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1章 寻找佛陀: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冥想:变得单纯而透明

发布时间:2024-05-29 01:19:36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1章 寻找佛陀: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冥想:变得单纯而透明

第11章 寻找佛陀: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面对各种灵性教导与修行,必须保持真正的探索精神。这些教导和修行在我和其他人身上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佛陀的遗言谈到我们必须成为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对灵性追寻者来说,这是个非凡的时代。现代灵性书店堆满了基督教、犹太教、苏菲教派和印度教的神秘修行经典。前几章谈到的灵性云霄飞车和自我的扩展与消融,只是数百种灵性故事中的一小部分, 可是其中有许多是互相矛盾的。我们知道传统佛教中就有非常不同的观点,有的学派通过净化和超常意识状态来追求开悟,有的却认为这种追求本身就会使我们无法在当下真正开悟。许多互相矛盾的观点使我们在灵性生活中进退两难,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呢?

起初,由于对修行的热诚,我们很容易把听到或读到的每个教导都当成福音真理来接受。当我们加入一个团体,跟随一位老师,投入一种训练时,这种态度常变得更加强烈。但是,书籍、地图和信仰的所有教诲,都与智慧和慈悲无关,它们至多只是路标,一只指向月亮的指头,或是过去某个得到真正灵性滋养的人所留下的谈话。要实现灵性修行,必须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自觉的道路,活出灵性的生活。

几年前,麻州有个叫珍的女人,她曾是禅修学生,在极度困惑的情况下来找我。她原本与一位医生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她丈夫曾发作数次忧郁症,在前一年病发时自杀身亡,令她非常悲伤痛苦,对小孩的影响更大。这一家人过去住在阿默斯特市郊区,曾参加当地许多灵性团体,与西藏人和苏菲教徒一同修行。她先生自杀后,整个修行团体帮了他们不少忙。几周以来,这些朋友每天来料理三餐、照顾小孩, 带来安慰与支持,也为这家人和死去的父亲举行许多灵性仪式。

有一天,有个西藏团体的好友非常兴奋地来找珍,说:“我最近一直在西藏式的祷告中观想过去四十天过世的人,昨天晚上看见你丈夫,他现在很好。我看见的影像非常清晰,他进入了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光中,我清楚地感觉到一切都很好。”珍听了受到很大的鼓舞。然而几天后,她在镇上遇见一位参加当地基督教神秘主义团体的朋友,珍曾参加过这个团体的活动。这位朋友激动地告诉她:“他很好,我看见他,我昨晚在祷告中看见了这个深刻的景象,他在天堂里,周围环绕著白光,和其他升天的人在一起。”听到不同的说法,珍感到有些震惊和困惑。

她回家后,决定拜访一位备受敬重的年长老师,他是苏菲教派的大师。她一到那里,还来不及解释自己的困境,大师就对她说:“你知道吗?你丈夫现在很好,他已进人一个子宫,将生为女身,父母住在华盛顿特区。我在禅定中跟随他的意识而得知的。”她在困惑烦乱之中, 想找出哪一个说法才是真的,所以前来见我。

我要她仔细想一想,她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如果把西藏的教诲、苏菲教派的教导、基督教的神秘教义都放在一旁,只看著自己的心与存有,她已经知道且非常确信的是什么,即使耶稣和佛陀都坐在这里说“不,它不是”时,她仍能直视他们的眼睛说:“是的,它是。”我要求她把所有的哲学和信仰、关于过去世和未来世的种种指引都丢到一旁,我提醒她,她所知道的也许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最后,她打破沉默说:“我知道每件事都会改变,如此而已。每一个生命都会死亡,每一个生命都在变化的过程里。”我接著问她,这样是否足够,她能否在这个简单的真理中充实、诚实地生活,而不紧紧抓住必然需要放下的东西。这个简单的认识也许就足以让人活出智慧而属灵的生活。

我要求珍把所有听过的教诲都放在一边,想想自己真正知道的事,这是我们都必须做的工作。我们所知道的常常都很简单,韩国禅宗的崇山大师称之为“不知道的心”,在这种简单之中,我们能了解生活的精神。我们能感觉生在这副身体中的奥秘,在此处参与各种声音与色彩之舞的奥秘。在这种简单中,某种东西会自行更新、自行完成,而且已经真的完成。美丽的东西会在静默中展现自己,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书中谈到,在死亡的时刻会发现这个道理,那些有勇气、有爱心默默坐著陪伴濒死者的人,都知道这一刻并不可怕,也不痛苦,只是身体的功能安详地停止而已。观看一场安详的死亡,会使我们想起观看流星陨落时的安详。

