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八讲:凡夫以“阿阇世王被救”为例,破执获信

发布时间:2024-07-27 01:19:13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八讲:凡夫以“阿阇世王被救”为例,破执获信

一、凡夫首先要解佛心,佛于罪者是心则偏重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了弘誓大愿,要救度十方众生前往净土,而在十方众生中,佛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经文说得很清楚“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并有《观经》为证。早在佛陀时代,就上演了一出以阿阇世王为代表的五逆恶人被佛救度的事例,阿阇世王因贪嗔心很重,造下了杀父的严重恶果,他虽然做了恶事,但是后来他心生惭愧,并听从了善友(耆婆)的劝导(得救的机缘),向佛求救,最终他选择佛作为了自己最后的依靠,究竟皈依处(内在信心的根没有完全断掉),结果其最终获得了究竟的解脱,这一事例也正是古德破解“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句经文如来真实义的有力证据。

二、凡夫要想疗治心病的根,则首先应选择佛为究竟皈依之处

对照末法时期的我们,烦恼深重的凡夫不也正是现世的阿阇世王吗?未法时期由于我们内在没有信仰(信心),愚痴成了我们的根本,我们时时被强烈贪心、嗔心的烦恼所扰乱,生死的根也没有断掉,那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还有什么未来呢?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究竟的依靠和实质的皈依,那我们选谁作为自己的皈依处呢?阿阇世王获救的重点就是因为有了正确的皈依和依靠,所以说你是善人或是恶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归宿的选择。那念佛的我们,在这一点上跟阿阇世王有了一致性,那就是我们都选择皈依佛法。

三、凡夫只有“闻”佛说法,才能破执疗心

但是在我们皈依了佛法之后,口里虽然念着佛,内心的烦恼并没有真正解决?生死的大事也没有确实着落?那下面我们重点的用心就是要听佛说法,也就是念佛。而念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念佛的心,佛的心是清净、智慧、功德的,我们的心则是贪嗔痴的,所以感召到了很多苦恼。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五浊恶世来救度我们,我们通过听闻释迦牟尼佛说法,选择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要相信佛有不可思议的威德神力,能够把我们从苦恼海中解救出来。

下面我们一起重新回顾一下阿阇世王身心被救的经过,重温佛陀智慧的说法。当阿阇世王了解到自己造下了杀父的五逆罪,这种心行是必堕地狱时心中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而生出后悔之心,在他国中六师都不能疗治的情况下,最后在善友耆婆指引下来到释迦牟尼佛法座前求救。佛先放“月爱三昧”之光疗治好他的身病,但他对造五逆罪定入地狱之事仍然十分执实,佛再针对其心病为其开出一味味法药,破除他的执情,彻底疗治好他的心病。

1、第一味法药——约杀父因缘破执情

佛首先从外缘上入手,指出阿阇世王不正确的因果观念(见地),破除他的邪见,重罪变轻。佛说你认为你「定入地狱」,其实并非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杀父成就有很多因缘,你父亲由于过去世杀了你,在他杀你时,你发了以心口还杀他的恶愿,因为你没有解脱,你这一世来杀他(因果关系);另外你父亲因为供养佛,得到国王的位置,而你为夺国王的位置,才杀你父亲,如果佛不接受你父亲的供养,那么你也就不会有机会杀害你的父亲,如果说有罪的话,那佛也有罪。佛一方面解说因果,另一方面还解说因果中有因缘的力量,任何事情并非独立存在,事情的成立不是你所能主宰,外在的行为主要由因缘的力量所决定。而我们很多人学了佛法看问题,仍然只看因果,不考虑因缘。比如阿阇世杀父一事,我们会认为责任全在他,跟别的没有关系,这种想法就是归因,只归到一点上,这种的想法就不正确;还有人认为,有一个实有的“自我”在自作自受,过去世有一个我,做了坏事,造了恶业,到现世我来承受这恶果,这也不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佛法讲凡事有因必有果,但同时还有因缘的力量在其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只是一个因缘、因果的相续,实质上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从过去延续到现在,所以我们对待一些事情的思考和观察要依佛法的缘起观树立正见,来做正思考,破除心中的邪见,断除烦恼的执情。

