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视「礼」如生命,浣纱女为救伍子胥舍生取义,令伍子胥敬重,事后以千金报德。
现代人习惯把大户人家的未婚女子称为「千金小姐」,以示对其尊重。其实,「千金」一词最初是指男子,形容出类拔萃的男子。那么是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千金」变成小姐的称呼呢?
千金一词由来
「千金」一词首次出现于《南史》的记载,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谢庄小儿子谢朏,十岁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谢庄带着儿子陪皇帝出游苏州。游玩过程中,皇帝听说谢朏很有才华,便让他当场写一篇《洞井赞》。
谢朏挥笔而就,「文不加点,援笔即成」。皇帝大为惊讶:「虽小,奇童也
。」一旁的宰相王景文也给谢庄道喜:「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一番话听得谢庄心花怒放,他拍着儿子的后背说:「真吾家千金!」谢朏长大后不仅成了文学家,还当上尚书令。此后的数百年内,「千金」一词一直用来形容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男子。「千金」被用来形容女孩子是始于元代,元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一句台词:「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
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大户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称为「千金」,「千金小姐」这一称谓便流传了下来。
千金小姐的传说
另一个说法则与伍子胥有关。《吴越春秋 王僚使公子光传》中记载浣纱女舍身救伍子胥的故事。
公元前528年左右,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大将伍奢全家三百多口抄斩,唯独伍子胥幸免于难。伍子胥逃入吴国地界,被追兵追到溧水河边,饥肠辘辘的伍子胥看见一女子在河边浆纱,便上前讨饭。浣纱女看出此求食男子,虽一脸疲惫,眉宇间却透出一股英气,知他不是一般人,便以剩饭及浆纱米汤为其充饥,并为伍子胥指明通往吴国的道路。
伍子胥行走片刻回头一望,见浣纱女立在原地,心中起疑,便又折回身来。浣纱女知其心意,便说:「我是一个未婚女子,跟陌生男子说话,又给你饭食,已经是不合礼仪了,我本没脸活在世上,死后,你的行踪也不会被泄漏。」说完,跳到溧水里。
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一石头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吴王调遣劲旅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因此就有了「千金小姐」之说。△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