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皈依后身体不适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2-12 16:37:41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皈依后身体不适怎么办

  皈依后身体出现一些疾病,比如肚子胀痛,头痛欲裂,而且观修看书时,心里不能清净,不能集中,甚至感觉看不下去,怎么办?

  我们可能认为,皈依以后肯定一切都好了,于是特别执着这个结果。如果身体有一点点反应,就很在乎了:“怎么皈依了还能得病呢?” 也许是因为太执着、太在乎了,所以就出现了不适的状况;也许是一种“翻业”。皈依的福德、功德力把业障化小了,原本很严重的果报迅速成熟,通过这样的承受,比如肚子胀、头疼等,这个果报就消失了,也有这种情况。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身体或者心里有不清净的觉受,你觉得,我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着魔了?这要看你自己的心态。你皈依了之后应该有智慧,应该有正知正见,知道这都是消业,都是祛魔。若是你都能转为道用,思维这些都是好事,是在消除业障,是在祛除魔障,这就确实是消业,确实是祛魔。若是你没有这样的正知正见,没有智慧,不能转为道用的话,那也许就是生病了,也许就是着魔了。所以这要就看你的发心,看你自己的心态。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你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超不过去的,业障、魔障,都能超过。

\

  我们现在皈依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在任何环境当中,都要有自信、有定力,坚信自己没有超不过的,没有战不胜的。我们皈依不是只靠上师三宝来保护我们,我们自己应该有自信。

  深信上师三宝的力量,也是自信的一种定力。上师三宝是个所依处、是个对境;在这个对境面前,你的心静下来了、定下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上师三宝每天都在你的身边,每天都在你的眼前,但若是你自己的心静不下来,心定不下来的话,没有用,还是不能救度你。

  “虽然上师三宝不在身边,但这是我自己心的一种分别。虽然上师三宝不在眼前,但这是我自己眼睛的问题。我现在只有肉眼,没有法眼、慧眼和佛眼,若是我的法眼、慧眼、佛眼修出来了,上师三宝无处不在,到处都有,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上师三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我有上师三宝的保佑,上师三宝的加持,我哪有什么障碍,谁能伤害我呀?”能够这样思维,心就静下来了,定下来了,目的就达到了。心能静下来,定下来,当下这些违缘、障碍都消失了,你就超越了。但是现在你心定不下来,这也是很正常的,才刚刚开始,一步一步地来。尤其按次第修行的时候,刚开始不一定有很大的收获,或者出现高的境界。

  如何得到皈依?

  通过四个途径就可以得到皈依:(一)知三宝功德。(二)知三宝差别。(三)自愿宣誓确认。(四)不说皈依别的对象。

  (一)知三宝功德。对佛宝、法宝、僧宝的功德有所了解。

  简单说,佛宝有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和事业功德。身功德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之就是帅气到极点、庄严到极点,“呼啦~”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就能让人无比欢喜,就能让人生起崇敬和信心。语功德就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类解”。佛他老人家说的是同样一句话,北京人听到的是北京话,杭州人听到的是杭州话,广东人听到的是广东话,外国人听到的是外国话,文人墨客听着是阳春白雪,农民工兄弟听着是下里巴人……而且谁听了都觉得很对胃口、很有帮助。意功德就是佛陀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慈悲。事业功德,就是佛能把一切众生安放到今生与来世的安乐、解脱生死轮回,乃至于成佛的彼岸,这样的事业无边无际,下至蛇虫百脚,上至人、天神乃至大菩萨,都可以依佛的力量而获得成就。

  法宝具有让众生断除过失、生起功德的功德。

  僧宝具有“随念法宝”和“如理修行”的功德。

  如果按照经论,三宝功德可以展开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一个求皈依的人,起码对三宝功德得有一点了解,生起崇敬、信仰和依靠之心。

  (二)知三宝差别。就是对佛宝是啥、法宝是啥、僧宝是啥,都有啥区别,得有所了解。不能什么都模里模糊的,就跑来皈依。比较广地说三宝差别,有六种。

  ①性质差别。佛是亲自证得圆满觉悟者。法是佛所亲自证得的东西,比如“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性空”之类。僧是正确修行佛法者。

  ②事业差别。佛主要的事业是讲经说法引导众生。法主要的事业是断除烦恼和痛苦。僧主要的事业是协助人积极修善,比如做榜样和楷模、鼓励劝勉等等。好比佛是医生,法是药等治疗方法,僧是经过积极治疗、基本康复的病友,以及家人朋友等。

