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诚则灵—不可不去的普陀山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
古树繁多,香花异草遍野,其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且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因降水量丰富,岛上空气常年清新,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不过要是让小编说,最喜欢的就是紫竹林了,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的一个景点,因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在此栽有紫竹而得名。
漂亮的小石头,清秀挺拔的竹子,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这里有一种能让人安静下来的魔力,还记得穿过那片路的过程,有种让人遗忘的感觉。既有潮音洞,又有光明池,可远眺观音,遥望洛迦山岛。
紫竹林位置很好,从这里向东南眺望,莲花洋、白沙岛、朝阳阁、梵音洞诸景遥相辉映,是绝佳的观景点,所以这里终日游客如云,烟雾缭绕,为揽胜者必到之处,香火很旺。
紫竹林的景区相对比较集中,有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南海观音、西方庵、观音跳,都在一条线上的。
凡朝拜普陀山的信徒,必到洛迦山,甚至还有“不到洛迦山不算朝完普陀”之说。
还未登岛,远望洛迦山酷似一尊观音菩萨安详地躺在莲花洋上,头、颈、胸、腹、脚均分明可辫,故有“睡观音”、“海上大卧佛”之称。
珞珈山在普陀山东南方向,与之遥遥相望,可历史上却总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还有“南海普陀区烧香,不到洛迦烧半香”的说法。
其实这都是有典故可循的,相传当年的观音大士先在洛迦山修身得道,后来才到普陀山开辟观音道场,所以旧时凡来普陀拜观音的善男信女都必去洛迦山进香。
从普陀山到洛迦山,每天上、下午都有专船到洛迦山,两岛虽相距不远,但莲花洋中波涛汹涌,故有“须经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之说,山上有由圆通蓬扩建而成的圆通禅院,并新建大悲殿和大觉庵等,且四周林木葱郁,环境幽静,香火旺盛。
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
据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佛教圣地讲究的一个心诚,对于这样一个算是核心景点的地方不能不去呀。
作为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历史悠久,古色古香,有一种能让人潜下心来清修的味道。
佛顶山又名白华顶、菩萨顶,为普陀山之主山。
山分支脉,分别向南、北、东伸延,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上海到普陀山佛顶山旅游,可登佛顶山高踞峰顶,峰巅方圆平坦,宽广约20余亩。
巅峰建塔,塔上置灯,曰“天灯台”,那里视野可望千里,是观日出的最好去处。
山上建有第三大寺“慧济寺”,又称佛顶山寺,坐落在海拨299.1米的云雾山中,145间殿堂楼阁隐于翠绿丛林,用彩色琉璃瓦盖顶的大雄宝殿,在阳光照射下呈“佛光普照”奇景。
慧济寺最开始只是一座供有佛像的石亭,明代时候由亭转为庵,乾隆年间增建圆通殿、玉泉殿和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光绪年间再度建成巨刹。
拜完了佛烧好了香可以可以去慧济寺后门看一看“普陀鹅耳枥”,这棵树是200多年前由缅甸僧人到普陀山朝拜时带来的,目前列为国家二级树种,也是很多游客会来观赏的景观。
去慧济寺内记得禁止喧哗,吸烟和拍摄,另外推荐寺内的斋饭哦,一般午饭时间为10:30-11:00左右,到达寺庙之后可以先去斋堂门口购买餐券,花十几块钱吃一顿斋饭,经济实惠,别有一种风味。
赶紧挑个时间,收拾好包裹,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心诚则灵,另外许愿还愿,可别忘了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