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发布时间:2022-12-12 20:40:58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五)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1.世间戒

  (1)五戒与八关斋戒

  甲、淫戒 乙、过午不食戒。丙、不着华香、不卧好床戒。丁、其他诸戒戊、一日戒的学习。

  己、八戒的深入意义。

  (2)十善业

  (3)居家持戒有四种层次。甲、第一类人持戒的发心乙、第二类人持戒的发心

  丙.第三类人持戒的发心丁、第四类人持戒的发心

  2.出世间戒

  (1)为何出家持戒胜过在家持戒?

  (2)五戒开演出家戒

  甲、出家戒的根本重戒。乙、五戒的修证意义

  3.十善推演解脱戒。4.外道出家持戒法。5.佛制定出家戒律因缘

  (1)佛在印度时的制戒因缘

  甲、佛最初以一首偈为禁戒

  乙、佛因十种原因为僧团制戒

  (甲)僧和合(乙)摄僧(丙)调伏恶人(丁)惭愧者得安乐(戊)断现世漏(己)灭后世漏

  (庚)令未信者信(辛)已信者令增广(壬)法久住(癸)分别毗尼梵行久住

  (2)其他七佛的制戒因缘(3)净土众生持戒清净

  6.持戒入道资粮

  (1)持戒首在以忍调心

  (2)持戒要修般若心

  甲、观戒相是因缘所生法

  乙、深观五蕴皆空破除着戒之心

  (3)持戒入道次第

  7.为何破戒之人不易得禅定?

  8.出家虽破戒,以戒因缘,未来可证果

  9.宁舍生命不犯重戒

  (五)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1.世间戒

  (1)五戒与八关斋戒

  甲、淫戒

  基本上说,五戒及菩萨优婆塞戒是世间戒(按五戒及菩萨优婆塞戒的意义已在「前篇」详解),八关斋戒是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戒的戒法。就拿淫戒来说,五戒中仅是守持不邪淫戒。如成实论说:「若淫自妻,不堕地狱。」乃是就不堕恶道的观点而制定,当然还牵涉到世间的法律问题。并且不仅在家人难持淫戒,就是连「在家身分的初果圣人」也不能完全脱离不淫戒(大乘义章卷十二及杂阿含经)。

  为了引导在家佛弟子学习「出世间戒」──解脱戒,所以进一步提倡修学「八戒」,让居士们有机会种下出离世间欲尘境界的种子。而在五戒过渡到八戒的学习过程中,「不淫戒」是进入学习出世间戒的重点。如大乘义章说:「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淫,不防自妻,以是义故,但言不邪淫。八戒则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故似出家者有淫皆离,非但制邪淫,自妻亦防,故说不淫。」

  乙、过午不食戒

  再则过午不食戒(不非时食、断食法),亦是解脱因缘的前方便。因为少食、淡食,再加上禅观本心,必然少睡与减低淫欲之念,有助修道。可以说,一个口腹之欲不断的学佛者,绝对不会有深量的定境,遑论入道!

  丙、不着华香、不卧好床戒

  在说八戒中的不着香华、不涂脂粉、不听歌舞戏乐、不卧好床二戒,亦是引导在家求道者朝向不放逸、不享受、不贪睡等入道之梯前进。

  丁、其他诸戒

  其他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等四戒,亦是引导在家人不仅要做到身、口不作恶行的戒法,更要深入「心念」的止恶,并且还要发愿用一颗「心如真人」──如真正修道人的发心来受持此四戒乃至八戒,才能确实明了修学八观斋戒的原始意义。

  戊、一日戒的学习(八关斋戒)

  但是在家人要终生守持以上八戒,非常困难,所以才有六斋日(即农历六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及一日戒的开缘。

  如八关斋经、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佛说斋经等都有开示居家学戒应该如何修习八戒的细节。

  就如诸经所说,居家持戒,应如以下经文所说口诵、心念来严持八戒。

  1.第一戒──不杀生戒。学戒者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心如真人;)阿罗汉随意所欲,无有杀意、无有捶击众生之意,无有怨恨众生之心,常怀惭愧之心,绝不贼害蠕动之类,亦不教人杀生,慈心愍念一切众生,我今日发愿尽形寿用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2.第二戒──不偷盗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不复盗窃,无所贪慕于世间,常怀欢喜、洁净、恭敬布施之心,乐处闲静之处,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3.第三戒──不淫欲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不畜妇人、不念妇人、不贪女色、没有淫意、不念房事,常修梵行,清净无秽而以禅定自娱乐,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4.第四戒──不妄语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没有妄语之意,伪诈之念,伤人之意,常行自省,安定徐言,心口相应,语时即说佛经所言,不语时便心念诸善,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5.第五戒──不饮酒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不饮酒、不念酒、不思酒、不昏醉、不迷乱、不失志、不放逸,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6.第六戒──不着香华、不歌舞戏乐戒。珰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不念歌舞之事,闻亦不喜音乐之声,亦不穿著香华之饰、不用脂粉涂身,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戒。