2、第二味法药——约造罪心地破执情

接着佛进一步深入,从内在发心入手,进一步破除阿阇世王执情的烦恼。佛说:“大王!众生狂惑,凡有四种:一者贪狂,二者药狂,三者咒狂,四者本业缘狂。大王!我弟子中,有是四狂,虽多作恶,我终不记「是人犯戒」。”佛说如果按照佛的律法,在佛弟子里,如果发了这四种狂,那么即使他做了很多的恶业,佛也不记此人犯戒。就像我们现在的法律,精神病犯罪不承担责任,因为他心身不统一,他所做的行为没有本心主宰。佛又说:“王本贪国,逆害父王,贪狂心与作,云何得罪?大王!如人耽醉,逆害其母,既醒悟已,心生悔恨,当知是业,亦不得报。王今贪醉,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你现在杀了你的父亲是贪狂心发作,你是在提婆达多挑唆下,在狂乱的状态中把你父亲给杀了,就好像人喝醉了一样,这种业并不是你本心所做,因此你为什么会有罪呢?所以我们看待事情的好坏不能以表面现象一概而论,关键是要看其内在的发心。

①以“幻师喻”提醒(阿阇世王)我们

发了狂的人,就像什么一样呢?佛首先打了一个幻师的比喻,“大王!譬如幻师,于四衢道头,作种种男女、象马、璎珞、衣服,愚痴之人谓为真实,有智之人知非真有;杀亦如是,凡夫谓实,诸佛世尊知其非真。”这一比喻是佛说给阿阇世听的,也就是说给像阿阇世一样的我们听的,我们从这一比喻中来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其实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都是我们妄想心幻变的,整个世界也是从妄心中变现出来的,并不真实,但是凡夫在妄想中执着,看个电影也会非常沉迷,哇,演的很好,眼泪哗啦哗啦地流,明明是演戏也当成是真的,在妄想中执着着、痴迷着。

②以“梦欲喻”提醒(阿阇世王)我们

发了狂的人,还像什么一样呢?佛后面又打了一个“梦”的比喻,“大王!如人梦中受五欲药,愚痴之人谓之为实,智者了达知其非真;杀亦如是,凡夫谓实,诸佛世尊知其非真。”佛说阿阇世是在狂心、妄想心的情况下,做了这个杀父的行为,它并不是真正有,就好象在梦中一样。梦最主要的意思是指什么?就是他是假的,并不是真的。那我们关键是要认识到什么?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就好像一场梦,而梦是虚妄的。那么你在这个梦中的善恶就不是最重要的,你在梦里做了好事也罢,坏事也罢,看到天堂也罢,下了地狱也罢,它都是假的。那什么才是最重要?醒过来才最重要,而不是执着于梦里的好坏,更不是在梦中拼命的求取。我们在梦里所求是什么?都是所求如愿,天天幸福安乐。在梦中,不管你是如意,还是不如意,它的本质都是在虚妄之中。在这个世界你所求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整体都是迷妄的,最重要的是你要醒过来,所以我们往生净土就是要醒过来,而不是追求这个世界中的好与坏,这里的好坏终究是梦一场,而我们就是认假作真,整天在贪狂、药狂中做出种种恶业,引来种种痛苦和烦恼,在恶梦中我们就是醒不过来。

③以“谷响喻”提醒(阿阇世王)我们

发了狂的人,还像什么一样呢?佛又打了一个“山谷响声”的比喻,“大王!譬如山谷响声,愚痴之人谓之实声,有智之人知其非真;杀亦如是,凡夫谓实,诸佛世尊知其非真。”发了狂的人所做行为的实质就如同山谷的声音一样,这个声音到底在哪里?你去找,你去抓,抓不来,因为它不是真有。而我们的耳朵、耳根、耳识,通过声波传播振动你的耳膜(科学的解释),你就听到了声音,听到了声音中的种种名词和内容,但是你想抓住声音的实质,它哪有什么实质?其实发了狂的人所做的行为,以及世间事物也都如此,并没有什么你能够真正抓得到的东西。

