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索达吉堪布:减轻压力的智慧

发布时间:2024-07-20 01:19:08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索达吉堪布:减轻压力的智慧

一、压力,人生无法回避之现实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临各种压力,这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以你们来说,眼下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将来到社会上,压力更是纷至沓来:首先是就业的压力,随后是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事业的压力有二:一来自领导,二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也有二:首先是成家,接着是养家。佛教常说,要将身口意供养三宝,为了养家,你们也要将身口意供出去——供孩子、供老人、供房子、供车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减压的智慧。在我们面临的压力中,有些是不得不承受的,有些则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自找的,如果有了佛法的智慧,许多压力就能轻松化解。

有时候看起来,现代人吃得好、穿得靓,似乎很成功,可在心灵层面,现在的人却远不如古人,尤其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汲取古人的智慧。

今天,人类已经迈进科学昌明的21世纪,但我认为,在精神层面,我们最好是回到公元前。

早在公元前500年,人类的思想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东方,中国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佛、舍利子、目犍连等圣者。和这些睿智的古人相比,我们这些浮躁的现代人可以说望尘莫及。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仅在物质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在精神压力方面也高居世界第一。这个尴尬的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今天,中国到处在高呼:“创建最美丽城市”、“创建最幸福城市”……据说全国有一百多个城市在争创“最XX城市”。但事实上,光鲜亮丽的外壳下,不少城市却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生存压力极大。

一个确凿的依据是,前阵子“国庆黄金周”期间,为了排遣平日累积的压力,全国共有七亿人选择出游,结果造成大范围的交通、住宿紧张。

拿你们桂林来说,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外人都认为,生活在这里肯定很幸福。可本地人非常清楚,在桂林住久了,也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每天照样是一大堆的压力和烦恼。

我走访过不少大学,这些学校校容整洁、环境优美,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人肯定很幸福!然而一旦接触每个具体的人,我马上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压力和痛苦。

我也认识不少政界和商界人士,从拥有的地位和财富看,他们应该很幸福了。但事实上,这些人非但不幸福,内心反而有着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因此,只需稍加观察,我们便不难明白,佛说“轮回皆苦”并非对现实的否认,恰恰是对世间真相的如实描述。

我这么说,不是借机向你们布道,我只是在阐述一种简单的事实。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佛法的智慧,任何人掌握了这种智慧,都将拥有自在、洒脱的人生,如果缺乏这种智慧,生活中处处将是坎坷和不幸,甚至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位大学教授有个独生女,全家人特别疼爱她,从小把她当做小公主。但疼爱的同时,给女孩的压力也特别大。家人总是对她说:“咱们家将来都靠你了,你可别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学习一定要力争上游!”

这孩子也挺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到了高三,她的成绩稍有下降。高考前,她想填报一个喜欢的专业,但这意味着考不上一流大学。这个时候,父亲坚决反对她的选择。他说:“我是堂堂大学教授,如果我女儿没考上名校,我的脸往哪搁?你必须填报一所名校!”在父亲的压力下,不得已,女孩填报了一所重点高校。

从那以后,女孩就变得郁郁寡欢,话也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她服安眠药自杀了

。她在枕边给父母留了一张纸条:“原谅女儿不孝,感谢你们18年的养育之恩,我辜负了你们的厚望……”

在现实当中,许多人备受压力的煎熬,以至于情绪烦躁,甚至罹患精神疾病,最糟糕的就是像这个女孩一样选择轻生。因此对许多人来说,如何解压已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二、如何化解压力

化解压力的方法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两类——消极回避法和积极化解法。

前一种方法,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比如,找个善解人意的朋友,当面或者打电话向他倾诉一番,然后对方安慰安慰自己。或者阅读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在此过程中忘却压力。或者外出旅游一段时间,身处美丽的大自然,烦恼也会顿然消失。或者听听音乐,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将烦恼一扫而光。

这些回避法算好的,还有不好的。比如,用酒精麻痹自己,以期暂时忘掉压力。或者去一些喧闹、不清净的场合,通过感官刺激来释放压力。

回避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我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所以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下面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积极化解法,这些方法大多出自佛法。依靠这些方法,许多人有效调整了身心,同样面对压力,表现得与他人截然不同。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