  7.第七戒──不卧好床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阿罗汉随意所欲,没有享受之念,不卧高广好床,常睡卑床、草席,不贪睡卧之乐、念念省思经道,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不卧好床戒。

  8. 第八戒──过午不食戒。当如是说:我某甲斋日持戒,当如阿罗汉受持此戒;

  阿罗汉随意所欲,不念饮食不贪美食少食淡食过午之后不再饭食只饮蜜浆(饮

  料),我今日(尽形寿)发清净心,学阿罗汉守持此过午不食戒。

  在「斋经」里又说明居家受斋之日,不仅要守持八戒,同时还要修学念佛(念佛的十种徳号的修证意义)、念法(念佛所说三十七助道品)、念僧(念正在修学及已得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人所获证的戒、定、慧解脱之德行)、念戒(念此八戒)、念天(自念:我因有信力、净戒、闻慧、布施、智慧等五种清净业成就,必得脱离人间业力,上升清净天上,继续禅修)等六念,才能圆满佛法所说「斋日」的意义。

  己、八戒的深入意义

  由此可之,八戒的整体意义,是引导在家学戒人「发清净心持戒」,走向「入道」资粮的前方便,如优婆夷堕舍迦经中说:「其有人斋戒一日一夜,明日即喜,念佛正语,自念当何时得道,使我心不复动、不复走,使我心一志无为之道。净心自思,自端其意,心开如明镜,慈心于天下.......。」

  净行者于持八戒时,如果能在一日一夜之中进一步以「念、诵经、拜佛」之行,做到使「心思远离杂念、烦恼之念」念佛心如明镜般地清净,以此功德,回向净土,就代表你的身、口、意三业,确实朝向西方极乐世界的方向前进了。

  (2)十善业

  而在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戒的戒法中,除了五戒与八戒引导我们净化身、口、意三业的学习,「十善业」更能深入的达到彻底清净身、口、意三业的行持。如何证明呢?

  依受十善戒经中说:「某甲忆念、坚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身三业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如是身三,汝当受持。…..。某甲忆念,坚持汝口,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口四业者:一、不妄语(不诽谤人家;)二、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三、不恶口(不恶言伤言);四、不绮语(不花言巧语),如是口四,汝当受持。……。某甲忆念,坚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三业者:一者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痴,如是忆三,汝当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终身。」

  由此说明了十善业之所以能达到彻底净化身、口、意三业的原因,便是在于修学者在断除「贪、瞋、痴」三毒的学习上更进一层的于「心地上」下功夫。事实上,贪瞋痴断尽,不起现行,不仅做到身、口、意三业根本清净,也是解脱生死的印证。所以说,「十善业」修学彻底,就是了脱生死。如果不能深入地用一颗「心如诸佛与阿罗汉」的修道心、正见心、慈悲心来修学十善业,当然「十善业」变成了世间戒的学习范围。

  (3)居家持戒有四种层次

  我们看现在人持戒,往往因个人对戒的精随认识不足,而产生数种学习现象。

  甲、第一类人持戒的发心

  有一种人因为对持戒的精神与意义尚未完全明了,故其受戒的动机,多偏重在个人的祈福、解难上。如有的人为了获得今世的幸福、快乐而发心持戒,有的人为了藉「戒行」来增加自己的称誉或改变过去不好的形相而发心持戒,有的人为了消灾、解病而发心持戒…..。凡用此等心态持戒,所获得的福报甚少,甚至因为「贪执戒相而不修心」、「有戒无心」而来世人身难保。「误认表相的戒行,就是持戒的真义」,这是修行人常犯的毛病。

  乙、第二类人持戒的发心

  有一种人持戒,是为了祈求来世的福乐,或者生天福乐,或者为求得道,而今生刻苦自,发坚固心持戒。但一直不能深入戒徳的精髓,亦不知应当「用修定来净心摄戒。」以此戒行功德,虽然来世可得福乐果报,但是福业享尽,宿障现前,若不能延续宿世持戒因缘,当然会有丧失人身的隐忧。

  丙、第三类人持戒的发心

  在本愿第一单元里,曾经提到六根健全的真正意义,尚包括了意识的不昏沉、不散乱、自主、自在。因此真正的六根具足、自在、自主,至少要了脱生死,才能使禁锢、昏沉、散乱的六根获得彻底的解放、自主、自在与纯净。

  而持戒是入道的初门,涅槃的初缘,是帮助我们解放六根的助道资粮。有慧根的佛弟子,一定能做到不停留在表相的持戒,为了脱生死而发「出苦心」、「无常心」、「清净心」、「无我心」来持戒,真正做到「以心摄戒」、「以戒导行」,才能于「世间身中」当下创造出世间的解脱因缘!

