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第一道防火墙,因为依他起是离言自性。

所以,这里提出的“唯识”的概念,这可以说是瑜伽行派向着思想禁区走得最远、最激进的一个理论了,这也是他们的理论标志,所以瑜伽行派又叫唯识派。

唯识的理论,要具体说,还有点复杂,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种子,生起前七识的现行,现行又熏回种子。很多人学唯识,就只知道花精力研究这个八识相生的体系,掉到里面,走得太久,就忘记了当初为了什么出发,忘记了三性的根本框架,忘记了依他起是离言,忘记了“识”是指引观修的类比。所以古代的唯识论师还特意再把“离言”强调一遍,让“离言”和“唯识”这两道防火墙,叠加起来起作用。下面这两段材料,看得很清楚:

#29玄奘译《唯识二十论》:

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无我,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

余识所执此唯识性其体亦无,名法无我。不尔余识所执境有,则唯识理应不得成,许诸余识有实境故。由此道理,说立唯识教,普令悟入一切法无我,非一切种拨有性故。

#30玄奘译《唯识二十论》:

若唯有识,诸他心智知他心不?设尔何失?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智?若能知者,唯识应不成!

虽知他心然不如实,颂曰:

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

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21

论曰: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

就是说,不管是你认识到的自己的识,还是你有他心通,知道别人的心识,这都不是如实知,都是遍计所执,不是那个依他起的识,不是佛所看到的离言境界。

奥地利科学院出版《唯识三十颂安慧释》梵文校勘本,2007年

| 小 结 |

这里总结一下三自性和三道防火墙。拿离言的这个防火墙,按住遍计所执,告诉我们,千万不能拿所认识到的那些事物的概念,去生搬硬套地理解依他起的运作机制,因为依他起是“如是显现非如是有”。但是,也不能完全不想依他起到底是怎么个“有”法,毕竟依他起的设立就是为了提供修行道路上的抓手。那么,再把依他起和圆成实分开,告诉我们这个依他起的机制绝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真实,而是恰恰是要被消灭的。至于那个最清净、最真实的、要追求的圆成实,现在也别惦记,虽然它一直都在,但得等我们消灭了依他起的执著机制,它才会显现。那么怎么消灭依他起的执著机制呢?就是不把遍计所执自性当成是有。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打击言说自性,打消这个根本不存在却被我们当成存在的自性。

怎么才能有效打击呢?观依他起,观缘起,观无常,但也不能随便观,所以建立了“唯识”的防火墙,“唯识”的理论,是一种替换法,在我们了解的东西里面,找一个最像依他起的东西,让我们观想,这样对遍计所执自性执著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微细。但是又怕我们走到这里忘记了初心,还以为我们所认识到的心识,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以又回到第一道防火墙,告诉说真正的识,是离言的,是成佛以后才能看到,我们认为的识,其实还是遍计所执的识,只不过是用来做一个类比而已。

所以,唯识的理论,三自性是根本,唯识必须放在三性的框架下来理解,是唯依他起的识,依他起是离言自性,这个必须反复强调。

唯识的理论看似复杂,其实就是为《般若经》和龙树所说的“无自性”,提供一套可行的操作方法,不至于让人被“什么都不存在”一下打懵了,不知所措。为了给修行实践提供依靠和指引,就只能掀开一点离言世界的帘子,向着思维的禁区迈出一步。只要迈一小步,不说离言的世界有什么,就说应该有这么一个层面存在,就已经很危险了,因为众生强大的执著力很容易在上面上圈地盖楼。所以刚迈出去,就得立刻设立层层防火墙。唯识的理论复杂,其实是防火墙复杂,龙树的中观不迈出这一步,不谈离言自性,所以就不用建立这些防火墙。然而实际上,现在学唯识、讲唯识的人,很多人都能连破三道防火墙。我们的执著太强悍,拦不住。

所以,瑜伽行派安立的自性,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世界上到底有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可以想什么,而告诉我们可以想什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不想什么,不想什么呢?就是言说自性,就是遍计所执自性,就是《般若经》和龙树所否定的“自性”,因为这个自性,真的是毫不存在!

| 三无自性 |

可以说,瑜伽行派的三个自性,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无自性”。三自性是三个硬币的一面,反过来面就是“三无自性”:

#31玄奘译《解深密经》卷2《无自性相品》:

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善男子!譬如空花,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虚空,惟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32玄奘译《唯识三十论颂》: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23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24

参:《成唯识论》卷9:

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

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

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

三自性的理论,本质上就是一个打击“言说自性”的组合拳,唯识的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就建立在对言说自性的打击效果之上,所以是与《般若经》和龙树的“无自性”理论,是高度一致的。

6世纪的清辨用二谛思想对龙树的中观进行了改造,改造成了“缘起有,自性空”的思想体系。我认为,这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体系的一个拐点,从那时候起,中观和唯识才有了矛盾,才成了对立的宗派。而从我们前面的考察梳理来看,早期的中观和唯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打击众生对那个根本不存在的自性的错误执著,都是说,有就是有自性,无自性就毫无所有,众生所见闻觉知的整个世界,完全没有。

大乘佛教思想源流图

阅读材料下载:http://fanfoyan.com/audio/handout.pdf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