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二从三为众,关系顺畅修行功。
舍慈悲喜四无量,次第修习倍半功。
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人可以离开众人而单独存在。也正因为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才使得人类有能力主导这个世界。从造字上也可以看到这点,一人为人,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志;二人为从,两个人是一对,这既可以是顺从的也可以是对立的;三人为众,一个人在上面,两个人在下面,人多的时候就有了层次之分,这时候就存在相处的艺术了。人无时无刻都要面对各种关系,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周围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心情舒畅,积极上进,信心增强,就容易建立功德,我们的人生就容易圆满。相反,倘若人际关系搞不好,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人生命运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修行,没有良好的修养和素质,缺乏处理这些关系的经验,你就会在这些繁杂的关系中感到无所适从。哪怕是读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书,或者是运用了一些厚黑学方法,暂时取得了一点改善,也终归不会长久,因为这些毕竟不是自己内心认可的东西,做起来不自然、不顺手。而一个修行人,通过佛法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实践和体悟,天长日久,在处理和对待周围关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从利益他人的角度出发,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人和事也能从因缘观和慈悲观的角度去对待,心态自然就平静、平和许多,命运自然也随之而变得坦途一片。
想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关键是要有一颗包含慈悲喜舍的广大心。慈悲喜舍是佛教中的四无量心,又名四等,四梵行。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也。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又平等利一切众生,故名等心。这四无量心即是概念也是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照这四心的指导去修去行,必然能够获益无量。这四心在修持的时候顺序很重要,应该先修舍心,后面依次修慈心、悲心和喜心。
为什么首先修舍呢?因为人的贪心很重,舍心修不出来,其他的都无从谈起,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很容易走弯路。有一次一个信众说,他在抉择先修哪个无量心的时候感到舍很难,慈悲更难,觉得随喜这个应该容易,反正自己不会损失什么,见到任何事情随喜就好了,所以就自作主张的先从喜无量心开始修。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没什么,每天看到别人离苦也随喜,看到别人得乐也随喜,反正看见什么就随喜赞叹什么,但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怎么也生不起随喜心了。原来他之前跟别人合伙做生意,后来因为发生矛盾,自己被合伙人踢了出来,其他股东就拿着他做的项目发展计划赚钱,结果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他听说了以后不仅随喜不起来,而且内心中百般怨恨和诅咒,觉得郁闷,感觉老天不公平。从那以后,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整个世界都灰暗了,再也生不起喜无量心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修行的方法很重要,一定要按照次第去修习佛法,如此才会事半功倍。修行与人生就如同鱼和水,自己修行境界上去了,周围的关系自然就圆融了,功夫不在云间而在点滴!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