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有的人都碌碌无为的活过这一生,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这样过,可又缺乏征服生活的勇气,若是每天都反省一下,应该会有所不同。
我们生活在关系的网眼中,人与人差别在于属于你的那张网铺张的大小与网眼的稀疏。我们都是在外在关系的互动中以及内在独处的静谧时,体感着自身的价值感,存在感,过着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即使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也不论你是情愿的,还是不是情愿的,我们习惯性的深陷在与外在关系的或互动或扭结或投入或应付中,以最大的张力与弹性展现着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你自己,体现着那个既矛盾又和谐的自我存在,觉察着那个既昂扬又低沉的自我脉动。可是内心又有很多不安的躁动。
其实,在外在的关系不得不占据着我们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的同时――就是你极不情愿,极其厌恶,你也无法提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开关系网的笼罩,哪怕一寸一毫――依然有那个不安分的内在自我,时不时的不安寂寞呈现出来活跃的状态。哪怕有狗拿耗子的嫌疑,分析,观察,审视,规范着那个顽皮的外在自我,生怕她因为天性的顽劣,在物是人非,充满诡异的外在境遇里受到伤害。
如果从纯粹人际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人一生中所能接触,所能构建起来的关系网络是稀疏的,可怜的。多数人交际圈子的构成无非你身边的同事,朋友乃至亲人,数量的话,少的几十人,多的几百人。从数量来看,对其人的了解,对人性的感知,仿佛微博了一些。但是,人不在多,而在于精
。精在你是否具备深挖洞的能力与广积粮的水平。其间融合了细腻度,思维度,敏感性,觉察力,感悟力的综合体是你审视你自己,审察你人生的翘楚,更是你心智快速完善,丰盈的不可或缺的助剂。人是经验型动物,这种经验性的捕捉能力是其他动物无法匹敌的。每一种动物都可以从所经所历中获得大小不等的经验并将其贮存在记忆的容器里,用来保证未来生存风险的规避。经验重复的次数多了会形成习惯,习惯再进一步深化,递进渗透进本能,从而借助遗传性将原始的经验固定传递下去。人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经历最大程度的经验化,并经过缜密的加工,将那些暂时无法融入骨髓的经验以文字等形式永久的保存,为后人提供更多智性上的支撑。所以,曾经的圣贤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有价值有分量的所著之书,所立之说,为我们晚辈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扩宽狭隘人际束缚,进入更广视域了解人性,俯瞰多彩人生,我们是多么的幸运。
无论是在外在关系里摸爬滚打,还是在内在独处时翻江倒海,最终都要经历一个内在自我时时刻刻的审察。“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两千年多年前的巨人为我们开出了警世恒言。当你怀有一颗敬畏,审慎,责任之心,对只有一个人生机会,倾全力筹划,度过,你的人生还能差到哪里去,还能糟糕到什么摸样吗?
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以一种混沌无明的,散漫无意识的,半是清醒半是休眠的无知者,倦怠者的身份,在表面化,过于显化的生活里,像一只苍蝇漫无目的四处乱撞。以原始本能驱动着,以最纯粹,最自然,最无我的状态亦步亦趋,以到达哪里算哪里消极避世姿态“宠辱不惊”走完一生。有多少个时日,意识被近似原封不动的束之高阁,枉费了上苍对你的馈赠。即使使用了,也仅仅局限在显意识的少部分,也仅仅限定在生命的某个时段,某个阶段。尽量剔除无明的感知,无意识的自然生长的节奏,是一件多么艰巨,多么重要,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儿呀。
人性的角度,现在的人与几千年前的人没有本质性的差异。我们每一代人就像韭菜,韭菜长到一定的高度需要刈割一样,一茬儿割掉了,又有一茬儿长了出来,每一茬儿次的韭菜都包容了这个韭菜品种的全部种性。每一个想尽量了解,深度触碰人性丰富性的人,仅仅个人体验终归狭隘,有了前人积累下来的现成成果,为何还要舍本求末,重复本不该,本可以规避的那些琐屑与教训。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