佛通过这一系列的比喻,就告诉阿阇世王(我们),外在是因缘所生法,每一件事情上你都不能一个人做主,它都是过去和现在的因缘的相续显现,并没有一个真正实体,你的烦恼是出在心上,心出了问题,心发了狂。我们也跟阿阇世一样,心也会发狂,为什么会发狂?我们也搞不清楚,你想了解你的心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你也不能弄明白。阿阇世先前是信有罪,信自己一定要下地狱,他很执实,把它当成真,那我们没有造罪的人,或者没有造这么严重罪的人,我们信的是什么呢?我们其实也是信罪、信福,信自己去修福将来就能得到幸福美好,耽著现世的幻境。佛的这些比喻即是提醒阿阇世,更是提醒我们,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因果业报并不是最后的真实,它只是一个因缘所显的幻境。佛说这些比喻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发起阿阇世信(佛的)心,最终破除他烦恼的执情。而我们信佛,皈依佛,目标就是要往生净土,而在你没有往生净土前,你是被什么所控制着呢?你是被因果业报所控制,而你往生了净土,你就能够于因果业报之中获得解脱,那么你才能真正从这个恶梦中醒来,不然你就一直被妄想执着缠覆在这里,不断地受着因果业报,流浪生死不能解脱。

3、第三味法药——约见解不同破执情

因为阿阇世是做杀业,基于这种情况,所以佛继续说:“大王!杀法、杀业、杀因、杀果、及以解脱,我皆了之,则无有罪;”佛说如果你去找罪,你找不到。“大王!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杀亦如是,虽非有非无,而亦是有。”譬如涅槃(极乐世界),涅槃也就是佛的不可思议境界,极乐净土是极乐无为涅槃界,而涅槃(极乐世界)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但是还是有,杀也是这样子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如此,我们在这个世界造作种种的恶业,也是有,也是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惭愧之人则为「非有」,无惭愧者则为「非无」”。这如何解释呢?比如阿阇世王做了杀业,他有惭愧通过忏悔,通过佛的开示,彻底疗治身心,那么他解脱了,因此杀就没有了,杀是不定的。因此我们不要把所有的事情看成一定,阿阇世杀父的恶业是可以破坏的,一切恶业也都是可以破坏的,实在的有是可以破坏的,但是如果你造了罪业,没有惭愧,那确实就是有,就不能是没有。从阿阇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我们造了恶业,如果你还有信仰,根还没有坏掉,那佛还是可以救你,恶业也可以被破坏,但如果你造了恶,又没有信仰,无惭无愧,那就定受恶业果报。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苦的,而苦和烦恼从哪里来?就是从你作恶中来,从恶业中产生的。所以佛法讲的因果业报,责任是天然责任,不是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责任你必须承担。我们心中的苦恼能说信就有,不信就没有吗?肯定不是。在我们造了恶业的情况下,你要不要受这个果报,如果你无惭无愧,果报定受,而且这个报应还非常厉害,但是你现在遇到了佛法,你选择了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大忏悔,可能你跟别人相比并没有做更多的好事,但是你有惭愧心,那么你就将获得解脱,因此也说恶果没有一定的。极乐世界你相信“有”,发愿往生,随佛的愿力,那么就决定往生,那极乐世界就决定是“有”的,不会“没有”的,但是你不相信、不求往生,对于你来说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有”也就等于“没有”,而实际上它是“有”。

我们这个世界只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显现,一切终究都总归无常,是幻化的,任何东西你都抓不住,从身到心,从善到恶,因缘果报。其实在这个世间最大的真实反而是佛的涅槃,真正“有”的反而是极乐世界。而我们在这个世间天天都在做着恶梦,所以你不如干脆醒过来,往生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里的任何东西由于只是因缘因果的相续显现,所以不是你能求来的,所以你不要在这里求,你要把什么作为第一要务?要把往生净土作为第一要务,不要把在这里的好、坏作为第一要务,这里的若好、若坏终究是一场梦,醒过来就没有了,而且你是一定会醒过来。梦尽管虚妄,不真实,但是这个虚妄不真实并不是啥都没有,他的运作仍有法则,在这个梦中,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的苦恼,只有成佛了,在佛的境界,在极乐净土你才能真正的清醒过来,得到真正的解脱。

