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蓬莱的神仙是由战国时期的方士们炒作起来的。他们巧舌如簧地大肆渲染,居然把秦皇汉武给拨弄得心旌大动,几次三番地来此访仙求药,致使普天之下俱知渤海之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和安期、羡门等诸位神仙。
按理说,作为丹崖仙境,其宗教性殿宇中所供奉的当有当年秦皇汉武所寻求的海上神仙。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与三神山相联系的安期生、李少君等诸神仙,在丹崖山上根本找不到踪影。究其原因,似乎难以解释,但是有一点值得考虑的就是从汉武帝海边筑城到朱处约丹崖造阁,时间已跨跃了千载,对于当年三神山之说的流传和帝王们求仙活动的兴起,人们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已能够正确地去理解一些神奇迷离的自然现象。“山在虚无缥缈间”,分明是对海上仙山的一种准确而独到的解释。一代文宗苏东坡更是对帝王们的求仙活动投之一笑,留下了“秋风茂陵客,劝尔麾一杯;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的诗句。
既然“帝乡不可期”,人们便把道教中另一序列的诸神列进了丹崖仙境。于是,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天后、龙王、雷公电母等,都成了丹崖山接受香火的神灵。后来,八仙与胡仙等也都加盟到这一行列,从而形成了丹崖山的神祇系统。
道教是多神教,道教中诸多的神可分类三类,第一类是尊神系统,包括三清、四御、五斗星君、诸天帝、日月星辰、四方之神、三官大帝等;第二类是俗神系统,原来流传于民间,有雷公、电母、风伯、门神、灶君、城隍、药王、关帝、文昌、妈祖等;第三类是神仙系统,大多是凡界人物得道成仙者,如九天玄女、王母娘娘、八仙、赤松子、广成子、彭祖、南华真人、北五祖、南五祖、北七真等。
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丹崖山的宗教文化重点突出了道教。跨入丹崖仙境坊,在宗教方面所展示的内容,几乎全部属于道教范畴。道教是唯一根植于我国古代宗教和学术又受到外来佛教刺激和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大教,它广泛渗入中国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丹崖山上,以道教文化为核心,是这里的地域特点和人们的传统观念而决定的。这种道教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崇仙情怀,又展示了独特的人文精神,所以,其生命力是恒久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