  丁、第四类人持戒的发心

  又有一种人,因为体认到众生生死轮回的痛苦,所以发大誓愿,为成就佛道、度脱众生而发心以戒自利、利人。不为自己来世求安乐,但为解救众生苦难,而深入世间苦海中广度众生;然而没有将自己的戒行导入修持清净梵行的基础上。这种人其志可嘉,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以上所说五种持戒的情形,完全不出「世间戒」的学习范围,正是一个初机学佛者必经的过程,「出世间戒」的学习,也一定是从世间戒由浅入深的认识与修学才能在学戒者「环境、人事」因缘的和合、许可下,进入出世间戒的行持!现在就来进入出世间戒的探讨。

  (五)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2.出世间戒

  (1)为何出家持戒胜过在家持戒?

  所谓出世间戒就是解脱戒与成佛戒,本通在家所修。但是在家人俗务重、烦恼多,散乱心强,虽发「出苦心」、「无我心」、「大悲心」来求戒,但是不容易摄心持戒,成就较慢。若是专心学戒、修行,又有荒废家务,产生不顾家庭、儿女的困扰。不像出家人,摒除俗务,没有家庭、妻儿的累赘,一心一意往解脱道及成佛道上行持,无论修戒、行道皆比在家人修持成就为易。因此在家居士若欲早日解脱,成就佛道,应尽量抽空发心到佛寺求授一日一夜出家持戒法,以为未来成佛资粮做助道因缘。

  (2)五戒开演出家戒

  甲、出家戒的根本重戒

  出家戒,无论式叉摩那戒(五戒加上不非时食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以杀、盗、淫、妄为根本重戒。而五戒中的不邪淫,加重来持,即是一切不淫。所以在家居士如果加持不淫戒,便是与出家重戒持法相同。

  楞严经说:「不犯杀、盗、淫、妄四种重禁,一切魔事无由产生。」杀、盗、淫、妄,就有如大树的主干,主干一倒,根部延伸的旁末枝节──树叶花果自然随干倾倒,无由生长。也就是说,必须严持此四重禁,其余由四重禁推演出来的数百条轻戒(律仪戒),自然会谨慎受学不会触犯。

  乙、五戒的修证意义

  进一步说,将五戒守持到彻底,就能正见本心佛性,如何说呢?如「达摩祖师一心戒文」开示说:

  1.持戒人于本性微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为不杀生。(因有动念就有起灭,就有生命,故知起灭即是杀生之因,证无生就永不受生死的受生,便是彻底的不杀生。)

  2.持戒人于本性微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知念,名为不偷盗。(因举心动念就有生灭,有生灭便有生命,有生命就有偷盗行为,故知在生死受生中,有可得知念即是偷盗之因,证无生断除轮回生死的源头,便是彻底不偷盗。)

  3.持戒人于本性微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见,名为不邪淫。(因在生死受生中,有对生命爱着之念,就不断男女交合的因,故斩断对生命贪爱之情,得证无生法忍,没有生死的束缚,即是彻底的不邪淫。)

  4.持戒人于本性微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为不妄语。(因在生死受生中,不断言语之行,就有机缘创造妄语的业因,唯有获得甚深定慧,契证无生法忍,在无生、无相的证量中无有言语,不说一字,才是彻底的不妄语。)

  5.持戒人于本性微妙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为不饮酒,(因在生死受生中,不断无明业行,就有创造饮酒昏醉的因缘,唯有断除无明烦恼,亲证无生法性,才能彻底做到不饮酒。)

  由此「一心文」的解释可知,五戒的深入修学意义,是彻底在「心念上」反观自照,最后了脱生死,才能真正亲证「一念不生,众戒具足」的深入内涵。

  3.十善推演解脱戒

  学戒者只要能遵守十善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属于身、口二业的戒相,便能保你不堕三恶道,甚至生天有望。至于不贪、不瞋、不痴,已经涉及定慧修持的问题。

  我们看持戒者如果在身、口二业的修持外,能够更进一步学习出世定慧的内涵,了断「身见、戒取、疑」,但是贪、瞋、痴尚未降伏,就能够证声闻初果,进而定慧功力加强,使「贪心、瞋心、痴心」转薄,便能得证声闻二果。当禅行者「瞋心初步调伏」时,即能超出「欲界」受生范围……。而当「贪、瞋、痴」的意业力,在定慧的觉照下,彻底断除时,便能超脱三界,不再轮回生死。所以说持戒者如果能深入思惟「十善业」的修证意义,当然能将此「十善戒」提升为出世解脱戒的修学范围,而不会将此「十善业」仅识为人天善报而已。

  4.外道出家持戒法

  「宇宙真理」是任何一个修道人所共同追寻的。但是在修道之初,倘若没有名师指导,不依循正确的持戒法做为入道的阶梯,虽然其志可嘉,其行可愍,然而毕竟空无所得,与解脱生死无关。

