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后无所不为
之前,我跟大家说过出家,每个人都要出家。我们人如果出家了,就会真正快乐了。如果不出家,就永远没有快乐。但出家的意义不是说,把头发一剃,跟我一样,住到庙里去,就叫出家,不是这样的。那大家都还记着出家是要出哪些家了没?对,主要是出世俗之家,出烦恼之家,出三界之家。
之所以说出世俗之家,是因为世俗社会都是相互攀比,都是很虚假地生活着的,那我们从这里边走出来,就是不再跟别人去攀比什么。在世俗社会里面,穿衣服不是为自己穿的,是为了别人穿的;买房子不是为了给自己住的,是因为别人拥有了,所以,我也要拥有。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而是一个面子、虚荣的需要。世俗社会里的人,都是这样的。学佛的人,佛的弟子,要出世俗之家,就是要从这些虚假当中走出来,不再跟这些人一样。走出来后,我们该买房子还买房子,该买衣服还买衣服,但是,买衣服只是为了自己穿,因为我们真正明白了穿衣的目的。买房子是为了住的,而不会再为了面子,去计较大和小的问题。真正的出家,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经中我们已经讲过的几章,都是针对出家人说的。这整本《四十二章经》,都是因为出家人向佛提出了一些问题,佛给他们开示时说的。但这并不是说,这本经就只是针对的出家人的。大家要明白,出家人不光是像我这种已经出了家、受了戒的人,你们在家的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出家的,所以,我把这本经拿出来给大家讲,目的是希望大家从中获益,明白真正的出家是什么意思。
几个常见概念
但这里边有几个名词,有一些常识性的概念,希望大家认识一下。比如第一章里说到的沙门、僧、出家,还有大家熟悉的和尚、尼姑,这些名词,都和出家人有关,今天给大家专门介绍一下。
首先是僧。一般人现在见了出家人,如果礼貌一点,就会说这个僧人。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僧”不是指一个人。佛教里有三宝,就是佛、法、僧,我们常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些人皈依过哪个师父,也叫皈依三宝。大家要记住,一个出家人不能称为僧,这是常规性的知识。僧其实是“僧团”的简称,中国人好简,就把“团”字省略掉了。而僧团,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出家人,才能称为僧团。僧跟众,其实是一回事,三个人,才称为众,所以,三个出家人才能够称为僧。比如光是我一个人,就不能称为僧。
出家与沙门:出家这个名词,是在中国形成的,而沙门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但它们要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出家沙门其实是一种重复。沙门是梵文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说,出家修道的这些人,每天是专门干修戒定慧,然后息灭贪嗔痴这些事的。不过,在印度,沙门是对所有修道人的统称,不是光指佛的弟子。印度这个国家的很多人,都热衷于修道,凡是离开家庭,去寻找道、去修道的人,都统成为沙门。但在中国,沙门就是佛教出家人的一个代名词,像弘一大师写书法作品时,落款处就总爱签署“沙门弘一”,不过,这种用法不是很广泛。
比丘:出过家、受过戒的男众,称为比丘。出过家、受过大戒的女众,称为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是佛弟子的专用称呼,一个单独的出家男众,就可以称为比丘,一个单独的出家女众,可以称为比丘尼。
还有沙弥、沙弥尼,分别是指已经出家,但还没有受过戒的男众和女众。对这些,庙里分的很细。对大家来说,见了一般僧人,可以称为出家人。沙门一般是我们出家人自己称呼自己的,如弘一法师自称为沙门弘一,或者沙门某某,这是规范的称法。
和尚:这个名称可不是一般的出家人都能称的。现在的人,见了出家人,就说这个小和尚、那个大和尚的,但其实,真正能称为和尚的人,是没有几个的,一般出家人都是不够格的。和尚这个名称也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教授,是指能够传授一切佛法的尊贵的人。过去,在中国丛林里面,最传统的、最大的寺庙里面,配备完备了,一住几千个人的这种庙,最多也只有两个半和尚。所以,你到哪个庙去,见了师父,如果这样请问:师父,这庙里住了多少个和尚?你如果这样问,那就说明你很外行。一个庙里,不是说住了多少个僧众,就是住了多少个和尚。一个几千人的完整的寺庙,就是两个半和尚,还是最多。
那是哪两个半呢?首先是现任方丈,方丈和尚;还有一个就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和尚;还有一位半个和尚,那就是这个寺庙的首座,就是长老,资格最老的那个。前面两个和尚不在的话,这个首座和尚就要代理表法,来主持大家,给大家讲法,来教化大家。但是,现在,在大家的心目中,和尚这个名称好像有点带贬义了,许多人常说这个和尚怎么怎么,一说和尚,就好像有不恭敬的感觉。其实不是的,和尚是个很高尚的名称。我们出家人,一般表达爱戴和尊敬时,就说某某老和尚,某某和尚。我们说和尚,是表示最高的敬意。
