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三)

发布时间:2024-05-16 01:15:28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三)

  2、不忘菩提心之道

  大家知道,要做到最圆满地利益众生,就必须成就佛的智悲力,而要成就佛的智悲力就必须修习菩提心、增长菩提行,因此需要恒不忘失菩提心。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一要成就发心的顺缘——忆念宿命、出家持戒、随有情语言说法、相续调柔勤修六度,二要断除发心违品。下面这组愿就是围绕不忘失菩提心这个核心从多方面祈愿。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这一颂有三项发愿:一、常忆宿命;二、常得出家;三、修持净戒。

  “菩提”指无上正等正觉。“成宿命”,即获得宿命通,对于前世的种种因缘、业行、发愿等都能清晰忆念。

  前二句半祈愿:愿我为求证菩提修行时,无论受生在人天等的哪一趣中,都获得宿命通,能清晰地忆念一切前世之事。以此因缘力,在一切生辗转受生死时,都能忆念居家过患和出家利益,恒时向往出家,如同不动比丘发心:我行一切菩萨行时,乃至未成正觉,唯求获得比丘所依身。

  这是因为在得地前在家过失会障碍菩提心,因此发愿常得出家。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一因缘。寂天菩萨发愿:“我未登地前,愿蒙文殊恩,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入行论》)

  为什么要发不忘宿命常得出家的愿呢?根本愿因是为了不退失菩提心。我们知道,成就菩提需要多生的努力,如果转生死时忘记了宿命,就会迷失宿因,又随迷乱习气耽著生死。这样间断修行,就不能辗转上进。

  比如,沩山禅师曾在灵山会上听佛说法,但后来转生死时做过三世国王,把前世的事都忘记了。又比如,相传唐朝窥基大师转生在大将尉迟恭的家族中,经过投胎,他忘记了自己前世是修道人,作为高官子弟,沉湎在声色中。后来,玄奘大师请唐太宗下诏让他出家,他要求有一车女人、一车酒、一车肉相随,因此叫做“三车和尚”。当他带着三车来到寺院山门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钟鼓声,他才恍然醒悟。从此,舍弃世间,专心修行、弘扬佛法。

  由此可见,为了能生生世世不忘修道、不退菩提心,一定要发不忘宿命、常得出家的誓愿。我们都修过多生多世,常常一世修行,隔世又忘记宿命,又迷失了,所以不知进进退退了多少次。为什么不能持续上进呢?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愿没有发坚固,一经投胎就忘失殆尽。比如今生没有学佛前,所谓出家、修行、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这些能记起多少呢?也许连三宝的名字都不知道,见佛不拜、见僧不敬、见法不求,迷失到了这种地步。所以,发这条愿非常重要。

  怡山禅师《礼佛发愿文》说:“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业纯和,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严护威仪,蜎飞无损,不逢八难,不缺四缘。”按这样发愿也是为了在修行菩提期间能得到圆满所依身,使自己的修行辗转上进不退。所以,大家要常常这样祈愿。

  为什么要发愿常得出家呢?这是因为在家学道障难很多,耽著五欲、琐事缠身,会障碍自己一心投入修持菩提。佛在《心地观经》上这样开示在家和出家的差别:出家菩萨胜过在家菩萨无数倍。为什么呢?因为出家菩萨凭借智慧力仔细观察在家的种种过失,即使在一切住宅中堆满财物也不知足,就好像大海即使容纳一切江河的水也不知足一样。

  佛又说:在家人的内心常常妄想不断,执著外境种种声、色等的虚假法,不能了达真如。在无明愚痴中颠倒昏迷,不停地攀缘境界,心没有一刻安静。由妄想滋生很多贪嗔烦恼,以烦恼驱使造种种业,以业力感召六道果报。这样,以烦恼造业,以业感果,不断轮转,无休无止。出家菩萨通过这样观察而厌离世间,叫做真出家。(注意要体会佛语的深义,就是要领会,不对世间厌离的话,就会落在这样可怕的恶性循环中,数数不断地转生死轮,永无出头之日。菩萨深知这一点,就发起真实的出家心——出离三界之心。)

