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是姓,又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等,意译为“慈氏”,名“阿逸多”,意为“无能胜”。
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为贤劫千佛的第五佛。《弥勒上生经》说:“佛告优婆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生。劫后12年2月15日,还家本生处结加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今日印度的婆罗门祭司《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弥勒从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继释迦牟尼而成佛。他修得慈心三昧,所以称作“慈氏”。成佛以后,还是用这个名称。《玄应音义》认为:“‘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味。因以名焉。”
专说弥勒佛的经典,主要有《弥勒下生经》、《弥物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大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问本愿经》等,为广大信徒所熟诵。
唐卡中的弥勒菩萨(尚未成佛)我国许多寺院中供奉的笑口常开、乐不可支的胖弥勒佛,连三岁小孩都认识,这是五代时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的形象。据说契此是弥勒的化身,所以后人塑像作为弥勒供奉。
胎藏界的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的莲上;金刚界的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的西方金刚因菩萨,即是这尊佛的本誓。
著名的“弥勒三尊”,中尊是弥勃佛,左尊是法花林菩萨,右尊是大妙相菩萨。他们法相庄严,接受教徒的顶礼膜拜。附带说一下,释迦牟尼的弟子称“释子”,弥勃的意思是“慈”,所以他的弟子称“慈子”。
弥勒三尊值得一提的是,弥勒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慈善和力量的偶像。
《僧史略》说:“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朗等,重译《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为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称‘周’
。”隋末、唐末时,广大农民曾多次利用“弥勒降生”为号召,团结信众,积聚实力,举行起义,以反抗封建统治者。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