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五)
在开示了“五阴”、“六入”和“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以后,接下来,关于“十八界”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说道: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还有,阿难,为何说‘六根’、‘六尘’和‘六识’所组成的‘十八界’,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十八界】“六根”、“六尘”和“六识”之合称。
这个“界”是内、外、中间的界限之义,“六根”属于“内六界”,“六尘”属于“外六界”,以根尘为缘所生的“六识”,则属于“中间六界”,合称为“十八界”。
其中,自然分为六组:以“眼界”和“色界”为缘生“眼识界”;以“耳界”和“声界”为缘生“耳识界”;以“鼻界”和“香界”为缘生“鼻识界”;以“舌界”和“味界”为缘生“舌识界”;以“身界”和“触界”为缘生“身识界”;以“意界”和“法界”为缘生“意识界”。
在“十八界”当中,“六根”和“六尘”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前文“十二处”里面已经论证过了,因此,以下主要论证“六识”,即“六识界”,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首先,来看第一组:以“眼界”和“色界”为缘生“眼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这样说道: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眼根’和‘色尘’为助缘,就产生了‘眼识’。”
“那么,这个‘眼识’,到底是因为‘眼根’而产生的,以‘眼界’做为它的‘眼识界’;还是因为‘色尘’而产生的,以‘色界’做为它的‘眼识界’呢?”
所谓的“缘”,就是条件,当“眼根”对应着“色尘”的时候,有了这两个条件,“眼识”自然就产生了。
有人会问了:这不就是“因缘所生”吗?为何世尊最后竟然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呢?
答:无论“眼识”也好,还是其它法相也罢,仅从现象来说,似乎是因缘所生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前文当中,世尊对于阿难尊者的开示:“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因缘也罢,因果也罢,一切建立在因缘果报基础上的生死轮回也罢,其实,都不是了义之说,而是世尊随顺世间法的方便开示。
实际上呢?一切法本自无生,终究无灭。生生灭灭的只是其“假象”而已,不生不灭的才是其本来。
关于“眼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眼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世尊分三种情况予以论证:第一种,是否缘于“眼根”所生,以“眼界”作为“眼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色尘”所生,以“色界”作为“眼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眼根”和“色尘”共同所生,并形成“眼识界”。
总共只有这三种可能性,先看第一种,是否缘于“眼根”所生,以“眼界”作为“眼识界”: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阿难,如果‘眼识’是因为‘眼根’而产生的,既然没有了‘色尘’和虚空的参予,它也就没有什么好分别的了。纵然有了你的‘眼识’,又有什么用呢?”
“而且,你的‘眼根’之见,没有青、黄、赤、白等各种颜色,它根本无法表示,就算是它产生了你的‘眼识界’,又从什么地方来确立界限呢?”
这就证明,第一种情形,“眼识”缘于“眼根”所生,并以“眼界”作为“眼识界”,不能成立。
再来看第二种可能性,看它是否缘于“色尘”所生,并以“色界”作为“眼识界”。世尊继续说道: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如果‘眼识’是因为‘色尘’而产生的,以‘色界’为‘眼识界’的话。那么,当你面对虚空,没有任何‘色尘’的时候,你的‘眼识’就应当消灭了。可你为何还能够识别,知道所面对的是虚空呢?”
“当‘色尘’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眼识’也能够识别出‘色尘’形相的迁流变化,这恰恰证明,你的‘眼识’不曾随着色相而迁流变化。那么,一个变化,一个不变化,这个‘眼识界’应该随着哪个来确立呢?”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当“色尘”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眼识”也能够识别出“色尘”形相的迁流变化,这恰恰证明,你的“眼识”不曾随着色相而迁流变化。
这显示出世尊,以及古代印度人非常严密的思维逻辑。因为,假如“眼识”是由“色尘”产生的,当“色尘”变化的时候,“眼识”也就应当随着“色尘”变化才对。这样一来,“眼识”反而无法觉察出色相之迁流变化了。
可事实呢,并非如此,咱的“眼识”随时都可以觉察到“色尘”的变化。这就说明,咱的“眼识”,并不是“色尘”产生的,它不随“色尘”变化,其“识性”本来如此。
【界从何立】那么,一个变化,一个不变化,这个“眼识界”应该随着哪个来确立呢?
