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之殊胜
那么了解了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这种正信、正见先要接受。要实施这样的目标,这就得拷量:我选择什么法门。七觉分的择法觉分首先告诉我们选择法门——一开始第一步怎么走,非常重要。
那么这里就要了解八万四千法门的通途法门,以及净土特别法门的这种难易。佛一代时教说了很多法门,这种通途的教法有一个特点:都是靠自力——都是靠自力修戒、定、慧,断见、思惑,出离分段生死。纵然宿世曾经是修行人,善根深厚,这一世一闻千悟彻悟自性,就是大彻大悟,到达这个水平也不等于他解决了生死问题。因为解决生死问题,他是要说证的,不仅仅是悟的,证是要对你这个见惑、思惑——你能不能断作为标准。如果见、思惑你只是断了一部分,还没有断全,生死轮回还出不去呀。就是断了见惑,得到初果须陀洹的位次,还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哪,三界还出不去呀;证到二果,还要回来一次;证到三果阿那含的程度,还要在五不还天——五种净居天,进一步断上二界的思惑;断尽思惑,成了阿罗汉,得九次第定,才能说“所作已办,长揖生死,不受后有”哇。如果这个过程当中见、思惑没有断,还要在这个世间轮回,虽然有一定的修行,有一定断惑的功夫,但是一投胎,这种隔胎之昏哪,那都是昏迷颠倒的,接触五欲、六尘的境界,都会生起贪恋执著。由于我们的贪、瞋、痴、慢、疑这个思惑还没断,一旦这个外面的境界一现前,思惑就出来了——干柴烈火,所以这个世间的众生很难修行哪,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在这个轮转过程当中,你今生有一定的觉悟,下辈子转生,觉悟程度更深,这种由觉到觉的人极少;反之,从迷惑进入更深的一层迷惑——更多。上根利智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中下等的人——“又何待言”哪。所以这个五浊恶世,真的是不容一刻地停留,善导大师说“魔乡不可停”哪,这个概念非常贴切呀,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魔乡啊。什么叫魔乡?魔的那种本事就是五欲——让你享受种种的五欲,让你贪恋执著,让你财色名食睡——越来越把它作为你生命的目标,你就成了魔子魔孙嘛,三界里面出不去嘛。所以中下根的人你转生,谁能摆脱五欲六尘对我们的诱惑,以及我们六根接触六尘造作的无量的恶业?所以在轮回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一世不如一世,今生能够侥幸得人身,下辈子谁能保证能够又得人身?如果我们骗了人,欠了债,你不还,你就披毛戴角做牛做马;如果造作上品的十恶,你就下地狱了。
那么在修行的过程断见惑——见惑一般讲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这些,就是知见上的迷惑颠倒,你要把这个见解上的迷惑断掉如断四十里的激流,它的压力有多大?你要把这个四十里的激流把它截断,这个气概、这种道力将要有多大?所以断见惑都难上之难,更何况思惑,思惑就更钝一点,缠绵得更深一点,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呀,那就更是如油入面啦,所以断见、思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难。所以了生脱死——要解决生死尤其是分段生死不容易啊,绝对是不容易的情况啊。这个安世高都能知道前生后世,他就是在安息国还到我们中国还过两次命债;这个圆泽禅师也知道前生后世的,“三生石”啊,然而碰到那个妇女,他也掉眼泪呀——他走不了。所以这个见、思惑要断起来——太难,所以通途的法门只能契一部分的根机,不能上中下三根普被,更不能大畅诸佛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本怀。
我们了解通途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之难,才会反衬这个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唯有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净土一法,它是专门靠阿弥陀佛的宏誓愿力来横超的,无论我们的善根是成熟还是不成熟,无论我们造的恶业是轻还是重——哪怕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哪怕是造了阿鼻地狱的重罪,只要信愿持名都能横超哇。所以这个法门,就是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愿意去,只要你念这个名号,临命终时一定会承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我们就是佛内心的苦难众生,阿弥陀佛看到我们轮回三界,他也是如箭入心,他金色的手臂十劫以来都垂下来接引,只要我们愿意把手伸出来,阿弥陀佛金色的巨掌紧紧地把我们抓住,把我们安立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呀。所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带着观音、势至以及西方净土的圣众都来接引念佛行人,到西方净土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诞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利智的人上品上生,就能够到西方极乐华开见佛,就悟证无生法忍,很快就能分身无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得佛授记,得百千陀罗尼总持法门,就是顿然地圆满佛果。