压力其实并不都那么可怕,如果换个视角,压力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利益。

我们面临的压力有两种——正常的压力和过重的压力。正常的压力并非坏事,它对人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的能力当中,25%是自己开发的,75%则是被“挤压”出来的。

如果毫无压力,人往往会浑浑噩噩,如此一来,就很难有所成就。在一所学校,如果老师没有授课的压力,不一定会认真专研业务,如果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也不一定认真学习。

心理学提到过一种“拍球效应”——拍球时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其寓意是,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能激发潜能。因此,出于成长的考虑,我们需要给自己适当施加压力。

对此我深有体会。虽然没有人强迫,我却不顾辛劳坚持讲课,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有了讲课的压力,我不得不努力学习,如此一来,自己的智慧就不会停滞。

所以大家不必太害怕考试,在考试的压力下,你们现在不得不刻苦学习,有了年轻时的付出,到了晚年有些知识还会记忆犹新。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为了应付考试,我经常跑到河边拼命复习。当时觉得很苦,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付出确实值。

当然,对于过重的压力,则要及时予以化解,否则自己很可能被压垮。不过要提醒各位的是: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失败和挫折未尝不是件好事,即使跌倒了,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二)、树立三世因果观

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前生后世,今生所感受的苦乐,一部分取决于前世的业,还有一部分取决于今生的行为。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对眼前的得失就会看得比较开,不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

对此,有些人可能不屑一顾:“别开玩笑了!前生后世没有科学依据,年轻人信这一套,未免太可笑了吧。”

这种论调看似理直气壮,不过,它恰恰是错误的。

佛法如大海,在佛法开显的真理当中,直到今天,也仅有少部分为科学家所认知,大量未知领域尚有待于科学家去认识。

拿前后世来说,这本是佛教最基础的观点,众多科学家却对此一无所知。由于唯物论的影响,许多科学家执著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认为生命是从父精母血中产生,顽固地否认前后世的存在。其实,在科学的最新发现面前,这些陈旧的观点早已站不住脚了。

著名医学家约翰 艾克理说:“在人的身体内确实有非物质的心识、意识,或者叫做心力的‘自我’这种东西隐藏着。在胚胎时期或极年幼时,这种‘自我’就进入到人体内的大脑之中,它能操纵大脑的一切功用,就像人脑掌控电脑一样。人所拥有的这种无色、非物质的意识,可以指挥、控制属于血肉之躯的大脑,它能让大脑中的相关神经细胞从事在它指令下的具体工作。这样的非物质形态的‘自我’或心识,在大脑死亡之后依然存在,并仍拥有生命活动的形态,而且可以永生不灭。”

美国加州工学院的史柏理博士也认为:“人们所谓的‘自我’,实际上是超越物质并且非常崭新、重要的一种非物质,它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肉体大脑中,并实际控制大脑每一部分的活动。”

大量事实也证明,意识和大脑并非一回事。最近几十年以来,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没有大脑的人和动物,这些众生同样有意识和感受,这足以推翻意识是大脑产物的观点。

在中国,许多人奉科学为圭臬,可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科学的最新观点居然与佛教不谋而合。因此,如果不承认前后世,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出生就像雨后忽然冒出蘑菇,死亡则如同灰飞烟灭,这种人可以说既不懂佛教,也不懂科学。

除了科学和宗教,在东西方哲学中,也有对前后世的阐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讲的。

人如果有了前后世的观念,遇到挫折就会有思考的余地。一个居士曾对我说:“我失去了自己至爱的人,这是命运给我上的一堂课,它以刻骨铭心的方式告诉我:今生的恩爱离合,一切无非是前世的因缘。”

相反,由于不明此理,许多人死死抓住贪执之境不放,结果就像以手握沙一样,握得越紧,沙子流失越多,最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增加了自己的不幸。

遗憾的是,现在学校只重视ABC、数理化,不要说三世因果,连如何孝敬父母等做人的道理都不教。这就是现代教育的误区。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人的成功,专业素养只起15%的作用,非专业素养(诸如为人处世之道)则起到85%的作用。