此时,“色尘”在变化,而“眼识”之“识性”不变化,可前提又说“眼识”是由“色尘”产生的。那么,“眼识界”应该随着那个来确立呢?
——这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接下来,世尊继续对此详加论证: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如果‘眼识界’随着变化的‘色尘’而确立,那它就会一同变化,所谓的‘眼识界’将会从属于‘色尘’,而没有了独立界相。”
“如果‘眼识界随着不变的‘眼识’来确立,那它就应当是恒常不变的。既然说‘眼识’是从‘色尘’而产生的,同时又是恒常不变的,那么,它就应当从属于‘色尘’的特性,而无法识别出虚空在哪里了。”
这两个推论都是荒谬的,也就反证出,第二种情形,说“眼识”产生于“色尘”,并以“色界”作为“眼识界”,不能成立。
那么,第三种情形,“眼识”是否缘于“眼根”和“色尘”共同所生,并形成“眼识界”呢?请看世尊的论证: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如果兼具了上面两种情况,说‘眼识’是由‘眼根’和‘色尘’共同产生的。那么,如果是‘眼根’与‘色尘’相结合而生‘眼识’的话,它俩当中夹着眼识,中间就会出现距离和缝隙。”
“如果是‘眼根’与‘色尘’分离而生‘眼识’的话,这个‘眼识’就会变成一半儿随着‘眼根’而有知,另一半儿随着‘色尘’而无知的混合体。”
“于是,‘眼识界’的体性,要么因为它俩结合而夹杂,要么因为它俩分离而混乱,怎么能够成为‘十八界’当中独立的一界呢?”
于是论证出,第三种情形,“眼识”由“眼根”和“色尘”共同产生,并形成“眼识界”,也是不成立的。
以上论证过程,让人想起了龙树菩萨《中观论》当中的开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它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大家可以对照参考。
综上所述,“眼识”不是“眼根”所生,不是“色尘”所生,也不是“眼根”和“色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眼识”也不可能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眼识”自动就会出现各种景象,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论述。
同时,“眼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种种识别作用。因此,“眼识”和前面“十二处”当中的“眼根”及“色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眼根’和‘色尘’为助缘,产生了‘眼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眼界’与‘色界’,以及‘眼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色界三】其中这个“色界”是“色识界”之简称,也就是“眼识界”的别名。
下面,在“十八界”当中,接着看第二组:以“耳界”和“声界”为缘生“耳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耳根’和‘声尘’为助缘,就产生了‘耳识’。”
“那么,这个‘耳识’,到底是因为‘耳根’所产生的,以‘耳界做为它的‘耳识界’;还是因为‘声尘’所产生的,以‘声界’做为它的‘耳识界’呢?”
关于“耳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耳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也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否缘于“耳根”所生,以“耳界”作为“耳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声尘”所生,以“声界”作为“耳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耳根”和“声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耳识界”。
首先,来看看第一种情形,“耳识”是否缘于“耳根”所生,并以“耳界”作为“耳识界”。世尊说道: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阿难,如果‘耳识’只是因为‘耳根’而产生的,那么,既然没有了动、静两种‘声尘’的参予,这个‘耳根’就无法形成听觉。一旦没有了听觉,‘闻知’尚且无法形成,那个‘耳识’又能是什么样子呢?”
——所谓的“耳识”,是建立在“听闻”基础上的“了别”,也叫做“闻知”。如果没有了“声尘”的参予,“听闻”就无法形成,“闻知”也不存在,“耳识”更是子虚乌有了。
这就论证出,说“耳识”单由“耳根”所生,无关于动、静“声尘”,不能成立。
另外,接着再来看看,以“耳界”作为“耳识界”是否成立。世尊继续说道: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如果把‘耳根’当中那个没有动静‘声尘’的听闻,叫做‘耳识’的话,其实,这个听闻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它没有听闻的对象。”
“怎么能够把这个耳朵形状的,一片肉色的‘触尘’,叫做‘耳识界’呢?那么,除此之外,这个‘耳识界’又能从哪里确立呢?”
【杂色】非红、黄、蓝、白等等纯色,而是多种纯色混杂以后的颜色,通常不再鲜艳,比较朴素,也叫做“坏色”。在这里,指的是人体的“肉色”,一般由红、黄、白等纯色混杂而成。
当没有了动静“声尘”的时候,“听闻”就无法形成,此时,咱这肉色的耳朵,即“耳根”,它其实属于“触尘”,不可能成为“耳识界”之所在。可是,既然说“耳识”是由“耳根”所产生,除了它之外,还能从哪里确立“耳识界”呢?
