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正则”与“灵均”是屈原的名和字吗-

发布时间:2019-10-20 10:15:58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正则”与“灵均”是屈原的名和字吗?

\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称:“屈原者,名平”。而屈原在其《离骚》中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与“灵均”到底是不是屈原的名和字呢?至今异说纷纭,尚无定论。    1、化名说。郭沫若认为《离骚》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是一个疑问。他在《屈原研究》(1)中说:“要说是屈原自述其名号,何以他不说名平字原呢?旧时的人有以为这是屈原的小名和小字的,我看这种解说也未免吃力,在我的意思,以为正则和灵均是屈原的化名。”并说:“文学作品惯用化名是古今中外的通例。屈原在我们中国要算是最先发明了这个例子。”    2、隐名说。清王夫之在《楚辞通论》中认为:“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赋体然也。”这里所说的隐名取义,是指隐屈平、屈原的名字于正则、灵均的含义之中。姜亮夫说:“平即天秤本字,即准则之意。灵,美好也。均,等于‘ ’,原田之类者也。……正则也即是平,灵均也即是原。”(2)清王邦采在《离骚汇订》中,对屈原为什么隐其名与字解释说:“嗟夫,文字之祸自古而然哉!……‘正则’隐其名矣,‘灵均’隐其字矣,夫非忧谗畏讥之意乎?”意思是说屈原不直说真实名字,是为了隐名避祸。    3、置谜说。游国恩在《屈原》(3)中认为,屈原的“正则”、“灵均”是“置覆设谜,来教人射猜。因为《离骚》多用比兴、隐喻的手法。这个地方如果直说‘名余曰平兮,字余曰原’,就不但嫌其直率,而且词句也不调谐”。并举例说,战国时象庄子的作品,造作名号,而暗中别有寓意者极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正则”、“灵均”并非屈原的名字。    4、隐喻说。宋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高平曰原,故名平而字原也。正则、灵均各释其义,以为美称耳。”宋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正则以释名平之义,灵均以释字原之义。”均认为“正则”、“灵均”隐喻“平”、“原”的意义。王逸《楚辞章句》解释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过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也。”他的意思是说“正则”、“灵均”隐喻着某种意义,即平正是天的象征,原均是地的象征。毛庆《诗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诗》(4)说:“‘正则’、‘灵均’是暗示‘平’和‘原’的隐语,并非屈原的真实名字。”    5、小名说。宋马永卿《赖真子》说:“正则、灵均,则其小字、小名也。”马永卿还举例说司马相如少时就有“犬子”的小名。清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也沿袭此说。游国恩在《离骚纂义》(5)中反驳这种说法,他说:“属臆说,小名兴于两汉,盛于六朝,前此则未之闻,所谓无征不信者也。”褚斌杰在《楚辞要论》(6)中说:“其实‘正则’、‘灵均’亦根本不象什么小名,纯属揣测。”    6、笔名说。此说始于今人孙作云。他在《天问研究》(7)一书的《前言》中说:“屈原姓屈。名平,字原,笔名正则、灵均。中国人有笔名,大概是从他开始的。”孙作云自己也说为“大概是”,可见是一种推测,或者说是设想,因此,此说不确。    7、寓言说。明代李陈玉在《楚辞笺注》中说:“不说出名字,以正则代名,以灵均代字,又是一样寓言。”此说与朱熹的“隐喻”说类同。    总的来说,“正则”、“灵均”是美名、美字,是“嘉名”(8),而且是《离骚》的有机部分,更是全诗思想内容,是与象征艺术手法的构思紧密相连的。因此,据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地》说“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可知“平”与“原”是相互关联的。“隐其名而取其义”之说是有道理的,即将“平”、“原”隐喻于“正则”、“灵均”之意中。    注释:    ⑴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    ⑵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⑶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读物•屈原》,中华书局,1980年5月。    ⑷毛庆《诗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诗》,三联书店。1996年4月。    ⑸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2年7月。    ⑹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⑺孙作云《天问研究》,中华书局,1989年3月。    ⑻《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