一个美好的东西,传的时间如果久了,往往就会变成不好了。所以,大家现在总以为,说和尚这个名称,是带有贬义的,不尊重人的时候,才说“你这个和尚”。这是世人把它传错了。比如“先生”这个词,见了一个男的,我们就会说某某先生。但在中国古代,先生这两个字是相当于教授啊,是很受人敬仰的人才配使用的,像孔子,孔夫子,才能够被称为先生。但现在,先生却变成了一个礼节性的称呼。
以上这些,是一些常规性的知识,希望大家了解。
《四十二章经》不粗浅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这是第二章的经文。
这段经文是说,像我们这些求佛道者,学佛的这些弟子,要“断欲去爱”,就是断除一切欲望。这里的欲望,是指贪。“断欲去爱”,就是要去除一切贪。去除一切贪以后,我们要识自本源,识自己的心源,明白我们的心性,明心见性。成为佛的弟子,我们就是要明了自己的心性,明白我们的心是怎么回事。那么,如何明白呢?就是“达佛深理”。“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其中的关键,就是无为法。这一章,主要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叫无为法,修无为法怎么修。
这个《四十二章经》,过去许多人都把它当作是小乘的很粗浅的经,其实,这样看是错了。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佛教翻译的第一部经,两位高僧当时在翻译的时候,是把佛的道理综合起来进行整理和翻译的。所以,这本经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你们看,这第二章里面教我们的,其实就是般若系统的一个法门。
无为的后面是无所不为
关于这个无为法,许多人没有真正地认清楚,学佛学了一段时间后,碰到这个,就会产生误解。以为自己不用修不用证,不修不证,就能够了道,就能够成就。所以,就会觉得说,每天诵经拜佛,参禅打坐这些修行方法,都没必要。如果是这样理解“无为”二字,那就是学偏了,是不懂佛的真正的深意。我们学佛,就要“达佛深理”,就是要明白佛教我们的真正的道理在哪里。对于这个“无为法”,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去理解。那么,什么叫“无为”?要明白无为,我们首先就要明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
首先来看什么是无为。经文中,佛是这样给我们解释的:“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你的内心里面对一切事物,都不会贪着。内心里面有所得,才有贪着,才分别。那我们现在对一切事物都不起贪着,不起分别,我们能做到不?现在肯定做不到。可许多人学了佛以后,看见佛说要“无为”,就觉得说,每天诵经拜佛都是多余的,这样理解,显然是错了。佛告诉我们的无为法是说,我们虽然每时每刻都在修,在做,但是,我们的思想应该是清净的,是不起分别的。我们不起分别的心情,但我们依然是在做,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解脱。所以,无为的后面,是要无所不为。真正的无为,就是要无所不为。无所不为,但没有为的心,才能够称为无为。而不是说,自己躲到房间里面,把外面的门一关,什么都不做了,就是无为了。谁如果这样想,那就完全错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是说,对一切景象、对一切存在物,我们的心都不贪着,不贪求。能做到这样,那已经是超脱的人,已经是修成的人了。对于修成的人来说,就不存在修和不修的关系。反过来,当我们还存在修和不修这么一个分别时,当我们还会分别存在的事物时,就说明我们还没有解脱。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还是要该怎么修,就怎么修。只是,在修的过程中,没有急功近利。
现在许多人学佛,也是急功近利的。比如说修念佛法门,一开始念佛,就要求自己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天到晚,光想着怎么样一心不乱,这样,就是属于有所求了。他求什么?求一心不乱。这就错了。心有所求,心就有所得,这样,你就不会圆满。这样做,就不是修无为法,而是修有为法。你明白这个道理后,每天念佛,只是念着,很清净,心里没有想说,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那就对了。你如果天天想着要一心不乱,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妄想,是最大的一个妄想,那你怎么会不乱呢?只会乱。有为法和无为法,就是这么一个分别。当你一边念着佛,一边想着一心不乱,这就称为有为法。当你一边念着佛,心里没有想说,我要一心不乱,你没有这个想法,就称为无为法。