因此,第一种可能性,说“耳识”缘于“耳根”所生,以“耳界”作为“耳识界”,不能成立。
其次,再来看看第二种情形,“耳识”是否缘于“声尘”所生,并以“声界”作为“耳识界”。世尊说道: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
“如果说‘耳识’缘于‘声尘’而产生,那么,‘耳识’既然因为‘声尘’而有,就和听闻没有关系了。一旦没有了听闻的参予,也就失去了‘声尘’动静之相的所在。”
“如果说‘耳识’确实是从‘声尘’产生的,也认可声音是因为听闻才有了‘声尘’的动静之相。那么,你就应当能够听闻到你的‘耳识’才对。”
其中的逻辑很严密。确实,“声尘”的动静之相,必须借助于“听闻”才能够观察到。既然说“耳识”单由“声尘”所产生,那么,“耳识”也就具备了“声尘”的属性。于是,咱的耳朵,就应该能够听闻到“耳识”,这才对。
到底能否听到呢?请看世尊进一步的论述:
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如果不能听闻到‘耳识’的话,就说明‘耳识’不在‘声界’当中,‘耳识界’就失去了所在;如果能够听闻到‘耳识’的话,这个‘耳识’就和‘声尘’一样了。”
“那么,既然‘耳识’已经被听闻了,请问,由谁来知道‘耳识’被听闻了呢?假如没有谁能够知道的话,你阿难就和无知的草木一样了。”
——假如不能听闻到“耳识”,那么,以“声界”作为“耳识界”就将会无法成立;假如能听闻到“耳识”,“耳识”就成了被听闻对象,那么,它的“识别”功能由谁来实现呢?
这里需要注意,“耳识”不可以既是“被听闻的对象”,又是能“识别”的主人。因为,这两者是“对立面”,一个是“所知”,一个是“能知”,不可以混淆。
——当然,依据教法,到了将来,咱大家证法身的时候,会做到“能所一如”,彻底超越心和境界的对立。那是后话,如今咱还做不到。
通过世尊如此精确的论证,大家可以看到,无论“耳识”能否被听闻,从中都将得出荒谬的结论。这就说明,“耳识”产生于“声尘”,并以“声界”作为“耳识界”,不能成立。
最后,再来看看第三种可能性,“耳识”是否缘于“耳根”和“声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耳识界”。世尊说道: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也不应当是‘声尘’和‘耳根’之听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中间区域,并成为‘耳识界’。因为,‘声尘’和‘耳根’一旦发生混杂,当中的界限就没有了具体位置,那么,内里的‘耳界’和外面的‘声界’,将从哪里划分成立呢?”
一旦形成这个混杂的“中界”,即中间区域,那么,有知觉的“耳根”,和无知觉的“声尘”也就混淆了,根本没有了确定界限。那么,“耳界”、“声界”与“耳识界”三者,也就无法区分了。
这就证明,第三种情形,说“耳识”缘于“耳根”和“声尘”共同所生,并形成“耳识界”。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耳识”不是“耳根”所生,不是“声尘”所生,也不是“耳根”和“声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耳识”也不可能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耳识”自动就会现出各种音乐,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论述。
同时,“耳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种种识别作用。因此,“耳识”和前面“十二处”当中的“耳根”及“声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耳根’和‘声尘’为助缘,产生了‘耳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耳界’与‘声界’,以及‘耳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声界三】这个“声界”是“声识界”的简称,也是“耳识界”之别名。
下面,在“十八界”当中,接着看第三组:以“鼻界”和“香界”为缘生“鼻识界”,这三者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以‘鼻根’和‘香尘’为助缘,就产生了‘鼻识’。”
“那么,这个‘鼻识’,到底是因为‘鼻根’而产生的,以‘鼻界’做为它的‘鼻识界’;还是因为‘香尘’而产生的,以‘香界’做为它的‘鼻识界’呢?”