  我们看过去和现在于印度、尼泊尔及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外道出家人用各种无关「生死」,无关「入道」的苦行,当做「出世戒法」在修学,于穷山峻岭中自得其乐。有的人以食用水果、药草为戒、为道,有的人用饮水为戒,有的人用食乳(牛奶)为戒,有的人用吸食日月精华之气为戒,有的人用剃发为戒,有的人用长发为戒,有的人用头顶上留下少许毛发为戒,有的人用穿著迦裟为戒,有的人用穿著白衣为戒,有的人用身穿草衣、木衣或皮衣为戒,有的人以冬天入水浸身、夏天火炙身体为戒,有的人以跃入恒河水中净身为戒,有的人以日沐三次、再做火供为戒,有的人以种种祠祭之礼、种种咒愿,甚至从高岩跳下,忍受无量苦行为戒、为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不仅与「解脱戒学」无关,而且因为过度的「劳身苦行」,而使「心志昏沉、消散」,身心疲惫,把最宝贵的修行至力──六根,弄得倦累不堪,精神不能统一。学戒者如果连最基本入道的正确戒行观念,都不能建立,生生世世以为「劳身苦行」就是在行「出世戒行」,其实仍然落入「世间邪戒」的范围,离解脱戒远矣。

  5.佛制定出家戒律因缘

  (1)佛在印度时的制戒因缘

  甲、佛最初以一首偈为禁戒

  而真正的出世戒──解脱戒法,在大藏经的阿含部及律藏部有详细纪录。

  从阿含经中所载,我们可以得知,佛在世时,最初并没有为僧众广制戒律,到了后来有僧众行为不端,受到信众讥嫌,佛才逐渐制戒。(律部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说,释迦牟尼佛在僧团生活的十二年中,并未僧众制戒,原因是大家皆能自律、自净、心无瑕秽。在随佛出家后,多能自动自发的精进修行,获证初果。佛当初亦以「在我法中修梵行,得尽苦源,即名为出家受具足戒」,为受戒的原则。(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十六)。并且当时佛仅用一首偈做为僧团的禁戒,即:

\

  「护口意清净,身行意清净;

  凈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

  后来内心不净、行为不端的僧众逐渐增多了,佛才一条戒一条戒的制定。也就是说,当时僧众违犯了二百五十次的「不端正身、口、意」的行为,佛才制下二百五十条戒。

  乙、佛因十种原因为僧团制戒

  如佛因十种原因僧团制戒(见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摩诃祇律第一)。可以说,不论「五戒、六戒(六法尼)、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不出佛制的十种因缘。是那十种原因呢?

  (甲)僧和合

  以比丘戒来说,佛为僧众合和共住而制立共住规约、共住学法律仪等。所以称戒律为学处。

  (乙)摄僧

  佛为摄僧而制戒。「摄」就是代理的意思。庞大的僧众如果不订定一套统一的律法来约束,则佛教难以维持良好的团体形像。个人破戒事小,如果因个人破戒而违害到佛教的团体形象问题,令众生退失信佛、学佛的信心,那么你的罪过可就大了。所以佛涅槃后,除了指示「以经教为师」外,还要「以戒为师」(长阿含经),法在如佛在,戒在如佛在,使僧众在依律仪自利、利人的学习方面,有一依循方向,只要戒法永住,僧团必定不败。

  (丙)调伏恶人

  佛对治众生容易犯错的恶习而制戒。如「杀、盗、淫、妄」就是众生无始以来最难以调伏的重大恶习。

  (丁)惭愧者得安乐

  佛为僧众犯过者,有一共同的训导、改过方式,以维护僧团的清规而制戒,如犯错者,向有徳比丘发露忏悔,惭愧自己不能遵守佛规,有损僧团形象,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有了惭愧悔改过的发心,内心一定能在重新精进悔悟、省思中得到平静、安乐。

  (戊)断现世漏

  佛为僧众都能得到一世解脱的目标而制定严格的出家戒律。若是僧众们能在修行之初,踏稳戒法的阶梯,则必为今世的修定、修慧、解脱扎下良好的根基,善根深厚者,便能达到一世解脱的理想。

  (己)灭后世漏

  佛为延续僧众来世修行的善根而制戒。如僧众们虽然在今世修行中不能达到生死解脱,但是因今生严持戒律,来世必能在「戒因」的延续中,启发修行善根,未来了脱烦恼生死,必有希望矣。

  (庚)令未信者信

  佛为居士及僧众中对僧团信心尚未建立者而制戒。如在律部中所载,有许多戒律都是因居士对僧众的行为引起讥嫌,传到佛陀那里而制戒。佛因故顾及一般群众对佛教僧团的形象认识及建立社会大众对僧团的信心问题,而令僧众严持律仪戒,以为未来人天的师范,使刚入僧列者,景仰僧德,未信佛者,启发向学信心而制戒。

