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讲: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可了生死。在《楞严经》第五卷二十五圣圆通境界中,大势至菩萨在讲述“念佛圆通法门”时亦言:“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念佛名号是修行的一种,是清净身、口、意三业的方便法门,也是修因克果、离苦得乐的殊胜方便之法。那么,我们在家佛弟子修行,该如何念佛?念佛又有何妙用呢?
念佛法门可分为四种:
一、持名念佛:是依于“阿弥陀佛”的声音,念佛名号,进而摄心入定,从定发慧。持名念佛又可分为“事念”和“理念”,事念强调心佛不相舍离,“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口念心念,心念口念。理念则强调反观,心佛一致;一句“阿弥陀佛”,能念心外无佛所念,所念佛外无心能念,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二、观像念佛:是依于化身佛(如来化身)的色相,而观照佛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进而摄心入定。
三、观想念佛:是依于报身佛(如来报身,正报与依报)之色相,而观想如来净土依正庄严之相,包括佛世尊、二胁士、诸大菩萨、二乘圣人,以及莲花座、莲花池、宝地、宝楼阁、宝树等。
以上二三两种,都是出自《十六观经》的观法。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第二种观像念佛,是念佛化身(应身);第三种观想念佛,则是念佛报身。
四、实相念佛:这是念佛法身,即依于法身佛
。法身佛怎么念?就是忆念、思佛的法身功德。什么是佛的法身功德?佛的法身功德就是:如来十号、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等。“一切诸佛皆以此诸法而成其身,故此诸法即佛之法身。若于如是诸法,发心信解、信佛确有如是法”;一一各解其法之义,常自思惟,念念不忘,即是念佛法身。佛的法身功德虽则无量,但终归实相;实相即是如来藏真如本性,所以念佛的真如本性,是最上最殊胜的。圆瑛大师在其著作《惟劝修念佛法门》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修行念佛法门的几种妙用,介绍如下。
一、念佛就是修行。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则意业清净,此即是意业修行。口念佛号,不说闲言,古人云:“少说一句话,多念几声佛”。声声不离佛号,则口业清净,此即是口业修行。众生身业,都为意业所驱使,意业不起念,身业无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摄,则身业清净,此即是身业修行。
圆瑛大师德相二、念佛最为稳当。唯有念佛法门,而有自他二力可恃。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实念佛,无不往生净土。只要抱定一句佛号,一生持念到底,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常为佛光之所照烛。一生求生净土,自不至错入歧路,亦不会中途成魔,以及隔生遗忘之危殆。
三、念佛殊胜方便。念佛殊胜方便,即是可普摄群机。若智若愚皆有份,是僧是俗总堪修。人不分男女贵贱,处不论寺庙俗家,时不拘闲忙动静,但肯一心念佛,无论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轮回。
四、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消除业障。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以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灭罪,亦复如此。
五、念佛能断烦恼。烦恼之为害甚大,名目虽多不出两种:一为我执烦恼,二为法执烦恼。一句弥陀如阿伽陀药,能医众病。世间之药,尚有殊胜功用,以一药能医愈众病。何况万德佛名,念之岂不成益?余每当逆境之来,心生烦恼,遂即经行念佛,四步一声佛号,循环往复,念之数匝,渐觉心地清凉,热恼自息。又,有时事多心扰,更深不能成寐,亦专称佛号,历时少顷,即心神安定,便能睡着,无诸梦想。又,当写经之时,一笔一句佛号,精神不散,妄念不起,写久不觉辛苦。故每教弟子写经念佛,依教而行者,颇不乏人。因此而念佛进步,能得真实受用,少起烦恼。由是均信念佛是有莫大之功效。人人果能信此念佛一法,专心称念,无有间断,念到心空境寂,烦恼自然无自而生。
六、念佛速了生死。念佛法门,虽可横超三界,速了生死,而于临命终时,是一最大关头。果然平日信愿深切,净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乱,或得事一心不乱,自可预知时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缘,不能为碍。则其往生也,如入禅定,一弹指顷,托质宝莲,业卸尘劳,神栖安养,圆证三不退也。
七、念佛具足三学。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不出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经为定学藏,律为戒学藏,论为慧学藏。一句弥陀名号,一心称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学。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 “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八、念佛普摄群机。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 “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具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九、念佛可度众生。念佛法门,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离苦得乐。一往观之,似属小乘,但为自利;实际论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念佛往生,花开见佛,亲闻佛法,证无生忍,得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业,普人尘刹,广度众生。而因中厌苦者,正欲拔众生之苦也,即菩萨之大悲心;因中求乐者,正欲与众生之乐也,即菩萨之大慈心。何得谓念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
十、念佛得成佛道。念佛之人,而得诸佛慈悲之所护念,弥陀愿力之所摄持,命终往生,经登不退,任运进修,直至成佛。《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观一生补处之句,一经往生,即是最后身,岂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约事而言;若约理说:“念佛功深,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圆融,自他无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即成佛道。其圆顿为何如耶?”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