所以我建议:学习专业课程之余,大家也要掌握一些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

(三)、培养满足感

许多压力都源自不满足。从生活本身来讲,我们并不需要太多,住房经济适用即可,乘车国产就够了。可人们总是贪心不足,房子一定要高档豪华,车子一定要进口,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一个人幸福与否,和物质条件并无必然关系。我们看藏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再平常不过了,每天在田里打理庄稼,吃的是简单的农家饭,可他们脸上却时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相较之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则不同了,虽然物质极大丰富,住的是豪宅,开的是靓车,穿的是名牌,心头却总萦绕着一大堆忧虑。

提起农民的幸福,我想到一个故事。乾隆爷下江南时,曾问一个农民:“你觉得普天之下,何人最快活?”农民说:“自然是皇帝了。”乾隆问:“何以见得?”农民说:“你想,皇帝出门是八抬大轿,衣服右兜里有吃的,左兜里也有吃的,这还不快活吗?”

还有一个故事。六十年代,有记者采访铁路工人:“你觉得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后幸不幸福?”工人说:“当然幸福。”“为什么?”“那个时候,天天有大米、白面吃,红糖、白糖也随便吃,难道不幸福吗?”

这些故事也许是笑话,蕴含的意义却值得我们深思。

前几天,我看到莫言自述其创作生涯的一段话:“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这个大学生说,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腐败’的作家。这个作家‘腐败’到什么程度?一天三顿吃饺子。那时我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叔叔,如果我将来写出一本小说来,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所以,我最初对文学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吃三顿饺子开始的。”

我对莫言的话很有同感。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就盼着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得到几颗糖。每次得到糖,自己都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欢喜,很久都不舍得吃。

现在的人或许觉得这都是神话:“不可能吧?过年有饺子吃,有几颗糖吃,就那么幸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是结论:幸福是一种基于内心的感受,倘若内心没有满足,物质条件再优越,也不会有幸福感。

现实当中,有许多富裕却不满足的人。1993年我去美国访问,当时美国家家有洋房汽车。在我看来,美国人应该满足了。可事实刚好相反。我曾听到一对美国夫妻私下商量:“邻居都有飞机了,我们怎么办呀,什么时候也买飞机吧?”

佛教常说“放下”,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放下,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过分的贪求。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过分贪求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只狐狸徘徊在葡萄园的篱笆墙外,馋得口水直流。它饿了三天三夜,瘦得前心贴后背,才钻进篱笆墙。到了葡萄园里,狐狸大吃特吃,身体又胖了起来。心满意足之后,狐狸才发现出不去了。没办法,它又饿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才钻了出去。最后狐狸感叹道:“空肚子进去,又空肚子出来,真是白忙一场啊!”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赤条条来到人间,又两手空空前往后世,曾经拥有的一切都不得不留在身后。

明白此理后,大家对生活要抱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达态度,放下过分的贪执,如此一来,许多烦恼就无从生起了。

说实在,我们的烦恼大多是自找的。有一个心气很高的大学生,他给自己订了一个择业标准:世界500强企业,月薪八千至一万。因为目标过高,好久都没找到工作,他为此闷闷不乐。后来朋友劝他:“要求先别太高,从月薪两千做起,等有了基础,慢慢就会好起来。”他听从了劝告,结果很快找到工作,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可见,只要有了随缘的心态,许多无谓的痛苦都可以避免。

不过我也要提醒大家:人世间本来就充满缺陷,身处这种现实,想完全免于痛苦是不可能的。

拿人的一生来说:小时候有学业的压力,走上社会后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晚年又有健康问题,即使没有明显病症,身体也会逐渐衰老。

如果我们了解了世间的真相,就会比较易于接受痛苦,痛苦的感受也会自然减弱。

(四)、展现利他心

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显减轻。所以,如果你感觉压力比较大,就赶快帮助他人吧。

有人或许会说:“我没钱,怎么帮助他人?”这种疑虑是没必要的。帮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钱,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足够了。