  (辛)已信者令增广

  佛为已经建立信心者,增广其学佛向法之心而制戒。如居士们见到僧团大众各各戒徳庄严,敬僧学佛之心必必日日增长,信心弥笃。

  (壬)法久住

  佛为戒法久住世间,利益四众弟子而制戒。如现在的泰国、缅甸、锡兰、印度等南传佛教国家,一直延续佛陀时代「持戒」的模式,尤其是泰国和锡兰,深受僧团严守戒法之益,大家都知道出家人持戒严谨,不敢随便亵渎。僧团有了共同遵守的律法,凡是依戒为导,自然僧团不乱,佛法永住。

  (癸)分别毗尼梵行久住

  佛为了令僧团梵行久住而制戒。所谓梵行就是清净的德性之义,而这种清净徳行是由离欲坚固而显发。僧众们不论选修任何修定法门,都是以戒为基础,戒学稳固,行事自然严谨,僧宝修定的清净徳行就在持戒庄严中,显露出来,日趋稳固、扎实。

  了解了佛制戒的因缘,便能对出家戒法有个整体轮廓的认识。所以凡是佛教徒都应对已经在严持戒律及欲持戒法的出家僧尼,生起恭敬、效学之心。因为唯有僧宝学法与持戒,才能使佛教不衰,众生在僧宝续佛慧命的弘法中,皈依佛门,依法修行,佛种不断。

  而且不仅释迦牟尼佛制戒的应化因缘如此,就是过去的六尊佛及未来佛出世制戒的因缘,也是如此。

  (2)其他七佛的制戒因缘

  如九十一劫以前(即贤劫前面一个劫名──庄严劫中),有毗婆尸佛应缘出世,于最初僧团生活中的一百年之间(当时是增劫之时,佛寿八万四千岁),因为僧众皆是身心清净,并未为僧团广制戒律,仅以一首偈做为僧团的禁戒,即:

  「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罪;

  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

  后来僧众中有身心不端者,才逐渐广制禁戒。

  毗婆尸佛涅槃后经过三十一劫(仍然在庄严劫中)又有尸弃佛出世佛寿七万岁在最初八十年的僧团生活中亦为僧众制戒,仅以一首偈做为僧团的禁戒,即:

  「若眼见非邪,慧者获不着」

  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

  后来僧众中有身心不检点者,才逐渐为僧团广制戒律。

  尸弃佛涅槃后,在同一个劫数(庄严劫)之中,又有毗舍浮佛应化世间,佛寿也是七万岁,在最初七十年的僧团生活中,并未为僧众制戒,仅以一首偈为禁戒,即:

  「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

  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

  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

  后来僧众中身心有瑕秽者,才逐渐广制戒律。

  毗舍佛涅槃后,进入「贤劫」的时空中,也就是在贤劫的第六劫当中,又有拘楼孙佛应化世间,佛寿六万岁,在最初僧团生活的六十年之中,因为大众身心俱清净,并未为僧团制戒,仅以两首偈为禁戒:

  「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

  以味惠施他,道士游聚落。」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谛观政不正。」

  后来僧众中身心不端者,才逐渐广制戒律。

  拘楼孙佛涅槃后在贤劫的第七劫中又有俱那含牟尼佛应化缘出世佛寿四万岁在最初僧团生活的四十年中,亦未为僧众制戒,仅以一首偈为禁戒,即:

  「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

  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

  后来僧众中有不知清净守徳者,才逐渐广制戒律。

  俱那含牟尼佛涅槃后在贤劫的第八劫中又有迦业佛应化世间佛寿二万岁在最初僧团生活的二十年中,亦未为僧众制戒,仅以一首偈为禁戒,即: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后来僧众中有身心行为不净洁者,才渐渐为僧团广制戒律。

  迦业佛涅槃后,在贤劫的第九劫中,才是进入释迦牟尼佛应机广度众生的时期,佛寿八十岁,因为佛寿短,所以在僧团生活中的十二年后,就因僧众中多有行为不端,受到信众讥嫌、破坏佛教形象者,佛因此而广制戒律。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又会有弥勒佛应缘出世,佛寿八万四千岁,在最初一千年的僧团生活中,因为众僧身心清净,亦仅以一首偈为禁戒,即:

  「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

  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渊。」

  千年过后,僧众中有行为不轨者,才逐渐广制戒律。

  由此说明了一个事实,佛寿长、触犯戒律的人便少,佛寿短,违犯禁戒的人就多。因为佛寿长,代表当时众生的「共业清净」;佛寿短,代表当时众生的「共业多恶、不净」,当然会产生为善或做恶,不守道德、不持戒律的事情发生。