体认每件事都会改变的那一刻,珍再度发现自己的路。宗教和哲学虽然有其价值,但我们能做的,终究是向奥秘敞开,走上心所伴随的道路,不带有空想,也并非没有困难,而是如佛陀一般,在这地球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人性地活著。问自己一些问题是很有用的:我们能直接看见什么、知道什么?这些简单的真理还不够吗?我曾在许多禅修团体提出这个问题,大家通常会回答一些简单的真理,比如“无论我抱持什么观点,我都知道还有其他观点”,“这个世界有黑夜和白天,有光明和黑暗,有快乐和痛苦,它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当我有所执著, 就感到痛苦”或“此生真正带给我快乐的就是爱”。

自由和快乐来自我们深入地知道,即使别人抱持相反的看法也无所谓。只有当我们与自已所了解的真理紧紧相连时,灵性生活才会坚定不移。

现代的情形有点类似古印度的灵性氛围。历史上记载,佛陀时代有许多其他派别的老师、瑜伽行者、贤哲及大师,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灵性修行方法。就像我们这个时代一样,佛陀时代的人在见识这么多大师后,也感到困惑。佛陀一生最有名的教诲之一就是在羯腊摩村的开示。村民在连续接待几位灵性教导互相矛盾的大师后,感到困惑。佛陀抵达当地,听说这件事,他说:

翔腊摩村的村民们,你们或许感到困惑、怀疑,而你们的怀疑是由于不知道该怀疑什么而引起的。你们也无须相信我。如果你们希望了解灵性的真理,就必须以这种方式探索:不要满足于传言或传统,不要满足于传奇或伟大经典上的字句,不要满足于推测或逻辑推理,或是个人所喜恶的观点,或者“这是大师和老师的话”。要往自己里面看,当你发现某些教诲是无益的、应受非难的、智者会谜责的,当你接受之后会受害或感到痛苦,就应该放弃。如果它们造成虚伪和贪婪、导致偷窃或著迷、增加怨恨或妄想,就应该放弃。羯腊摩村的村民们,我再次告诉你们,不要满足于传言、传统或任何教诲。只有当你从内心知道这些东西是有益的、无害的、智者会称赞的,而且接受和实行时会带来幸福和快乐,你们才应该遵行。当它们带来德行、诚实、慈爱、清明、自由时,你就必须遵循它们。

你可以这样想:若有来生,今生的善到来世时的果,也将是善的;若没有来生,就在此时此地体验善的果实。

我们面对各种灵性教导和修行时,必须保持真诚的探索精神:这种教诲和修行对我自己和其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它如何运作?我和它是什么关系?我是否陷入、惧怕或迷失在困惑中?我是否被指引到更仁慈、更了解、更平静、更自由的境界?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们所走的路是否能带领我们达到最高的定境和治愈心灵的创伤。佛陀的遗言告诉我们,要做一盏照亮自己的灯,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真正的路。

灵性修行不可能通过模仿完美的外在形式来达成,这只会使我们“扮演灵性”。虽然我们可能真的被智慧的老师和传统的榜样所启发, 但他们带来的启发也会为我们制造问题:我们只想模仿他们,而不是保持内在的诚实.和真实,我们会在有意无意间学他们走路、言谈、行为的样子。当我们拿自己的形象与开悟老师或佛陀、耶稣、甘地、特蕾莎修女等人的形象比较时,就会造成灵性生活极大的挣扎。我们的心自然会渴望完整、美丽和完美,但我们尝试学习这些大师的言行时, 会把他们的完美形象强加在自己身上,这会让你感到十分沮丧,因为我们并不是他们。

事实上,刚开始时,灵性修行感觉好像会把我们带往相反的方向。当我们觉醒时,更容易看见自己的错误和恐惧、缺陷和自私,而且看得比以前更清楚。这条路上最初的难题包括一些猛烈的觉醒,使我们可能怀疑自已是否走在一条与心相连的道路上,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道路,于是产生怀疑。修行变得不像爱的活动,比较像体力劳动, 而我们抱持的完美形象最后也会离开我们,更让我们对自己和修行感到灰心。我们开始直接面对自己的缺陷时,会尝试寻找另一种修行方式, 想发现更快速的方法,或是决定彻底改变生活:搬家、离婚、加入修行团体。

