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说阿弥陀经》念了一千四百多年,还是很有味道
《佛说阿弥陀经》是这部经的别题,别题就是区别跟其他的经不一样。而“经”这个字是通题,通体就是常说的通明,所有佛说过的经典记录下来都叫“经”。在古印度叫“修多罗”。修多罗的意思是线,印度人称为线。在中国对于古圣先贤的著作都称为经,所以佛经在翻译的时候这个修多罗就直接翻译成经。
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我们都尊称为‘经’
。这个称呼也是顺着中国人的习惯,在佛法没到中国之前,中国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训都称之为‘经’。比如说儒家有《十三经》,道家老子尊称为《道德经》,庄子尊称为《南华经》,对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这样称呼。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人对它尊敬,同样也称之为经典。中国对这个修多罗不尊重,所以尊称为经。“经”用我们今天现在话来讲就是教科书,但是这个教科书跟学校的教科书不大一样,像学到的教科书教材过几年都要修改,不修改就跟不上时代了,但是佛经这个教科书不需要改,就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念了一千四百年到今天还是这个书,还是很有味道,也不会烦。
有人会说天天念也没有什么花样,这样不会枯燥吗,这个问题读诵过佛经的同修都懂得,肯定不会枯燥,而且越念越有味道。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饭会不会枯燥呢,昨天吃,今天吃,明天还忒吃,没有说那个人讲吃饭吃烦了的,天天吃大米不会烦,天天吃馒头也不会烦,因为他有味道,每一顿吃都有味道,这是人类的必需品,而经典这个教科书是人类在精神上的必需品,就像吃饭一样,所以很多人感叹的说,有些老人家天天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他也不烦,太奇怪了。明白了道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这是精神食粮。
读诵佛经就像我们现在讲很有摄受力,愈读愈有味道。不像现在的白话文字,我们要是看报纸、杂志,看一遍不会想再看第二遍,因为看一遍的味道就很淡了、没有味道了,说明杂志报纸的这个味道很淡,不浓。现在也有好的文学作品,大家也都喜欢看、喜欢读,可是如果读到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也就不再想看了,它这个味道就比报纸、杂志浓得多,它可以让你看个十几遍、几十遍。
读诵经典的味道那就不一样,经典的味道永远不会衰退,我们可以做个比较,在中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四大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中国著名四大文艺小说,他比报纸杂志的味道要浓可以让你看个十遍、二十遍,因为看一遍总觉得少点什么。可是如果读《四书》、《五经》、《古文》,从小学念到胡须白了还是很有味道,还是津津有味,意味无穷。
话说回来,佛经的味道就更浓了,接触到佛法的法相唯识,就深深能体会到佛法的味浓,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境界,体会的心得像泉水往外涌。
佛经是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这个教科书是真理的教科书,他不是一般学校里面的教科书可以想比的,这个经典里面所记录的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不管那个地方的人都可以学,学了之后都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这就是“经”这个字,他里面其实还有很多的内涵,直接说是教科书大家更容易好懂。合起来就是《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这个经题简单的说就是释迦摩尼佛非常欢喜为大众主动宣说一部经典,这一部经典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就是说阿弥陀佛建立的一个极乐世界,而且欢迎十方世界众生到极乐世界去留学,去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将来每个人去了之后都可以成阿弥陀佛,就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圆满佛道,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大家统统都成佛,这是《佛说阿弥陀经》经题讲的大概意思,也可以说是整部阿弥陀经的大意。
佛说阿弥陀经全经修学的宗旨在经题中就讲出来了,本经的修学就是以信愿行为宗旨。信,就是相信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愿,这个愿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心愿。行,本经所说的修佛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