  (3)净土众生持戒清净

  同理可知,极乐世界的众生,因为「共业清净」,固感佛寿甚长,因为人心清净,当然不会违背戒律,故在净土中佛不用制定禁戒,众生便能在闻佛说法中,自律、自觉,往解脱道上前进。就因为净土众生时时刻刻都是身心清净,当然会感得六根具足、莹净、自在的净业果报,而与本愿所说「在听闻佛名间,便能因净业所感,获得六根具足的果报相应。」

  6.持戒入道资粮

  (1)持戒首在以忍调心

  由以上所述可知,持戒的深入目的,是为了让身、口、意三业获得彻底的清净,也就是说要让眼、耳、鼻、身(身业)、舌(口业)、意(意业),此散乱的六根,获得健全清净、自在。

  而要由持戒获得六根具足、清净、自在的成果,当然不是一蹴即得的。

  尤其持戒者在初学之时,必须经常反省自己发什么心在持戒?如前所说持戒深远的目的,在于调制凡夫这颗动荡、散乱的俗心,只要心不妄动邪念,自然不会发动身口、触犯禁戒。如果俗心动荡、浊乱不堪,纵然表相隐忍不犯禁戒,但是内心逢境时所产生的冲动、忿怒之念,却有如山洪爆发似的难以压制。在这种纵容愤怒之心填满心胸,而不知「净心」持戒的重要性,难免造下与黑暗相应的心影,而使自己死后堕入「瞋戒」之中,遭受恶报。

  就如智论所说:「若持戒无忍,当堕地狱,虽不破戒,以无忍故,不免恶道。何可纵忿,不自制心。但以心故,入三恶道。例如瞋恚心重,必生毒虫中。淫欲心重,当生淫鸟之中。」

  所以当我们发心持戒时:一定要勉励自己,时时净化「瞋怒之念」、「贪淫之心」,不可纵容自己的瞋恨心、贪淫心…..,而犹自以为「我在持戒」,不求观心自照。其实已为自己种下未来堕落的恶道的业因而不自知。

  持戒而知时时反省自心、净化自心,就是依持戒而入道的第一步。

  尤其学戒者,更应时时警惕自己:戒是戒自己的行为,不是要你用戒的尺度去衡量别人,别人不持戒,来世自有他的因果,如果我们看见别人不持戒、不修行习气不改,心生不悦,这只会增加自己的「瞋怒心」,增加自己的六根不净,反而令自己种下堕入恶道的业因,得不偿失!凡事只要退一步想,不与人争,自然海阔天空,无往不利。

  诚如经上说:「忍为大力,能牢固戒,令不动摇。」

  又说:「戒为利刀,忍为持身,若忍心不固,戒亦伤人。」

  所以凡是逆境现前,为有用忍辱来调制「俗心」,才能令我们正在守持的戒法,坚固不动,如果心不能行忍辱,或者忍辱心不够坚,定逢遇悪缘,积鬱难忍,虽然身不犯戒行,但是只要口出利刀,却足以刺伤他人,结下悪缘。

  末法时代的今天,对于出家者来说,穿上这件袈裟,就好象刀口上走路,稍不谨慎,便会有滑落万丈深渊、万劫不复的危险,尤应自持、自重、谨慎小心!

  (2)持戒要修般若心

  甲、观戒相是因缘所生法

  今天因为众生有杀、盗、淫、妄等的恶行,才有「戒相」一条一条的制定。如果众生没有「杀盗淫妄......」等恶行,便没有「戒相」的形成。由此可知,「戒相」从我们的恶行因缘订定而有,「戒相」不是自己单独产生的。戒相的制立,本在对治罪恶的行为,倘若我们本身没有造恶的举动,也就没有所谓「戒相」的限制。戒相对一个心地「本就清净、自在」者来说,本是不存在的。一个心地已经纯净自在的佛弟子,绝对不会生出「我在持戒、他人不持戒、轻慢他人、高傲自持」的心态。有了这种执着「戒相」自以为是傲慢心态,便会停留在贪瞋痴的烦恼境界中,表面上好象在持戒,其实戒心不净,已经很久了。

  乙、深观五蕴皆空破除着戒之心

  般若经论说:「若菩萨于罪、不罪不可得、是时名为具足持戒波罗蜜。」

  所谓罪相或没有罪相,并不是说现实可以看到的罪相或善相都不存在,而是当一个持戒者,深入诸法实相的禅观中,当其慧眼显发时,便会见到五蕴色身非常、非无常的真理。就在亲证色本性空无自性的剎那间,恍然大悟罪性为何不可得的道理。