佛的弟子,要修的是无为法。无为法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在做的时候,没有目的,没有贪着,没有功利。但现在许多人学佛,也是功利大得很。只要存在功利心,那都是有为。比如说参禅,那就好好地参我们的禅;诵经,就好好地诵,心很清净,就这样诵着,这样就很好。有为和无为的分别,关键在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记清楚,把有为和无为分清楚了,那接下来,你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在修道的过程中,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内心里面,也不想得个什么,没有这么一个得的想法,不分别、不贪着。然后,外无所求,我们也不去求个什么,比如说我们念佛,只是念着,也不求要得个一心不乱,把这个一心不乱的想法去掉。如果没有去掉这个想法,那我们就没办法达到一心不乱,因为你心里面已经有这个需求存在,所以,就不会清净。
佛教的都是人生最高智慧
然后,要“心不系道。”这里这个“系”,念Ji。“心不系道”是说,虽然我们在做这个事,比如念佛这个法门,但心里不能想说,我在修这个法门。你如果老来分别和执着这个法门,那就不对。心不去分别和执着这个法门后,“亦不结业”,就是亦不去做恶业,也就是不善之业。这样,“无念无做”。这一句是在总结前面的道理,我们对这些法门,没有想法,没有分别,没有贪着,也没有求,无求无得,就能达到“无念无作”。我们要成就最高的法,得最高的道,但我们的脑袋里面,不存在修、证这些概念。有这些个概念,就是分别,就不对。所以,学佛修道,要把修和证的念头也去掉。然后,“不历诸位”。诸位就是修行的次第,修行是一层一层的,逐渐地往上修,但“不历诸位”是说,道虽然有次第,但修行者心里不能有那个层次,这样,他就能达到最高:“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这一段话,许多人学完后就会误解说,修道是要靠顿悟的,因此,就什么都不做了。佛的意思不是这样的。“不历诸位”是说,我们修道,虽然是在逐渐逐渐修的过程中,但我们不能有这么一个过程的想法。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回家爬楼梯,你家如果住在七楼,你要从一楼爬到七楼。那你如果老想着这个楼梯,那你爬到七楼时看看,会觉得很累。但你如果没有在意这些楼梯,也不在意自己爬到了几楼,你就那样从从容容地走着,那你到家后,就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为什么?因为你的思维里面把这个台阶去掉了,没有记住这些台阶的事,所以,当你爬完这些楼梯时,就会觉得很轻松,这是一个秘诀。
所以,我经常说,佛教给我们的,都是人生最高的智慧。我们把这些智慧落实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得到非常有益的帮助。佛的智慧,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生活。
所以,不历诸位,不是说从此不再修行,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修,但不去分别这个过程。就像你回家,必须爬楼梯,除非你家有电梯。你爬楼梯的时候,必须是一级一级地往上爬,但是,你只是爬,不去在意到底爬了几级。你心里面如果去分辨这些楼梯,心里想说,哎呀,要爬到七楼,这么高,得爬多少楼梯呀,那你就会觉得越走越长。可是,如果你把这种想法去掉,不去注意到地爬了几级,也就是“不历诸位”,那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就会爬到了。修行的次第也一样,你心里如果老想:呀,这一层一层的这么多,该修多久才能修成啊!那你就会觉得很难。但你如果什么都不想,那你很快就会达到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想了,执著分别妄想就起来了,障道就产生了,所以,我们要把“想”去掉。这样,就“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大家要记住,理解佛的深意,就要这么来理解。不是回家以后,就不再修了,平常念阿弥陀佛的也不念了,平常诵经参禅打坐的也不做了,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是对所做的这些东西不分别、不执着,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果。这一段经文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
无所得而得
这一段最终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一定是要无所得而得,无得而得,无修而证。这个道理,跟《金刚经》里的道理很像,讲《金刚经》的时候,我也给大家讲过的。
我们做什么事情时,如果是很刻意地要做好,那你记住,你一定不会做好的。比如开车,现在许多人都会开车,刚学车的时候,你上到那个车上,车是车,你是你,你特别想把这个车开好,一心一意想着方向,想着前面的路,可是,你偏偏开不好。为什么?因为你的脑袋里面概念的东西太多了,想要做的太多了,结果,你这车就是开不好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