  佛又说:如果有男子、女人一昼夜中出家受戒,能二百万劫不堕恶道。

  由以上这些原因,为了解脱、成佛、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不忘宿命、常得出家。

  下面讲后十个字“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净戒”指菩萨三聚净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一切普贤行的依处。只有把菩萨戒持得“无垢无破无穿漏”才能圆满普贤行。因此要对此猛利地发愿。

  龙树菩萨在注释中以如意珠的比喻这样显示清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的内涵:

  世间的如意珠自性清净,不沾尘垢,不会失坏,无有过失。(“不失坏”是指由珍重如意珠,置于高幢,善加守护,不令失坏。)它能够满一切心愿,离一切热恼,避一切疾病,息一切横死,作他者利益。

  菩萨三聚净戒就像如意珠,是一种心地珍宝。具体说:

  一、菩萨净戒远离声闻乘的发心过失,其发心是有此则成佛、无此则不成佛的体性,因此戒如意珠的自性是清净的。

  二、菩萨净戒不染客尘——业和烦恼,所以是无垢。

  三、以内心恭敬一切菩萨学处的缘故,不会造作堕罪,因此是不失坏学处(无破)。

  四、菩萨净戒无三种过失——没有对过去法的留恋、对未来法的希求、对现在受用的耽著,因此是无过(无穿漏)。

  五、菩萨净戒能满足一切众生的一切愿,能遣除一切热恼,能成就人天的无量寿[1],一味趣入利他修行。

  以上是发愿一切生中如是的菩萨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乃至获得无上菩提之间,恒时修持。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随顺众生语言说法之愿: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念这一颂时,应当发愿:不论对天、龙、夜叉、鸠槃荼、人与非人等的哪一类众生,我都以他们各自的语言为他们宣说妙法,显示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正道。这是不忘失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我们在发菩提心时发愿要利益天、龙等一切种类的众生。那么怎样来利益他们呢?主要是宣说正法。在宣说正法时,如果不能讲众生各自的语言,怎么能把法传入他心中呢?众生要靠语言来领受法义,为了普遍利益众生,就必须具备随类说法的能力。为此要发起此愿。

  且不说在十方刹海中教化万类有情,单单在这个地球上,语言上有障碍,就不能直接为人讲法,比如只会讲汉语,就无法同外国人沟通,教化众生的事业就只局限在讲汉语的群体中。我们发菩提心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具备随顺有情语言说法的能力。每一尊佛都圆满成就了语功德,能够一音说法令一切众生随类得解。没有这种成就,方便度就没有圆满,也就不能圆满地利他。《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所以,发菩提心的人都要发这条大愿。

  低一点说,我们发愿在人间悉以诸音而说法,就是指不论遇到说哪种语言的人,都能运用他的语言,为他传讲佛法。拓展开来,众生界中,天有多少种语言、龙族有多少种语言、旁生有多少种语言……发愿这一切语言都通达无碍,以一切音任运说法,把佛法传入每类众生的心中。

  总之,发愿有两点:一、精通一切众生语言;二、具备说法的能力,能随顺有情的根机、意乐传讲妙法。

  虽然到九地才获得殊胜的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辨无碍解),但不是说只有到九地才发此愿,而是现在就要开始发愿,播下种子。也许我们的语言能力还不如一般人,说明我们过去世没有好好修习这一愿。未来也不会无因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就要诚恳地发愿,生生世世不懈努力,才有望圆成菩提。

  这样边发愿边祈祷,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比如,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来到中国后,很多人祈请他讲《华严经》。他不通汉语,就一心一意地祈祷。晚上梦见有人一手提剑一手提头走过来,斩了他的头,又安上新头。他醒来就完全通达汉语,后来讲了几十遍《华严经》。

  所以,缘起力不可思议。我们现在殷重发愿,愿力有很大作用。发普贤愿,对我们修菩提道来说,关系深远。现在起就要对普贤行殷重发希愿心,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普贤行愿品》句句是心要,不能轻易忽略过去。如果没有对愿文深深地信解,殷重地发愿,我们的相续也不可能无因无缘就转变。我们过去没有真切地对普贤行发愿心,所以才虚度了无量世,直至如今也没有显发大智慧、大慈悲、大威力,没有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今生再不努力,来生也不会忽然就摇身一变。以这个原因,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讲六度每一度的修行时,都嘱咐要把圣者地菩萨的境界串习为所愿境,这些发愿都在普贤行愿中,可以说,大乘道的心要就是普贤行。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这是发愿生生世世坚持菩提心,勤修清净波罗蜜。其中,勤修六度是指坚持行菩提心。