  如果持戒者能经常阅读般若经典如(金刚经、心经)并能深入经义,时常独自在静处依经作观、思惟、禅修。久而久之,必能逐渐去除自己对「色、声、香、味、触、法」五蕴的执着心。当我们恍然大悟自己原来一直都置身于来去无踪的人生大梦中执着、渡过时,便不会再对梦中的境界所显现的「我是持戒者、他是破戒人等不实景像生出留恋、贪取之心。」而当我们不再执着自己是持戒人,不再执着喜见无罪人、持戒人、不乐见破戒人、造悪人之时,便证明我们已在禅观中,斩断内心的爱敬、骄傲、厌悪、轻慢之心,并且深刻的觉悟,一个学戒者虽然表相上不会犯戒,但是内心潜藏的爱敬、骄傲、厌勿、轻慢、分别之心影,正是造罪的因缘,而更加肯定──原来罪相、非罪相的起业因缘,本无定相。并不是说破戒者才具备造罪因缘,持戒者若内心不断是非之,同样具备了造罪因缘;学戒者以如此的「是非之心」持戒,初果不可证,「空观」(见后续「十八空义」一文)不可得,佛道不可成,并且将自己对「戒法」的认识,一直停滞在着相的初步学习中。所以持戒者如果欲步入持戒波罗蜜的修学中,便必须对罪本性无定性的道理依般若经典所释,多下功夫来学习、观照了。

  (3)持戒入道次第

  当持戒者具备以上所说忍辱心、智慧心来觉照自己身心行为,便能一步一步地与解脱道的修行次第相应。

  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说:「佛法中因缘辗转生果,所谓持戒清净,其心不悔。不悔故,生法欢喜,法欢喜故身心快乐,身心快乐故能摄心,摄心故得如实智,得实智(如实知)故得厌心,得厌心故得离欲;得离欲故得解脱,得解脱果报故得涅槃,是名得今世果。如是持戒为诸善法根本。持戒清净,能生长诸深禅定,实相智慧,八正道之初门,亦是出家人之初门,一切出家人所依仗,到涅槃之初因缘。」

  由此可知,由持戒进入身心解脱,是有其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一定先由持戒来降伏身业恶行(律仪戒),再进入「心念」止恶的「心地戒行」;当一个人能够因为戒律的守持而达到内心不起犯戒的念头,不会再有初学时被戒律束缚的苦恼与懊悔,这时戒行不持而持,身心自然呈现平静、喜悦的显相。以此和乐、舒畅、法喜的身心,来修禅定,才能制心一处,摄心修定。因为心净如镜,才会有清明的智慧呈现可言。如果学戒者,不能由身戒引进心戒的行持,再由心戒的守持转进到禅定的修学,则不可能有解脱智慧的生起。而解脱智慧的基础,就是在于戒生定、由定生慧──这个出尘离欲的初步智慧心是否坚固!?

  如智度论卷八十说:「修禅定,除五欲乐,五欲乐除,故戒德清净,烦恼虽未断,已折伏故,不能生乱。」

  事实上,戒、定、慧三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没有戒行,就不用谈「正定」;没有禅定做基础,「心戒」便不能坚固;没有智慧(观照般若)来引导戒学与定学,容易偏入人天善果,就不会有解脱智慧的产生,所以「戒、定、慧」三学修持,偏一不可,而不可只停留在某一学的执着上。

  7.为何破戒之人不易得禅定?

  可以说,现在的人学戒,多半不是太固执,就是太方便,当然固执、有原则性,总是比太方便成为随便来得好,而且在今天的学佛环境里,也是必须的,就因大多数的人,对于戒律学得太方便,当然常常会有犯戒的现象。

  而当学佛者违背了「杀、盗、淫、妄」任何一样重大禁戒,他的心中一定自责不安,原本杂乱的俗心因破戒而变得更加污秽,散乱心重,禅定当然不可得。并且学戒者当知,「戒摄身口,禅止乱心,戒为检粗,禅为摄细。」禅定的阶梯一定是建立在戒梯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不断「贪、瞋、痴、慢、疑、财、色、名、食、睡、杀、盗、淫、妄」等散乱业行而修禅定,光是欲界,就不可出,何况是入上界得禅定境界!?其所获得的静定效果,只是短暂的宁静,绝对不会稳固,而且易得易失,报尽即灭,离佛家依出世正见而入的禅法远矣。

  因此学戒者皆应醒悟、反省、面对、认识自己持戒的发心,到底有没有以上所说的杂染心态?倘若自觉身、口不犯戒行,但「心念」却仍在胡思乱想的涣散之中,便应依以上所说持戒入道次第来修学,才能真正巩固持戒生禅定的意义。

  8.出家虽破戒,以戒因缘,未来可证果

  虽然基本上说,犯下重大禁戒之人不易修道成就,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曾经记载说,世间众生不知持戒及犯戒之人的根器差别,唯有如来能如实知持戒者与犯戒者未来的果报生处。例如经上说,有一人不修梵行,但是他一生「知足常乐」;有一人先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离凡鄙俗人,当二此人命终后,佛预记他们二人共同投生在一样的善道中,又共同受生一处,同样在后世中得证斯陀含果,生到兜率天上最后究竟脱离生死的苦边,不再轮回生死。为何一人修梵行,一人不修梵行,却会同生一道,同一受生,同在后世了脱生死呢?这当然有其宿世修行的因缘。

