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译文:有的人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公款,冒领钱财,欺骗上级,自己中饱私囊。
分析
“世间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生时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刻划了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见钱眼不开,手不伸的,是对自己今生后世负责的人。有人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服务于某单位的人说,他单位的各科室因工作范围不同,都有小金库,虽有穷科、富科之分,没有无钱的科室。每科只有二个人,或者三个人,科长不能直接管钱,都是科员管理,科长支配。每次科长变动,科员都把钱装入自己的腰包,一分不往外拿,科长不能因此和科员打仗,又不敢声张,因为此事违法,只能干“吃亏”。每次变动干部最低一万多元,多达数万元进了个人腰包,很是小富了一批人。有人用这笔钱读在职研究生,有人用这笔钱装修房子,有人用这笔钱“买小官”。即使科长不变动,这笔钱也是私分,或用于打点人情。媒体报道的贪官,他们用公款出国、旅游、养女人、赌博、送孩子上学、买私房、创办个人公司等,他们可随意用公车办私事,甚至情人美容、洗澡都用公车接送,变相贪占公款公物,这都是贪冒于财。其实就贪污来说,贪官能贪到手里的钱,也是他命中固有的,如果命中无财,他想贪也贪不到。另一方面,他不采取贪污公款的方式,也会得到钱财。这样做他们即不费心算计,也不用使违法手段,钱物的来路干干净净,不但自己心安,自己的福禄也能享受得更久。如果他懂得布施的道理,主动为自己培福,福禄会越积越厚,子孙也会受福。反过来,如果只是消耗自己的福禄,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还是为后世种下了无穷的祸根。
事例一
郑某在某单位任领导,当时一个企业经过包装上市,发行股票,按规定交到他单位几十万元钱。后来各单位都搞集资建楼,单位职工要求用这笔钱买地,这样等于给大家搞福体利了,职工好集资建楼。谁知这笔钱早在这几年被郑某和他的情妇,也就是单位的会计花光了,他们用于买房,装修和游玩。单位职工知道真情后,舆论大哗。纷纷向上级单位举报,正赶上“三讲”,要群众评议领导,郑某不称职票达到70%以上,被上级免职。虽然被从轻处理,过几年后又到另一个单位工作,但从此断送了仕途前程。原来他工作很出色,上级正准备提拔重用他,经过这一周折,只能任一个副职。
事例二
曲桂在一个二级单位任副职,单位钱不多。他本来是领导,不应该亲自管钱。但因为管钱有“油水”,所以,无论正职如何动员,软硬都用,他就是不交。自己管帐户、管现金。有时趁搞活动之机,他算帐采取加大费用的方法,然后说没有剩钱,把帐弄平,这时总会有数千元,或者上万元进入他的腰包,每年他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收入”。正职怕说出来,有人说他们班子不和,领导印象不好,不敢认真说什么。曲桂确实很实惠,但是他早早患上了肺心病,成年吃药。一个女儿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肯好好工作,花天酒地的生活,任意挥霍。后来干脆给人当起了小姘,出卖自己的肉体,并公开地与包养他的人居住在他父亲单位分的房子内,曲桂深感无颜面,而又无可奈何。
再析
“子孙强似我,留财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财干什么?”这确实是至理名言,如果子孙不肖,留财给他,是留祸于他。他在散荡的过程中,更会造种种恶业,不如少财,他的罪业或者可以轻些。如果子孙贤孝,有福有德,自会白手起家,你留下钱财反而无用。不如廉洁自律,多为子孙积些阴德。古人说:“财从贪得,随有祸来,不害其身,必害子孙。”
事例三
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曾因致力于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建设而在全国享有声誉,被沈阳市民称赞为“政绩市长”。短短3年之后,慕绥新却从权势与威望的巅峰跌落,成为被立案调查的腐败分子,透过他的“政绩”光环,审视他“政绩工程”的背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教训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