在最初的沮丧中,我们会怪罪修行方式或周围的人,或是责怪老师。我出家的第一年就发生过这种情形,当时我很勤奋地修行,一段时间后觉得很受挫,我遇到的不安、疑惑、反感和批评的心,对我来说很棘手。我当时住在森林寺院中,接受知名禅修大师的指导,每天除了五小时的禅坐之外,还必须诵经、汲取井水、编绳、参与团体事务,早上还要一起走路去化缘,这一切都被视为禅修的一部分。然而我听说其他寺院的风格是把人关在房间里,每天修行二十小时,在安静、完全不受打扰的环境中修行。我开始觉得如果自己在那种地方修行, 禅修就理所当然会更深入,我就能开悟。

我愈觉得沮丧,就愈觉得寺院很随便,无法促成开悟,就连大师在我心中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他怎能以这种方式经营寺院?他为何不整天禅修,做个好榜样,却整天与僧侣们坐在一起,教导所有前来的村民?所以我去找对质。我恭敬地向他礼敬,说我想去更严格的寺院,因为这里没有足够的禅修时间。“嗯,”他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觉察吗? ”我回答:“是的。”我对他的问题感到震惊,但挫折感实在太强烈,所以我继续说:“此外,僧侣也太懒散,而你也不够沉默,又常常前后矛盾,这似乎不像佛陀的教导。”只有西方人才会说这种话,他大笑著回答:“我不像佛陀,这是件好事。”我有点恼怒地回问:“为什么呢?”他说:“否则你就会一直在自己之外寻找佛陀,而佛陀不假外求!”说完后,他要我回去继续禅修。

佛陀说:“就因为我们一直在自身之外寻找完美,才使我们痛苦。” 这个世界的现象会不断变化,佛陀把世界的循环称为无尽的“轮回”,如果把任何完美的形象放入这个世界,本来就会产生挫折感,因为即使是最完美的一刻或事物,到下一刻也会改变。我们要寻找的不是完美,而是心灵的自由。请再次牢记佛陀的话:“如同大海只有一味,盐的味道;所有真正的教诲也只有一味,就是自由的味道。”

佛教禅宗三祖解释说,当我们“不再对不完美感到焦虑”时,就得到了自由。世界不会根据我们的想法而变得完美。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尝试改变世界,然而自由并非来自改变世界,也不是出于让世界或我们自身变得完美。无论是通过超常意识,还是在团体或日常生活中追寻开悟,只要我们想追求完美,就不可能开悟。既然如此,我们要如何在其中找到佛陀呢

?当我们能诚实而慈悲地看待自己和世界时,佛陀就出现了。在许多灵性传统中,只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答,这个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们回答时,心中会充满各种形象和完美的典范,包括我们想改变的负面形象及某些具有伟大灵性潜力的正面形象,但灵性道路无关乎改变自己,而是要倾听生命的基本法则。

有个关于纳斯鲁丁的现代故事,他是苏菲教派的老师与神圣的愚者。他说自已有次到银行兑现支票,出纳人员请他出示身份证明,纳斯鲁丁从口袋掏出一面小镜子,看著镜中说:“是啊,正是我!”

禅定与灵性修行就像这样,好像看著镜子一般。一开始,我们仍以惯有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依照我们抱持已久的形象和模式说:“这是我。”“我很聪明。”“我很勤劳。”“我很可爱。”“我聪明大方。”“我胆小而羞怯。”“我毫无价值。”然后,我们可能试图修改或重塑自己的形象,但如此机械化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有些人禁欲苦修一年,以为那是真正的道路,隔年又换成歌颂奉献的方式,以为那是真正的道路。亨利.米勒了解僵化的观念有多么荒唐可笑,他说:“我写的关于某人的事,我知道后来也能被我写成完全相反的事。”

我们对自己、对自己的灵性生活、对其他人,在心中抱持什么形象?这些形象和观点真的是我们的吗?这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吗?自由不是出于自我改进、使身体或人格变完美的过程。在灵性生活中,我们必须找出另一种观看方式,而不是以平常的形象、理想和希望来观看。我们要学习以心来看,心的方式是爱;而不是以头脑来看,头脑的方式是比较和解释。这是完全不同的存有方式,使我们超越完美;就好像我们起起落落的灵性修行,都能被佛陀的心容纳。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能包含在我们的修行之中。