  又如若有犯戒之人,能勤修定慧,如实证知心解脱、慧解脱,必能将自己所起「贪、瞋、痴」等罪障业行,灭尽无余,佛说此人胜进不退。

  这就说明了破戒之人只要肯诚心忏悔,勤修定慧,仍可得道的道理。纵然今世不能得道,亦可为未来世证果做善因缘。

  如佛在世时,有一位叫做优钵罗华的比丘尼。这位比丘尼因精进修行,证得六种神通。于是运用宿命通自忆,前生未修道前,有一世曾经投生为戏女,因此有机会戏穿比丘尼衣,逢场作戏,种下出家的善种;由此戏穿比丘尼衣的远因,果真在迦叶佛出世时,发心出家。出家之后,因仗恃自己容貌端庄,又是贵族出生,瞧不起他人,因憍慢的缘故,而做出严重破戒的事情。死后堕落地狱,受苦无量,地狱罪毕,因余报所感,投生为恶人,仍做出伤害人群的重大过失,又堕落地狱受苦…..。今生值遇释迦牟尼佛出世,乃随佛出家,在努力行持下,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

  由此得知,出家人在受戒之后,虽然破戒,但是以此「受戒」因缘,未来必可得道。相反的,一般俗家之人,虽然没有犯下重大的过悪,但是因为没有种下听闻正法,「求戒」、「受戒」的善根佛种,是不能得道的,纵然善事做的很多,远不如出家受戒又破戒的求道僧尼们。

  又如佛在世时,有一位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的住处,求作比丘。佛便命阿难为他剃头,穿著袈裟。醉汉酒醒后,惊怪自己变成比丘,慌忙逃走。于是诸比丘请问佛说:「为什么要听许这位喝醉酒的婆罗门出家呢!?」

  佛为大众释疑说:「这位婆罗门在无量劫以来,从来没有动过发心出家的念头。今天因为喝醉酒了,暂发出家微心,以此因缘未来必会正式出家,得证道果。」这亦是在说明只要有机会种下出家的一念善心,皆已为自己来世播种出家修行的善因缘。

  9.宁舍生命不犯重戒

  虽然出家破戒,精进修持,仍可证果,但并不是鼓励出家后可破戒。而是让读者明白法无定法、罪无定性的道理。我们看真正道心坚强的持戒者,是宁舍生命,不犯禁戒的。

  如在苏陀苏摩王经中曾经记述一位发大心利益众生的菩萨行者。这位菩萨行者宿世因犯下罪恶,有一世曾转生为大力毒龙。但因前生曾经受学过佛法,生性不杀。有一天,这条毒龙守持一日戒,现身在一处林树间学习出家法。因久坐思惟,身体疲懈,于是大意卧倒在树林间,熟睡不醒。不久,忽然有猎人走来,以为看见一条大蛇(龙法睡时形状如蛇)。便以杖按住其头,拿刀剥削其皮。

  毒龙于是惊醒,但是忆念到:「我正在受持一日戒法,佛说,当护戒舍身,舍一得万报,不可反生瞋心,想要报复他。于是坚忍被人剥皮削肉的痛苦,并发慈悲心怜愍此人,一心持戒,不生悔意。血淋淋的皮肉被散撒在地上,顿时有许多小虫争先恐后的夺食他的身肉。毒龙仍然坚忍身痛,一心持戒。并且发誓说:「今天我为了保全佛戒,而以身施虫,未来成佛时,我发愿要以法施度化这些虫类,令他们都能求学佛道。」发此大愿后,身干命绝,因此悲愿渡生功德所感,立即生到忉利天上继续修行。

  又如凡是佛弟子都应听过一则护戒舍身的故事:如有两个比丘,为了见佛闻法,路经一处沙漠地带,二人正在口渴难忍之际,忽见有一座水池,但水里充满了小虫,一位比丘思惟,如果我现在不喝水,必不能走完全程,见到佛陀,于是掬水畅饮。另一位比丘见水池中有小虫,不忍枉伤虫类性命,于是就地渴死,死后因舍身护生、护戒的慈悲心所感,当下投生欲界天上去了。

  这两则故事,即是开示我们真正发菩提心、持戒心的佛弟子,一定能深切地体认,只要一世勤苦的持戒、修行,就能换取未来永远的春天,扫除层层积习在我们八识心田中的杀、盗、淫、妄等障道因缘;而坚持禁戒,在任何善恶因缘现前下,确实做到宁舍身命,不犯重戒的诸佛遗教,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自持行为」。亦正说明了「出世解脱戒」的难以修学。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当你真正碰到「身、戒不能两全」的时候,你会选择舍身护戒的行为,还是选择宁舍禁戒、杀生害命、理所当然的自卫行动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