四、凡夫“闻”阿阇世发心,则可破除执疑终获无根之信

在佛治好了阿阇世心病后,最后阿阇世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体会,说「世尊!我见世间,从伊兰子生伊兰树,不见伊兰生旃檀树;我今始见从伊兰子生旃檀树。『伊兰子』者,我身是也;『旃檀树』者,即是我心无根信也;『无根』者,我初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这个比喻,伊兰是一个臭树,就是说虽然我的身是臭的、污染的,不净的,但是我的心已经获得了无根信,旃檀树就是我的心,而这个心是无根的,没有根的信,也就是说阿阇世获得信心,信佛的心。净土法门信心为本,心为根本,在外显现上就是一个佛的名号(因缘),真正的念佛必须是信心念佛,心是真实的心,不是口里不停的念就可以了,这个信心是属于“无根”的信心。无根什么意思?无根就是它不攀援于别的东西,并不是说信好,信坏,这个信是从佛的誓愿中来,从佛心的中来,而且我们的信心就是佛的心,不是你自己的信心,也不是你信你做什么事情就一定会得到什么,不是你信其他的任何东西。

这个信心是属于佛的清净之心,佛心是不可思议的。而这个心怎么获得?就是通过佛的立誓发愿获得信心。佛的愿就是信心,佛的愿就体现了他的心,立誓就更是心,石头它是不会立的誓。佛在誓愿中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所以念佛一定要注重佛的誓愿,名号就是佛的誓愿,就是佛的心,我们就是从名号上获得往生的信心,获得了信心你就获得了往生,那么你就获得了无根信。阿阇世做了严重的五逆罪,他在佛的开发之下,都能破坏他的烦恼恶心,获得信心,所以我们要想破除烦恼恶心,就是要获得信心,这个才是最根本的,我们一定要以信心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外在的因缘,就好比你有了父母,可以去投生了,“信心”业识就好比住胎,你成就信心就是你已经投了胎,住在母亲的胎宫里面了,但不是说你遇到了名号就可以了,你没有信心,你就还没有住在这里,你有了信心,你就一定会出在净土的莲花中化生出来了,所以信心才是结果。信心是法藏菩萨(阿弥陀佛)要给我们的真实利益,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信心难生”,人身难得,你已经得到了,你一旦失去了人身,你要想再得人身,就不容易了,而佛法难闻,你闻到了,你就会产生真正的信心。阿阇世王闻到了佛的真实法义,他就获得了真实的信心,也叫无根信。这个无根信不是信善、信恶,也不是信因、信果,是信佛,信佛的涅槃。所以阿阇世自己解释“无根”,他说我开始不知恭敬如来,不信法僧,是名无根,就是说我开始不知道如来真实,不懂得恭敬。从阿阇世王的这句提醒中,我们应该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我们真正敬畏的、恭敬的是谁?原本应该就是佛,因为佛是究竟的实相,究竟的真理,我们应该对真理有所恭敬,最应敬畏,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管真理,而真理管你,因果业报生老病死,你不理会他,他理会你,你如果违背他,你就要遭受恶果,所以你必须要恭敬如来真理实相。佛不仅是究竟的真理,是应该恭敬的,他还是这个世间最珍贵的,极乐净土也就是究竟的真理,所以也是最珍贵的。而这个道理有几个人能懂得呢?世间人不懂得佛法,也不懂得亲近善知识,不知道佛法僧三宝的珍贵,不知道涅槃(极乐净土)的珍贵,而阿阇世现在懂得了,因为他得到了无根信,而这个无根的信不是从我们世间的因缘里产生的,世间的东西犹如梦中,虚妄不可依止。

所以阿阇世接着发心说,“我若不遇如来世尊,当于无量阿僧衹劫,在大地狱受无量苦;我今见佛,以是见佛所得功德,破坏众生烦恼恶心。”佛说:阿阇世王若不随顺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无量劫没有解脱),那么他现在遇到了佛,从根本上得到了救治,从自己的生死烦恼中得到了解脱。阿阇世能得到救治,那我们跟阿阇世一样的人也就都能得到救治,所以你不要对佛没有信心,你坏还坏不过阿阇世,你烦恼再大,也大不过五逆的烦恼,作为在五欲中追求的凡夫来说,妄想、烦恼很难避免,要想彻底破除烦恼,唯一的途陉就是获得信心。只要你建立了对佛法的信心,那么一切烦恼就都会转化,“烦恼冰解成功德水”,如果你有了信心,“譬如日光覆云雾,云雾之下明无暗”,那么这些烦恼问题就好像乌云一样遮不住太阳,所以我们的重点在于真正的皈依佛,在于对佛的信心,对佛的信心不是对善对恶的信心,而是对佛的誓愿(本愿)的信心,是对佛的名号的信心,而名号就是佛本愿力对你的召唤,净土对你的召唤。

