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大师的壇经,上次已经讲过了,是佛灭度后唯一能称为经的代表中国佛教的一部经典。
它看上去简单,平实,用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把佛陀的教法展现出来。也是六祖大师对佛法的体证。六祖惠能大师注重于行,经文干净,明了。出世入世不二。
我们现在的人最怕的是形式上的禅,拿懒堕当放下,拿无知当真理,拿倔强当坚持,拿颓废当无求,拿木纳当稳重,所以出现口头禅,不管因缘,不管因果,狂禅!
在读壇经之前先要好好的忏悔,壇经看似简单,但是见地可不是一般的高呀,有句名言叫见地像天空一样高远,行为要像微尘一般落地,因果了了分明。无论我们的智慧、福德都没有我们前辈乃至祖师、菩萨高啊。所以忏悔我们的我慢,我们的无知,忏悔后要发愿。现在的人教理明白,但遇到事情就躲,是因悲心不够,愿力不够,就如好的车子没有油。听法的心不够清静了,没有善根了。所以学习壇经之前一定要忏悔,要发愿。
行由品第一:
壇经开篇介绍六祖至宝林,即今天的南华禅寺,大家向六祖请法,六祖告众曰:善知识!
对所有人的尊称。佛法是要求平等的。真正得道的人对我们的父母、子女、众生都要有感恩之心,平等之心。可见六祖惠能的谦和之心。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这是整个壇经的中心思想。我们的自性本来是觉悟的。学佛不是向外求,每个宗派都有他的系统、次第及依据的经典修行,如大海也是一滴滴海水积聚起来的。禅宗接引众生的法宝就是告诉你,你的本性就是具有佛性,你也可以成佛。
经中介绍惠能大师闻金刚经即开悟,这里面其实讲的是三世因果。对于每个生命无限的轮转,生生不息、投胎怎样找到父母,有业力的驱使。六祖惠能大师在听闻金刚经之前并未读过书,不识字,而听经就能领悟到空性?这就是说六祖惠能大师的意识田中有这个种子。
人的生命儒家认为由子孙传递。他们的意念是未知生何来死。中国人讲当下,看得到的就是事实,看不见的、后面的事回避掉。道教对于生命没有系统的研究,追求长生不老。西方的教派对于生命是由主给予你的,一切由他主宰等等
。文化的不同,对生命的认识就不同。中国还有一个说法,神灭论,人死如灯灭,古印度也有这个说法,还有唯物主义说法。甚至还有理论说人是猴子变的。而佛陀说这个世界是有不同的空间生命的。是由我们的造作的业力的驱驶,成为六道轮转而成的。因此佛教的说法是最圆满的,也是最符合生命及现实理论的。现在也有许多科学家相继证明有不同空间的存在。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能听到经典就开悟也是智慧种子的流转。
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从四祖道信开始依金刚经修持,金纲经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因缘和合,禅宗在讲金刚经时着重讲体认,讲空更多的体证般若智慧。六祖讲金刚经是生动灵活的,不束缚的。六祖告诉你,相信自己,只要明心见性就能成佛!至少种下金刚种子!净土宗是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要依仗阿弥陀佛;大多数的宗派,都是认为修行只能累积资粮。所有的法门就是一种方便法门,要了脱生死,断除烦恼,当然还是要靠自修实证。
禅宗的法门,最终回到生活中,从生活中,从体认中了知自性,否则便是文字禅,口头禅。祖师们熟知世间法,但不执着世间法。
惠能初见五祖,五祖问他来做什么?
惟求作佛。
回答的干净,利落,明了!目标明确,充满力量!
达摩祖师开始至二、三、四、五祖都是心传,五祖弘忍大师公开征偈,意要传祖位给明心见性的人作为六祖的传人,佛教一直都是讲传承、出处。五祖身边有众多弟子,神秀法师是当时的首座师,教授师,可见修为、学识、智慧不一般了,五祖要征偈传位时,才有了神秀作偈后,呈偈时的许多心理活动。五祖征偈,实则是承佛的依法不依人,如果依感情、时间、位置,六祖的位可以直接传于神秀。
禅门修的是见地,实证,五祖见到六祖惠能后,心里是有数的。以神秀大师当时的位置、见地,使得他患得患失。与六祖惠能大师的"惟求作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呢,他呈偈后心中没有底气,说明并没有见性。也可见神秀大师是一个真实的人,内心干净的人,他懂得惭愧。他的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令惹尘埃。是很适合修行人的。也是神秀大师的修行写照。而五祖要的是见地,是传承禅门的祖师,不是修行人的方法。所以五组告诉弟子们,按照此偈修,不堕恶道,有大利益。而五祖对神秀大师说:你未见本性,你这样的见地,无上菩提不可得,无上菩提是当下觉悟到自己的本性。
禅宗的空是毕竟空,干净的空,真实的空。真正的开悟,是谦虚清净慈悲的本质,人有没有善根,主要看品质温良、贤惠、谦卑。从六祖后来与童子的对话,就看得到这种品质。所以修行一定要从做人开始,否则一定是空中花,水中月。
六祖慧能大师听到神秀的偈,当即想要作偈,而童子却说六祖是一个下等人:獦獠,怎能做偈?六祖慧能大师唤童子: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
童子叫六祖惠能为:獦獠,而六祖唤童子:上人!
又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旁有江州别驾张日用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此可见,惠能大师对空性的了解,菩提树本来无常,成住坏空。从修行的过程来看,神秀的偈也并无不对,因此,神秀大师的偈是讲一个出家人要有担当,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否则佛法就会消亡。六祖的偈主要是从自性的角度看缘起性空,空生万法,不是讲什么都没有,要正确的去理解空性,才是真正的智者。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