关于“鼻识”的非生灭性,就是说,为何“鼻识”不属于因缘所生,也存在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否缘于“鼻根”所生,以“鼻界”作为“鼻识界”;第二种,是否缘于“香尘”所生,以“香界”作为“鼻识界”;第三种,是否缘于“鼻根”和“香尘”共同所生,并形成“鼻识界”。
首先,来看看第一种,“鼻识”是否缘于“鼻根”所生,并以“鼻界”作为“鼻识界”。世尊说道: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阿难,如果说‘鼻识’是因为‘鼻根’而产生的,那么,在你的心里,把什么叫做‘鼻根’呢?你到底是把双爪形的那团肉叫做‘鼻根’,还是把呼吸动摇当中的那个嗅知性叫做‘鼻根’呢?”
既然说“鼻识”缘于“鼻根”所生,那么,首先应当找到这个“鼻根”,才方便讨论。其中,咱的“鼻子”就是一团肉,它在呼吸当中有“嗅知”的性能,那么,哪个才是所谓的“鼻根”呢?
通常说来,这两者都叫做“鼻根”,其中,鼻子这团肉,叫做“浮尘根”;而鼻子的“嗅知性”,叫做“胜义根”。其它五根也是同样的道理。可实际上,无论是“浮尘根”,还是“胜义根”,都并非实有,都了不可得,都无法成为产生“鼻识界”的缘由。
原因何在?下面就是详细论证,世尊说道: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如果把那团肉当做‘鼻根’,可它其实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而身体的知觉性,恰恰是触觉。所以,这团肉应当叫做‘身根’,而不是‘鼻根’;它所觉知的内容,也应当叫做‘触尘’,而不是‘香尘’。”
“这样的话,连‘鼻根’都找不到了,又能从哪里确立‘鼻识界’呢?”
因此,如果把鼻子这团肉,即所谓的“浮尘根”,当做是“鼻根”,并说“鼻识界”由它产生,无法成立。
再来看另一种情形,把鼻子的“嗅知性”,即所谓的“胜义根”,当做是“鼻根”,说“鼻识界”由它产生,是否成立。世尊继续说道: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
“如果把那个‘嗅知性’当做‘鼻根’,那么,在你的心中,把什么叫做‘嗅知性’呢?”
对于“鼻根”之“胜义根”,即“嗅知性”来说,它的来源有三种可能:来自于鼻子这团肉,来自于虚空,或者来自于“香尘”。
下面,世尊一一论证说明:
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如果把鼻子那团肉的知性当做是‘嗅知性’的话,可是,肉的知性,本来就属于‘身根’之‘触觉’,而不是‘鼻根’之‘嗅觉’。”
因此,鼻子这团肉的知性,不可以叫做“嗅知性”。把它当做是“鼻根”之“胜义根”,不能成立。
再来看其它两种情形: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如果把虚空当做‘嗅知性’之来源的话,那么,既然虚空自身已经具备了知觉,你的鼻子还有全身的肉反而应当没有知觉了。”
“这样的话,虚空才应该是你,你的身体却失去了知觉,那么,如今的阿难,就应当不存在了。”
这是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反证出,“嗅知性”来自于虚空,根本不成立。
再看最后一种情形,世尊说道: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如果把‘香尘’当做‘嗅知性’的来源,知觉既然已经属于‘香尘’自身,那与你还有什么关系呢?”
——这也同样荒谬,从而反证出,说“嗅知性”来自于“香尘”,不能成立。
这样的话,“鼻根”之“胜义根”,也就是这个‘嗅知性’,它既不来自于鼻子的肉,也不来自于虚空,更不来自于‘香尘’,它就没有了来历,而了不可得。
“鼻根”之“胜义根”尚且了不可得,那么,说“鼻识界”缘于“鼻根”所生,就更加虚妄了。
此外,为了论证充分,世尊还从另外的角度,对于第一种情形,即“鼻识”缘于“鼻根”所生,以“鼻界”作为“鼻识界”,再次进行了破斥。
世尊说道: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如果香、臭的气味以及‘鼻识’,确实产生于你的‘鼻根’,那么,香和臭两种气息,就应当不产生于栴檀木和伊兰了。当没有这两种东西的时候,你嗅一下自己的鼻子,它到底是香还是臭呢?”