其实信心就是究竟的佛性

。什么是“善”呢?佛性才是真正的“善”,最初的“善”,最究竟的“善”。念佛也就是念佛性,念“善”,其他的都不是真正的“善”,佛性才是最究竟的“善”,最真实的“善”,所以你要信这个“善”,这个“善”是最根本的。佛性是清净的,阿弥陀佛是清净的、平等的、正觉的,这都是佛性功德,你皈依的、依靠的就是这些。你念佛就是念佛在清净、平等、正觉的基础上发愿,你皈依他的愿,那么你就可以一定得到往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净化你的业障,摧毁你的恶心。佛是做什么的?佛是来杀贼的,杀你的烦恼贼。我们身心里面有烦恼贼,却不认识,自己当然杀不了,而佛用他的无量光帮你杀掉这个贼,所以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要信他的光明,信他光明中有力量,信他光明中化现出智慧的力量能够灭除你的烦恼之贼。这个烦恼之贼长久伴随着你,曾给你带来无穷的苦痛,而佛早就看到你自己是没有能力断除的,所以他就发愿立誓成就名号,目的就是要帮助凡夫的你连根剿除掉烦恼的根,你一旦往生净土,那你的苦根将被连根拔掉,你的烦恼之贼将被全部击退。

这才是一场实质的战争,我们(凡小)一直以来被生、老、病、死、怨憎恚、爱别离种种苦所缠覆,这些种种的苦像汹涌的波涛一样一次一次地冲击着我们的心,一次一次地将我们的心冲垮,因为我们不认识心中的佛性,我们也不相信有佛性,在我们一次次品尝受着苦果的同时,佛全都看见了,佛全部了知了,佛心偏重于我们这些病子(凡小),并为我们专门发下了十八愿,要以名号来救度我们,而我们现在遇到了佛为我们立下的誓愿,遇到了佛为我们成就的名号,西方极乐世界在召唤着我们,它就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追随它加入到光明的队伍,让佛法剿灭我们看不到的却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业力。所以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怀疑之心,由于怀疑而不信佛,由于不信而产生诽谤正法,接着就鼓动起你的贪、嗔、痴、五恶,所以灭除烦恼,信(佛)心是最根本的。所以你不要问念佛多还是少?做的其他事情是好还是坏?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信不信有极乐净土?信不信有佛的誓愿?你有没有往生净土的信心?没有这个,其他的全部都没用,你若好、若坏那些都不是成果。只有你得到了信心,像阿阇世这样,那么这才是真正的信心,获得了信心就真正的皈依了三宝,皈依了三宝就破坏了他对三宝的怀疑之心,破坏了他的烦恼恶心。

他能够破坏自己的烦恼恶心,也就能够破坏其他人的烦恼恶心。那么他就成什么?他就是菩萨了。所以阿阇世接着发心说,「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苦恼,不以为苦。」我要是能够破坏众人的恶心,那么使我常住地狱受苦,我也不以为苦。阿阇世王以自己的例子,就能够救度很多的众生,其实救度当然是佛来救度的,但要是没有阿阇世来配合,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也能被救度。阿阇世被救度了以后,他就深信其他的跟他一样的众生也是可以被救度的,恶心也是可以破坏的。所以阿阇世王后来成佛教的一个大护法,实际上他这时候就是佛法僧三宝之一,因为他有了信心,他皈依了佛,皈依了法,佛是他的真正的老师,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皈依,心变成了旃檀树。

你怎么样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获得了真正的信心,那么你就能够破坏其他众生的恶心,你就能够结束别人的生死轮回,这个才是真正的力量。念佛就是要这样去念,佛的功德就能够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能够让其往生净土,而不在于现世梦中的若好若坏。所以我们学习本愿,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是最根本的愿,阿阇世王的例子就是我们得救的一个过程。所以也希望我们都通过佛的名号获得无根信。像阿阇世一样得到大庆喜。

录音:白莲花 整理:随顺 编辑:真惠 审核:纯祥法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