美国畅销书《29件礼物:一个月的布施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讲到: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加州的沃克女士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百般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沃克遇到一位非洲的传统医生,医生给她开了一份奇怪的“药方”——29天内捐赠29件礼物。沃克感觉很为难:“我连床都不能起,怎么给别人送东西呢?”医生启发说:“礼物不需要是物质的,说一些关爱的话语也算礼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沃克开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29天后奇迹出现了,她的健康明显好转,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

和沃克女士一样,许多人本着一颗善心,投身于帮助他人,最终带来的都是对自身的救治。

利他心是治愈痛苦的无上妙药,大家应当培养这种善心,并在生活中将其发挥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一定付出多少金钱和实物,哪怕为别人做一件小事,说一句关心的爱语,甚至献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

相反,对自我的爱执则是痛苦的根源。这一点不难理解:看看人们的眼泪,除了真正的菩萨和奉献者以外,大多都是为“我”流的,很少是为他人流的。

有些女孩特别爱哭,她们是为非洲的饥童哭泣吗?是为遭受飓风的美国人哭泣吗?恐怕不是。她们哭泣,原因不外乎如此:“你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你为什么对‘我’不好?”……

在佛教中,利他的善心被称为慈悲心,这种善心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慈悲心,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而如果有了慈悲心,不论身处何方,都会得到别人的恭敬和爱戴。

慈悲心具有永恒的价值。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种思想,时至如今,许多思想已被淘汰,而慈悲的理念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应该想尽办法生起慈悲心。

(五)、体解空性

2500年前,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说了万法皆空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此有所领悟,就能从根本上化解压力。

何为空性?以智慧深入观察时,我们便会发现,世间的一切,包括亲人、地位、名声、财产,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生起这种见解后,进而安住于其中,一切压力就会销声匿迹。

认识空性有两种途径:一是学习般若,通过理论认识到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就像电影《黑客帝国》展现的那样,整个世界是一个虚幻的程序;二是坐禅,让心安住下来,进而体会到心性本空。

作为没机会系统闻思佛法的人,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禅修一会儿,每年也可抽一段时间参加禅修训练。现在不少高校有禅学团体,如果有兴趣,不妨去这些团体体验一番。

可能你们不知道,很多成功人士都热衷于禅修。“苹果之父”乔布斯便是一例。乔布斯曾跟随一位日本禅师学禅,当他面临人生选择而举棋不定时,禅师向他讲述了“风动幡动”的公案。

“风动幡动”是禅宗的著名公案。《坛经》中记载,一日风吹幡动,两个僧人展开辩论,一人说是风动,另一人说是幡动。二人争执不下。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如果没有佛法基础,会很难接受这种说法,但事实上,六祖的说法有其甚深意义,这就是佛教“万法唯心”的道理。讲得简单点,当你对某人印象不佳时,对方的一切所作都是坏的,如果你的看法变好了,对方的一切所作都是好的。再比如,当你心情不好时,看到桂林山水也没什么感觉,心情好的时候,看到一般的景致也觉得很美。

通过禅修,乔布斯领悟到许多禅的妙理,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以一颗禅心去工作,结果收获了许多天才的创意。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两种禅修的方法:

1.在前方摆一尊佛像,身体端直,双腿盘坐,两手结定印,专注凝视佛像。凝视一会后,闭目观想佛像。当印象模糊时,再睁开眼睛看佛像。

2.何者皆不缘,安住下来返观自心。直接观察心的本性——心是什么颜色、形状,或者寻找心在哪里——在身外还是身内?如果在身内,又在哪个部位?如是反复观察,最终认识到心不可得。生起这种觉受时,就安住于这种境界。

禅修不仅是证悟的基础,也具有现实功效。一方面,禅修可以调节心态,心态调好了,再大的压力也不会把自己压垮。另一方面,如果想事业有成,也可以借助于禅修。前面提到的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借助禅取得成果的典范。他曾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聆听松下幸之助的话后,有个禅学家总结道:“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

以上,我即兴谈了一些自己的浅见,但愿对各位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掌握生活的智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烦恼转为道用,快快乐乐地生活,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