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千万万的佛学书中,我认为最适合佛法初学者的是《六祖坛经》这本书。书中内容相对容易理解,每次重读此书,都会让我一度蒙蔽的心智再度在佛经的指引下一步步打开。
这次重读到“疑问品”篇时,以下三部分内容让我感觉自己再一次被佛度了。
1、“行直何用修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禅修成了一种风气,好像说自己在修禅,就显得高大上一样,但这种人的修禅是修给别人看的。
在佛法中,修禅是自度、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而在《六祖坛经》中,直接指出“行直何用修禅?”
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直的,我们就是佛,不用再修所谓的“禅”了。
2、“让则尊卑和睦”
众生好争,佛好让。众生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而佛在“让”中实现了尊卑和睦。
真正的修佛之人,必定是活出佛的状态,经常承让他人,而不是咄咄逼人。
这使我不禁想起身边的一个假修佛人。他自称自己在修佛,但我却看到他经常对身边的人严苛厉责。
这和佛法宣扬的理念“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是相背而驰的,所以他自然也做不到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如果他能学会“让”,他身边的场域必然是和谐的。因为如果双方都爱争,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可见。“让”一定可以使“尊卑和睦”。
3、“忍则众恶无喧”
以前我自认为已经很了解“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含义了。然而,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发现这句话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而在《六祖坛经》中遇到“忍则众恶无喧”这句话后,我对“忍”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
之前,我认为“忍”是为了避免冲突,没想到“忍”还能令“众恶无喧”。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们能忍住,最厉害的“十恶”(杀、盗、淫、贪、嗔、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引起喧哗了。
可见,在修行佛法中“忍”字的重要性。
以上三部分内容来自《六祖坛经》的“疑问品”篇。很庆幸自己有缘读到了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走出最近面临的困境,更令我由此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行直和忍让之人的决心。因为我相信只要能做到行,我就离成为佛越来越近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