  ③信解差别。说白了也就是态度上的差别。对佛宝是“亲近、承事”,对法宝是“希求、修证”,对僧宝是“和合共住”、“如法同行”等。好比对医生要信任、听医生的话,对治疗要积极参与配合,对病友要信任善处。

  ④修行差别。就是把上述三种态度转化成实际行动时的差别。

  ⑤随念差别。就是三宝的功德差别。三宝功德是佛教徒应当时常思念的内容,所以叫“随念差别”。

  ⑥生福差别。比如你供养佛,那依佛一位就能有福报;供养僧,是依“僧众”,也就是一群人,而有福报;供养法(比如印经书,如法修行等),那就依此法得福报。

  (三)自愿宣誓确认。这是一个仪式,必须找一位受过具足戒而且戒行清净的男性出家人(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找佛是最好),让他作“轨范师”(阿阇黎),在他的引导下,自愿地宣誓:

  这个立誓过程中,心中要确认:佛是皈依的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修行的助伴。这是“共同皈依”的誓言。

  这样就是“大乘皈依”的誓言。其差别在于共同皈依只限于一辈子,大乘皈依则是生生世世、直到成佛为止。

  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要成为密宗的修行者,或者这个皈依仪式是灌顶之前的皈依仪式,则必须把皈依和发菩提心联合起来宣誓。这个誓言取自一部叫做《金刚幂》的佛经:

  我今皈依三宝尊 罪障各各皆忏悔

  有情众善尽随喜 大觉菩提意能持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皈依竟

  自他义利极成故 菩提心者令生起

  菩提最胜心者生复生敬诸有情如我大恩亲

  菩提大行意乐定修行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重复三遍)

  汉传佛教目前通行的皈依和戒律是来自印度“法藏部”系统,藏传佛教的则是来自“说一切有部”系统。若按说一切有部的仪式,这样子宣誓以后,师父要说:“此乃方便也。”皈依者要回答:“善哉!”

  (四)不说皈依别的对象。这个一般也要在仪式中立誓:

  我某某,皈依佛竟,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我某某,皈依僧竟,永不皈依外道邪众。(重复三遍)

  这样立誓后,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不能说舍弃皈依或皈依别的对象的话。要是这边信佛,那边跑到道观里去念经,或者跑到教堂里去祈祷,那都会立即失去皈依。

  另外,作为佛教徒,整天对民间的鬼狐仙怪顶礼膜拜,虔诚得不得了,这也是不对的。

  还有些自称是佛教徒的人,张口闭口“佛经、儒书、圣经等,不分高下,都是劝人向善的、殊途同归的”,自作聪明,自以为境界很高深,其实早已将自己排除在佛门之外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说皈依别的对象”,并不是说就不跟天魔外道来往了,也不是说从此以后不看别的宗教或思想流派的书了,更不是说从今以后就跟“异教徒”井水不犯河水了。佛教其实很开放,尤其作为大乘佛教徒,恰恰要多跟他们接触,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和谐共处;但不能有“皈依”的心和口头表示。比如说守护一方的狐仙之类的吧,可以给它安一个供台,点点香,时时供养一些东西,那没有问题;但不磕头祈求,不认为它可以使自己和他人真正断除痛苦得到解脱。

  另外,平时生活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佛教徒在汉地,不要跑到一个庙里,还没搞清楚它供的是什么,就开始磕头祈祷。汉地很多庙是佛道神一起供的。你要是拜了一个什么太上老君啊,王母娘娘啊,何仙姑啊之类,就白白地失去皈依了。在藏地,不要见了塔、见了庙、见了僧人就生起无比的崇敬之心,就顶礼供养。有一些塔、庙、僧人是属于苯教的(尤其是在康藏地区),不仔细分辨还真看不出来和佛教有什么差别。其次,在某些单位里,皈依了的人确实有些难处。人家要问起来,怎么回答呢?有些人自作聪明,回答:“我什么都不信,只相信自己。”这是不对的。敏公上师教过一个聪明的方法,就是回答:“我只相信真理。”当然,这样的问题过去比较严重,现在的环境好多了。除非你是党员,偷着信佛的,或在某些特别的机关单位里;一般说自己是佛教徒,不会造成任何麻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