  愿和行要彼此资助,像车的二轮、鸟的双翼一样,以愿导行、以行填愿。否则,有愿无行是空愿,有行无愿是盲行。所以单有愿心不实行也不能到达佛的果地,以这个原因,大乘道以修持六度为心要,也就是,在发起愿菩提心之后,只有实际行持六度,才能获取坚实,真正行到佛地。

  波罗蜜是到彼岸义。心上,有相是此岸,无相是彼岸;行上,六蔽[2]是此岸,六度是彼岸;果上,生死是此岸,菩提是彼岸,也就是,诸佛从生死的此岸度过生老病死四瀑流而到达菩提彼岸。波罗蜜分六种、十种乃至无数种,一切能趣向佛菩提的修行都是波罗蜜。

  “勤”是指直至成佛之间精勤不息,菩提心月月修、日日修、念念修,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如呼吸一样地运转。就像人不可一日不食,菩萨不可一日不修波罗蜜,学大乘的人要发愿尽未来际修持六度,念念勤修波罗蜜。或者,“勤”是指不断上进,不得少为足,六波罗蜜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长,已增长者令圆满。

  “恒不忘失菩提心”,“恒”是指念念不断,“不忘失”指受持不失。令菩提心念念相续,就是恒不忘失。菩萨忘失菩提心就像人断了命根一样,会中断一切菩萨万行。所以要发愿恒不忘失菩提心,对这条根本愿,要常常祈愿,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就要发愿“恒不忘失菩提心”。

  一切大乘的修行都以菩提心为所依,换句话说,下至施予畜生一抟之食,都要以菩提心摄持,能在做每件善行时履行菩提心誓言,就有所谓的加行发心殊胜。

  “恒不忘失菩提心”是总说,成就宿命、常得出家、修持净戒、勤修六度都是为了恒不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命根,是成就一切佛功德法的种子,所以这一不忘失菩提心的愿是大乘愿的核心。忆念宿命,不忘本愿;常得出家,远离障缘;修持净戒,打牢基础;诸音说法,显扬大乘;勤修六度,真实履践,由此就成就不忘失菩提心的一切顺缘。相反,忘失宿命,戒律有垢、有破、有穿漏,不以诸音说法,六度懈废,则会忘失菩提心。所以以上这一组发愿要逐一发好。能像经中所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就是此愿坚固的表现。

  不调柔的相续摧伏了叫清净。波罗蜜指布施等十度。勤修波罗蜜就是恒时随分随力地勤修,心无疲厌。乃至获得佛果之间,何时也不忘记菩提心。要在这方面祈愿。

  明确地把握愿义非常重要。我们凡夫是靠心缘文句来发愿的,如果愿文的意义含糊不清,那发愿就无法操作。比如这一句,要依愿文的涵义如是祈愿:愿我世世生生无论何时都勤修波罗蜜多,愿我乃至成佛之间何时也不忘失菩提心。这应该是内心最希求的愿望,要有世间人想当明星、想做富豪那样大的热情。

  为什么要发愿恒不忘失菩提心呢?《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我们的心一起念就有取向,发菩提心就把我们的心引向成佛;忘失菩提心,只追求一己解脱或今生来世的世间圆满,那缘起也无误地把我们的心引向二乘、引入生死、引下三涂。所以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蕅益大师说:“若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听经,听经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参禅,参禅亦必悟道;真为生死营福,营福亦必悟道。专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以因地真正故也。若想做律师受戒,想做法师听经,想做宗师参禅,想有权势营福,则受戒、听经、参禅、营福,必皆堕三恶趣。故智者大师云:‘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途因。’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灵峰宗论》)