在我们每年为期三个月的密集禅修中,有位朋友询问几位成员静坐的情形。“姬儿做得怎么样?”我说:“很好。”“山姆做得如何?” 我说:“很好。”“克劳蒂亚做得怎么样?” “嗯,她曾经历一段难受的时期,但现在很好。"我继续回答有关其他六个人的问题:每个人都做得很好。最后他问道:"你说他们做得好,是什么意思?。我停下来想了一下,然后说:"意思就是他们还没离开。"我们都笑了,但这是很严肃的答案,因为在觉醒的领域中,重要的并不是拥有什么特殊经验, 而是我们是否能将这些经验也放入修行之中,是否能对眼前的一切持续地开放自己,并学习在此处爱人。

从初步的静坐和修行中面临的必要治疗开始,我们渐渐向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领域敞开,可能会出现超常意识状态,也可能没有,但最后会发现我们向来所追寻的就在此处,就在我们安住下来的那一刻, 就在自我的本性中,就是我们的佛性或根本的善。当我们完全活在当下、安住在此刻,就会发现它,但不是寻找一件事物,而是出现一种完整和整合的感觉、力与美的感觉。我们找遍全世界,却发现它就在家门口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学习这种简单。

若想经由控制自己和他人得到力量,就会发现那只是假象,当我们毫不动摇地安住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在深度静默与完整的时刻产生真理和内在固有的力量。我们原本想通过别人或完美的心智状态来追寻美或爱,但这种目标也只有在欲望和渴求停止时,才会自动而完整地出现。这就是向我们的佛性觉醒。

我们寻找的是“我们是谁”,完成修行时,我们会发现要找的答案一直都在眼前。即使是教宗也是如此,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说出这种经验:

我常在夜晚珐来,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决定向教宗报告。然后我完全清联,想起自己就是教宗。

这就是禅修:恢复我们的真实本性,发现无限的平静与安详感, 在生活中找到宽广的心,让自己透明地面对永远闪耀的光。“它并不远,”一位禅宗大师说,“它比近还要更近。”这并非要我们改变什么,而是要我们不去抓取任何事,并打开我们的双眼与心灵。

这听起来也许过于简单,那我们再深入一些,找一个生活中的困境, 看看如何在其中找出我们的佛性。我们将做个简单的冥想,以唤起宇宙的原型、慈悲与智慧的能量,每当我们记得向它们的声音敞开,就会发现这些能量一直在我们体内。你读完这段和接下来的两段文字后, 请闭上双眼,想象自己置身于生活中最大的困境,也许是工作或人际关系的难题。请你回想它、描绘它、想象它、思考它、感觉它,以任何你觉得最容易感受的方法进入它,让自己如实地重新经历那个景象,其中的人、困难的处境以及你对它们的反应。让它达到最糟的地步, 注意你的身体在其中有什么感觉,你如何行动,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然后想象有人敲门,而你必须应门。你暂时离开现场走出去,看见等你的人是佛陀、耶稣、圣母玛丽亚或观世音菩萨。他们来探望你亲切地看著你,问道:“今天不顺心吗?”他们建议:“我们交换位置吧!把你的身体借我,让我向你示范我会如何处理这个情况。你可以隐形在一旁观看。”于是你将身体借给女神、佛陀、耶稣或某位神,然后隐身跟著他们,走进最困扰你的地方。对话和问题仍和之前一样,只要注意他的示范。耶稣、佛陀、玛丽亚或任何一位神如何回应这个处境? 沉默吗?带著什么能量?他们选择说什么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境如何?他们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让他们向你显示他们的方法。他们教导时,请你留在旁边,不要走开。

接著他们会再回到原先遇见你的地方,慈爱地把身体还给你。在他们离开前,会以最具疗愈力量的方式温柔地碰触你,在你耳边低声劝导。仔细听听这些智慧与关爱的由衷之言。尽你所能听他们说话、想象他们、感觉他们,使他们完全符合你明智的生活所需。

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进行引导的冥想,但大多数人都发现经由练习就能想起困境,并以全新的方式来探索和想象。可能需要花一段时间静静地练习,才能得到这种智慧,但也可能很快、很轻易地就能达成。这都没有关系,它就在你里面,等待被发现。