这个“顿圆佛果”反映什么?就是净土往生一法是快速成佛的法门,它是顿超的。顿超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个世间,通途教理断见思惑,进一步侵断尘沙,尘沙惑断尽你再断一品无明,进入圆教初住——初住位,那还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次第断完四十一品无明,这是有个次第的;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顿超就是不需要经过这么四十一个阶梯,他在阿鞞跋致的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一切次第,能够快速成佛。正因为能够快速成佛的这个特点,才会令我们理解,为什么普贤菩萨要以十大愿王劝勉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极乐世界。善财童子已经是证得等觉菩萨的身份,为什么他还求往生?按他的自力修行,他也可以成佛,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更快——顿圆佛果,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点。那么这是上根之人——上至等觉菩萨,他也求往生是由于“顿圆佛果”的特点吸引他去;那么下被这个恶道众生,就是恶业重者——五逆十恶的罪,乃至于在三恶道、蜎飞蠕动的这些众生,他愿意去——深信,发愿,持名,他也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去他也入到圣流,入到圣流就是阿鞞跋致。什么人去——什么身份人去,都能够平等得到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那你恶业重的人,至少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得到位不退,位不退就是得到圣位,不会再退到凡夫位。所以他虽然是一个业力凡夫,但是他有这种功德善用——六种神通现前啦,身体也是紫磨真金色啊这些,他不退到凡夫位,他是得道,所以这个身份就非常奇特。你说他是圣人吧,他的见、思惑还没有断;你说他见、思惑没有断吧,他又是阿鞞跋致。即凡即圣,非凡非圣,这是十方世界的教理不能诠释的——这个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的地方。
所以这种净土往生一法,顿圆佛果,圆证三不退,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脱众生之要哇!为什么十方诸佛都伸出广长舌相来赞叹这个法门?赞叹这个法门就是说他在自己的刹土——住持的刹土,都在宣说净土法门,因为这个法门能够表达十方三世诸佛度化众生的畅佛本怀的最本质的功能作用,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悠悠凡夫都可以共同平等修行的奇妙之法,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大平等的法门。虽然等觉菩萨修行,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吃亏;我们这些愚夫愚妇修行,也能到达跟圣贤共处一处的利益,有仰攀之意。有这样的一个不共的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很多的大乘经典都在开显这个净土法门的心要,西天、东土历代祖师都在仰遵佛陀的教示,共同修行这个念佛往生一法,所以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同归此法界,它是万善同归的大法门、普纳的一个法门、普门法门。所以这里把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要透过跟通途自力法门的比较,就更显出它的胜异方便。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杭州净慈寺
答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他首先提出的一个怀疑就是:当处寂光,不需以生灭心作取舍。这样他就说:“我常常听闻到,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就是指法身啰。“法身佛遍一切处,毗卢遮那所在的地方就叫常寂光。”这个常、寂、光,代表涅槃的三德,“常”是涅槃的这种不生不灭,就是——一个是法身德,“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这是涅槃三德。“然后只要证到法身,当下就是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又何必以生灭心,来舍东方的娑婆取西方的净土呢?舍东取西,这是取舍,取舍都是轮回之业,它能得什么呢?”这个说法自古以来都有,现在有人高谈这个——谈玄说妙,也常常会把这个说出来:这个当下就是常寂光,还求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啊?