“它如果是臭的,就应当嗅不到香气;它如果是香的,就应当嗅不到臭气。”
【伊兰】印度一种臭味极浓的树。
既然香臭气和“鼻识”都来自于“鼻根”,也就是咱的鼻子,可是,一个东西只应当散发出一种气味,不可能一会儿是香的,过了一会儿又是臭的,这不符合生活常识。
因此,世尊继续说道: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如果‘鼻根’对于香气和臭气,都能嗅闻的话,那就说明,你一个人,应该有两个鼻子。要么,面对我询问教法的,就应当有两个阿难,每个阿难有一个鼻子,一个闻香,一个闻臭,到底哪个阿难才是你呢?”
这是荒谬的,也就反证出,“鼻识”缘于“鼻根”所生,不能成立。
接着,在这种情形下,以“鼻界”为“鼻识界”是否成立呢?
世尊继续说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如果说鼻子只有一个,而香、臭气可以被鼻子同时嗅闻,它俩的来源都是鼻子,没有差别。”
“这样的话,香、臭气就混淆在一起了,臭里面有香,香里面有臭,连香、臭两种特性都无法独立存在了,‘鼻识界’又从何处确立呢?”
所谓的“鼻识”,就是用来识别香、臭气之差别的,如今既然连香、臭两种特性都混淆了,“鼻识界”也就无从确立了。
通过以上一系列论证观察,第一种情形,“鼻识”缘于“鼻根”所生,以“鼻界”作为“鼻识界”,不能成立。
其次,来看看第二种情形,“鼻识”是否缘于“香尘”所生,并以“香界”作为“鼻识界”。世尊说道: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
“如果‘鼻识’因为‘香尘’而产生,因为‘香尘’而有‘嗅觉’。这就好比,‘眼识’因为‘眼睛’而有‘视觉’,所以,‘眼识’反而无法看到‘眼睛’。”
“同理,‘鼻识’因为‘香尘’而有的缘故,它就应当无法嗅知‘香尘’之气味了。”
“如果‘鼻识’能够嗅知‘香尘’之气味的话,就说明它不是‘香尘’产生的;如果‘鼻识’无法嗅知香气的话,那它就不能叫做‘鼻识’了。”
毫无疑问,咱的“鼻识”能够嗅知“香尘”的气味。于是,恰恰证明,“鼻识”不是“香尘”产生的。
另外,以“香界”作为“鼻识界”,也同样不成立。关于其中的原因,世尊继续说道: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如果‘鼻识’能够嗅知‘香尘’之气味,可‘香尘’并不因为嗅知而有,它不具有嗅知性,而‘鼻识界’却具有嗅知性,两者属性相反。因此,以‘香界’作为‘鼻识界’,不能成立。”
“反过来,如果‘鼻识’无法嗅知‘香尘’之气味,就说明两者没有关联,那么,‘鼻识界’建立之因,当然也就不来自于‘香界’了。”
总共只有这两种可能性,“香界”却都不能够成为“鼻识界”之来源。
通过上述论证可知,第二种情形,“鼻识”缘于“香尘”所生,并以“香界”作为“鼻识界”,不能成立。
最后,再来看看第三种可能性,“鼻识界”是否缘于“鼻根”和“香尘”共同所生,并在中间形成“鼻识界”。世尊继续说道: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也不应当是‘香尘’和‘鼻根’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中间区域,并成为‘鼻识界’。因为,‘香尘’和‘鼻根’一旦发生混杂,中间的界限就模糊了
。”(经文当中,此段省略,依据“耳识界”之前文,同理补出)
“既然中间没有了确定分界,那么,内界和外界就无法形成。于是,作为‘十八界’当中的一组,内里‘鼻界’对于外面‘香界’之嗅闻性,以及中间所生的‘鼻识界’,三者同属虚妄,了不可得。”
这段经文有省略,可参考前面论述“耳识界”的经文:“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其论证方式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鼻识”不是“鼻根”所生,不是“香尘”所生,也不是“鼻根”和“香尘”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缘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鼻识”也不可能凭空发生,不可能是某种“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则,咱的“鼻识”自动就会现出各种香气,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消失。这,太荒谬了。所以,世尊并未加以论述。
同时,“鼻识”也绝不属于断灭和虚无,它确实有着种种识别作用。因此,“鼻识”和前面“十二处”当中的“鼻根”及“香尘”一样,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对此,世尊小结说: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虽说以‘鼻根’和‘香尘’为助缘,产生了‘鼻识界’,而实际上,这三处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鼻界’与‘香界’,以及‘鼻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及香界三】此处的“香界”指“香识界”,是“鼻识界”之别名。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