  从正面说,能恒不忘失菩提心,终将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事。”这是说,菩提心含藏了一切诸佛的功德法,如果修法时让此菩提心出现,则成为一切世间导师。如果归于本源——不向外驰求而返归心源,则是密严国土(极乐世界),初步说,是发菩提心归心极乐,深入说,即心土不二,如果自心能与常寂光土相应,则当下“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道绰大师说:“菩提心者,乃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最后一句意思是:如果能发起菩提心,则破除无始生死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都能在乃至成佛之间无有失坏。《安乐集》)这一品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愿差别”所讲的种种发愿都是趣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关键。以这一愿来说,世俗菩提心具有广大、究竟、长远、普备的德相,随顺法界,所以,不想证入法界则已,想证入就必须发愿“恒不忘失菩提心”。这个“恒”,可以说从胜解行地到成佛之间常不忘失,佛道还有一分没有圆满,就还要求上进;众生还有一个没有度脱,就还要行救度。这个“恒”,又可以说是事事不忘,行任何事都不忘求证菩提救度众生。这是永远不能忘的,需要时时坚固这样的发心。龙树菩萨说:“自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意思是,自己和一切有情欲证得无上菩提,其根本的菩提心应当像须弥山那样坚实稳固。

  南北朝的傅大士,十六岁娶妻生了普建、普成二子。

  二十四岁,与同里人到亭浦捞鱼,捞到后把竹笼沉入水中说:“去者适,止者留(该去的去,要留的留)。”人们都把他看成傻子。

  有一次,他遇到梵僧嵩头陀。嵩头陀对他说:“我们同在毗婆尸佛处发誓,现在兜率天还有衣钵在,哪一天回天宫呢?”然后让他到水边看自己的像,只见大士圆光宝盖。

  傅大士笑言说:“炉韛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铁匠作坊里多的是钝铁,良医门前排满了病人),度生为急,哪能思念天宫之乐呢?”

  嵩头陀手指松山的山顶说:“那里可以居住。”大士就在彼处躬耕为生。

  遇到有人来偷豆麦、瓜果,大士总用竹篮笼子装满了送给他。平常白天干活、夜晚修行,曾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尊佛放光融入身体。

  大士说:“我证得首楞严定,应当施舍田园舍宅,举办无遮大会。”大通三年,大士唱卖妻儿,得到五万钱,营办法会。

  承圣三年,又施舍家产,为了众生供养三宝。大士说偈:“倾舍为群品,奉供天中天,仰祈甘露雨,流澍普无边。”(为了群生倾囊施舍,供奉天中天佛陀。仰祈三宝普降甘露妙雨,利益无边众生。)

  傅大士是弥勒化身,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位居补处,仍然勤修波罗蜜。

  以上三颂半讲了菩提心障碍的对治法。下半颂讲发愿断除菩提心的违品。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这是发愿:愿我能断除障碍菩提心的一切罪垢,愿我成就一切妙行。

  “障垢”指菩提心的违品——烦恼障和所知障。具体有:一、愿菩提心障,即令今生和来世忘失菩提心的障碍——四黑法等;二、行菩提心障,即六度违品——悭吝、毁戒、嗔恚、懈怠、散乱、邪慧和三轮分别。“灭除障垢无有余”,从程度上说,细至种子习气都消尽无余;从种类上说,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

  为什么要灭除障垢尽无余呢?以一个公案来说明:

  古代有个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很长时间,肚量宽、待人厚道,常常劝人放下。

  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自己做到了没有?”

  他说:“我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后来他觉得自己在大众中还是有些不自在,就跑到深山住茅庵。这一回独住孤峰,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真的没烦恼了。

  有一天,他在庵里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地说要到庵里看看。

  有人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又有人说:“既然是修行人,念头是不会动的。”后来牧童都进去,老修行坐在蒲团上,没有理他们。他们找吃找喝闹个不停。老修行没有任何动静,牧童摇他也不动,摸他的身体还有暖气。

  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了根草挑他的腿,他不动;挑他的手,也不动;挑肚子也不动,挑耳朵也不动,最后挑他的鼻孔,老修行终于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大骂道:“打死你们这帮小杂种。”

  这时观音菩萨在空中现身,对他说:“你三十年前断了无明,今天还放不下吗?”