好,对这个谬见论主是这样来加以驳正的:这就是叫执理废修,执着这个理性,而废除事相上的修持。这样的过失,这是很多狂禅啦,狂慧之流常常犯的一个毛病。论主就说,你这个谈玄说妙谈何容易!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做不到——常寂光净土虽然从理上说当下就是。包括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从事相上来说,从我们凡夫的生灭心来说,是在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但是从理体上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处,你只要证到念佛三昧,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但是你要真正现量地证到常寂光净土在当处,这一定要智断究竟。智断究竟是什么?不是你理上说说的,一定要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乃至最后一分生相无明断尽,到了妙觉的程度,就圆满证到了毗卢遮那的法身,你才能彻底现量亲证受用。在这个过程当中,藏、通、别、圆——在四教中圆教的修证果位,你再破一品无明证到十住,进一步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共破四十一个无明,这还属于分证。所以天台讲“六即佛”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就是让我们要知道它是有次第的,虽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你不能说你当下就是佛。你有佛性是理上有这个佛性,但一定要去经过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的过程,最后到究竟即佛的结果。所以,你说你当处即是常寂光,一定要到了究竟即佛的这个程度——圆证,你才有资格说当处便是寂光。如果你的烦恼一品都没有断,还在说这个大话,就是叫“说食数宝”。就是一个很饥饿的人,就好像我们在59年、60年、61年三年自然灾害,都没有饭吃的时候,你还天天想:“我像皇帝一样地有几十道菜、几百道菜。”你说了很多菜谱,你还解决不了你的饥饿问题呀。这个“数宝”:有个穷人捡到一个富人家的账户,一看,仓库里面有多少黄金,有多少衣服什么,你数的是别人宝啊,你根本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呀。都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亲证哪,所以说食数宝“不免饥寒而死”,腊月三十到来,还是要轮回不休。所以这个讲大话的人,他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的。“口口说空,步步行有”,现在还有这样的一些习气的人。这是第一个质疑。
第二个,这个上座比丘就说——这就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事情,也常常说——他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宗门常谈,不应有错。”对这两句话呀,也要注意,这个“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没有错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心”是指什么心?我们看这个是真心还是妄心。这个“心”,在佛典当中常常有这个字,但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表明我们的肉团心,有的是表明我们的攀缘的心,有的是表明我们的妙明觉心。这个净土是由我们的妙明觉心里面显现出来的,这个娑婆世界三界也是唯心显现的,是我们污秽的心显现的污秽的刹土。所以这个讲“唯心”,我们现在念念都不是清净心,也是显现不了净土的,说清净心唯有佛一人,等觉以下的心都不是很清净的,你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呢。那“自性弥陀”,自性就是我们的自性的实相——无量光、无量寿,所显现的阿弥陀佛。所以论主讲,这个宗门,就是禅宗的大德常常说,他是专门指向那个理性——理体——理体自性,不是谈事相上的修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宗门它都要指归向上——向上本分,先让学人识得这个本具的理体佛性。这个理体佛性是清净的、不染一尘的、无依的,这样的一个清静的理体佛性,里面跟因果跟修证,跟凡跟圣都没有关系的。佛也没有,众生也没有,凡圣的对待都没有,因为这个清净的理体是离开能、所主客体的对待。所以宗门为什么要扫荡?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没有圣、凡的区别,它都要回归到那个不二的理体。所以宗门它是这个风格——无住、无念、无相,先要让大家理解这样的一个理性,然后你悟证了这个不生灭的因——这个理体,再由这个理体来起事相上的修因证果。这就是理要顿悟,事要渐修,由这个修因证果才超凡入圣,这是宗门的这样子。
好,上座的这个错误,就在于把这个理和事给它混淆了,这样知见就颠倒了。这个理上的圆融不二,并不妨碍事相上的修因证果。如果像上座师所说的,舍东取西为生灭,那实际上你执东废西也是断灭呀,断灭也是邪见啦。而且没有成佛之前,所有的行人离不开取舍。你就是说“我不要取舍”,实际上,你还是取了一个“不要”、“离开”,你还是没有离开这样的一个取舍的过程。这个取舍对于行人来说,要是善的取舍,叫做“择善而固执之”。就好像一个种子,当这个种子长出芽的时候,它就舍去了那个种子——那个芽出来了,那个芽长出了杆子了,哎,杆子出来了就舍那个芽了,杆子长出来——长出那个枝——长出那个花,它的全过程都是个取舍的过程。你如果断见惑,你就舍掉了凡夫位落到圣位,你断了一品无明舍“初住”进“二住”,它都是一个取舍。这就是说,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以及到了成佛的位子还要有一百小劫来修相好正因,这个过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断一品惑证一分真,这个全过程都是离不开取舍。所以释迦如来愿一切众生快速证到法身理体以及常寂光净土,才劝勉众生执持名号求生极乐世界,以这个舍秽土取净土的取舍,到了极乐世界才能够证到不取不舍的法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是平等平等。所以这从理和事方面把它阐释清楚,才是破斥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样的理来否定事修的偏颇。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杭州净慈寺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