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读书的态度
——在福州市首届宗教教职人员高级研修班课程圆满仪式上的随机开示
文/释本性
各位法师:
我在社会学校呆了十年,在佛教院校也呆了十年,看到学生、学僧,特感亲切。
首先,祝贺大家学习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代表福州市佛协感恩福州市党政部门、福建师大、福州西禅寺等为培养僧才、造就学习型僧团所作的努力。
本来,佛教无关“读书”“学习”。因为,人的“智慧”不从“读书”“学习”中来,你看慧能。不过,这世界有几个“慧能”,有几个能“不立文字”,有几个能“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像古代有的禅师讲经,上台、醒木一拍案,下台去了,几个能懂,几个能明白?
毕竟,我们多数是凡夫,“智慧”不够。不够,就要“知识”补充。要积累“知识”,就得学习,读书。学习、读书了,才能丰富经验,增加能力,提高素质。
古人论读书学习,很有意思: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说的有道理吧?
《神童诗》:天下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说的好,但有点偏颇。
孟子的说法: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
说的过瘾,但过头了。
我这半生,关于读书、学习,信奉三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好书,写好字,争取作好文,当好人,做好事,争取好往生。
读书、学习的意义,大家比我懂,不班门弄斧;怎么读书学习,也不敢关公面前耍大刀。
只与大家于此,交流一下读书、学习的态度问题。做什么, 都须别人同意,惟拿什么态度,只要自己同意即可。持什么态度,之于读书很重要。
我认为:我们要有这样的四种态度——四种人生:
第一种态度:即四学,生活中学,工作中学,修行中学,自然中学。
人生、社会、世界、信仰的宗教,是一本大书,要从这无字大书中读。书本,只是其中一本,不是书的全部,如只在书本,便成书呆子了。
第二种态度:即四大,要大心胸;大志向;大格局;大境界。
大心胸才会烦恼无尽誓愿断;大志向才会众生无边誓愿度;大格局才会法门无量誓愿学;大境界才会佛道无上誓愿成。
具备这四大,才有大气魄、大气势、大气度,才能才会更好地爱国爱教、为国为教。
有此四大,才不致拘于芝麻蒜皮之小事,才会站的高看得远。
第三种态度:即四新,要及时认清变革新形势;及时武装时代新观念;及时接受进步新思想;及时适应先进新文明。
就说从录音弘法到录像弘法,从博客弘法到微博弘法,从走路到骑马到坐车到坐飞机,这就是适应先进新文明的过程。这样,才能站上时代的潮头,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水淹没,才能既保持传统,又不断创新。
第四种态度:即四实。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确确实实。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读书啊,是蜗牛壳里跳舞,要真功夫,不能弄虚,要务实,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要联系实际,重于实践,梅花只从苦寒来,只有功到才可自然成。如果没有这“四实”,前边讲的“四学”、“四大”、“四新”,就落不到实处,就没有了落脚点。
我本一书僧,更是书呆子,有些机会,就想胡扯,等下还有专家和领导要作精辟、重要的讲话,我就说这些,仅供大家一笑。祝大家,生命不息,学而不止。学习学习再学习,提升提升再提升。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