  所以障垢必须灭除尽无余。没有灭尽只是压伏的话,遇缘还会现行,所以念这一句时要发从根断尽障垢的愿,不到此地步,誓不中止。

  灭障和成就妙行是同步的,灭了障垢,自然就成就妙行。相反,有障垢系缚,行为就不妙。比如当我们执著身体、财富、名声,被迷乱控制时,我们的妙行就被障住了。想一想,心紧紧执牢我和我所不放,行为怎么能妙呢?心整个钻入了牛角尖,哪里有慈悲喜舍、定慧圆明的妙行呢?相反,能去掉障垢,本有的性德自然就显发出来了,执著越小,行为就越妙。比如嗔恚是以无明力把对境视为不可爱而发恚恼心、粗猛心,想对对方行害。这样以嗔心发出的身口意行都不妙,都是劣行。像这样,懈怠、散乱、嫉妒等的烦恼都障碍成就妙行。因此,我们要发愿灭尽一切客尘烦恼、二取分别。就像阳光照射融化冰块的同时,就现出水的湿润、流动等妙用,我们灭尽妄想执著时,自性无量的妙用自得现前。这时就是“一切妙行皆成就”。

  那么什么是妙,什么是不妙呢?可以有深浅不同的解释。浅说,以世俗菩提心摄持的善行,初善、中善、后善,是妙;没有以菩提心摄持,不是成佛的资粮,是不妙;深说,登地证悟法界遍行义之后的行是妙,地前未见道的行都不妙。

  我们凡夫深陷在迷梦中,以习气力妄现种种乱象。我们在迷乱中做的是什么行为呢?我们这颗心一直在起贪嗔痴,造种种福业、非福业、不动业,都不离执著,都不妙。就像梦中到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看见大蟒蛇惊慌奔逃,见到美味树果,又贪婪地摘下来吃……狂心一刻不休歇,法身就是这样流转五道的。像这样心有障垢,所作所为都不妙,在自相续中只有苦和集。

  等消除了障垢才显现妙行。比如初地断一分障,就能一身化现百类身、到百佛世界教化众生、震动百佛世界、了知前后一百劫事、深入一百法门等。如此升进,障垢越薄、境界就越微妙。圭峰大师说:“妄念若起,都不随之,即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佛。”可见,灭除障垢,就自然现前不可思议的作用解脱

  “一切妙行皆成就”,既然说“一切”,就表示无量的六度妙行,发愿统统成就,本性中有多少种的妙行,就成就那么多的妙行。而且一行中有无量行,比如在一项布施行中又有无量的妙行,这一切都发愿成就。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舍一法则不名满足菩提。初地菩萨发愿:“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不坏不杂。”意思是发愿行菩萨行像大海一样广大无量。“不杂”,是不杂世间有漏法;“不坏”,是契合真如本性而不坏。《菩萨地》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

  以上关键是发愿。普贤愿要一愿愿地发,初学者对每一愿都要经由一番思维来引出愿心,这样经中说的发愿利益才会在自己身上现前。学好了这套愿文,就有了今生来世乃至无量生的行愿。未来所有的修行目标都确定好了。这是有大意义的,这比做多少世间法、做多少形相上的善法、学习多少世间知识都有意义得多。这能让我们生起大觉悟,生起无量的觉悟。如果能对此引生欲乐,确实会像春雨润物一样,大乘善根蓬勃发起。这是极稀有的因缘!

  我们能坚固以上这组发愿,那这组愿就像一位向导会带动我们不断修集不忘愿菩提心的顺缘,消除愿心的违品,由此令心恒时趣向菩提,这就把心的取向完全调整好了。再修持行菩提心六度,灭除行心违品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自性普贤远离障垢,就能任运、周遍地起用。远离了烦恼和二取分别,当然是遍法界地自在发挥。可见以这组“恒不忘失菩提心”的行愿能趣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愿愿不离证入法界的主题,愿愿是心要。

  从次第上看,以这组愿的力量能逐渐让我们从位前普贤证入当位普贤、位后普贤,也就是,地前发起世俗菩提心,以愿力普摄众生界,随分随力地勤修波罗蜜;到初地时证悟法界遍行义,一一行都周遍法界,再随地升进,十波罗蜜多依次增胜圆满;最后彻证佛果,不舍因门,现菩萨身,利益众生。

  前面圭峰大师的比喻:在平坦空旷的地上睡觉,梦见四面阻碍不通,醒来才知道本无阻隔,所向解脱。这是说,内有执著,外境才显现为有障碍。相反,灭除障垢无有余,就能使“一切妙行皆成就”。所以我们发这一组愿,就是开始随顺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修学普贤行愿,关键是要引发求证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欲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