做完这个练习后,问自已一个问题:佛陀、耶稣、玛丽亚或观世音菩萨是从哪里来的?你在这次冥想中学到的超凡智慧、慈悲或任何其他特质,原本就在你里面!它早就在这里了。你不需要去制造或模仿,只要倾听它,在自己里面发现它。那些来自内在灵性人物的劝导往往很简单:“爱每个人。”“记得要温和。”“为自己及真理站稳。”但我们在自己心中听见这些话时,它们就有了新的意义。当我们在最大的困难中,能想到不同的方法来使用身体,描绘或感受其中的力量与智慧、慈悲与清明时,所有问题就会呈现新的意义。

以下是我在团体中带领这种引导式冥想时,学员提出的一些解决方式。有人看见佛陀代替他们面对因计划延误而大发雷霆的老板,佛陀坚定而强壮地站在那里,但仍保持身体柔软,他只说了一句话:“做这些事,你一定感到责任重大。”老板的态度立刻软化,可以心平气和地和职员讨论。还有人前去拜访爱挑剔的双亲,观世音菩萨借用她的身体,并没有与父母争吵,只是坐著陪他们看电视,尽量试著表达爱意。观世音菩萨离开时,在这位充满挫折感的女儿耳边低语:“不要太常回家。”还有位妈妈想到的问题是每天早上被三个要求过多的孩子不断烦扰,觉得没时间留给自己而苦苦挣扎。她遇到的化身是圣母玛丽亚,玛丽亚走进去,坐在地上与孩子们玩耍,设定限制,注意上学时间一到, 就送他们出门,但她满足了他们大部分的需要。她离开时,在忙碌的妈妈耳边说:“多爱他们一些,别太在意家事。”

灵性成就不是来自特殊的秘传知识、研究伟大的经典或有系统地学习伟大的宗教著作,也不是出于控制和权力,它不是用某种特定的方式依附在某些东西上,也不能说什么方式是错的。它与控制他人无关, 甚至与控制自己无关。它源于心中的丰富智慧。

几年前,我在东南亚的森林寺院遇见一位和尚,我们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一颗人造卫星划过星空。他指著它,告诉我那是天空中的新星。我试著对他解释火箭及卫星,令我惊讶的是,他竟质疑地球是圆形的观念,他一直认为地球是平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受过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教育,这种教育背景不足以让他相信地球是圆的, 但许多人却认为他是圣人。他的心充满慈悲与智慧,吸引许多人找他倾诉烦恼,并听取他的劝告。虽然他连地球是圆的都不知道,但他对人性和生活的了解却极为深人而美妙。

在任何环境下,不论是圆或方的任何星球上,都能找到心灵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来自知识、完美的形象,也不是通过比较和评断,而是以智慧的双眼和关爱的心来观看,以慈悲接触世上所有存在的生命。

心灵的智慧就在这里,在现在,在任何片刻。它一直都在这里,只要发现它,永不嫌太迟。我们追寻的完整和自由,就在自己的真实本性中,这是我们的真我。每当我们开始灵性修行,读一本关于灵性的书或思考什么是好好生活,就已经开始了这个真理的历程。这个历程不会停止,这个真理就是生命本身。

让我以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结束这一章。有个年轻人找到尼萨伽达塔住的小公寓,他是我以前在孟买时的印度上师。这位年轻人问他一个灵性上的问题,然后离开。一位定期来学习的学生问道:“那人会怎么样昵?他会得到启示、偏离正路还是继续沉睡?”尼萨伽达塔说:“太迟了!他已经起步了,他来这里询问一个关于自身本性的问题,光是这个事实,就表示他内在知道自已究竟是谁的地方已经开始觉醒。即使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但他已不会回头了。”

冥想:变得单纯而透明

当你深思自已的灵性生活时,问自已:你对生命的真理知道些什么?你真的需要更多知识吗?或是这个简单的根本智慧就已足够?什么原因使你没有活出已知的简单真理?如此做时,你需要放下什么?有什么困惑和恐惧妨碍你的慈悲?想要明智而好好活著,需要什么力量和信任感?你会如何改变生活,让你的身体、心灵、心智对内在的光更无知、更透明?你能想象知道得愈少,愈有智慧吗?

让自已感觉到一种单纯的爱,你可以将它带入每一刻。注意你的灵性生活如何引导你走向这个方向。

PART THREE 扩大修行的范围

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表面上两者互相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