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佛教经典之一,很多人都能熟读并且背诵下来,我们知道《心经》其实是一个简称,他的全名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么,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般若波罗蜜多”呢?这个又是什么含义呢?
其实“般若波罗蜜多”是个梵文翻译过来的,由于找不到汉语中对应的词语去代替,所以就直接音译过来,并且加以解释了,我们把这个词拆开,先来看什么是“般若”?般若其实是智慧的意思,但是用智慧这个词并不能完全替代它,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比较级来方便理解,智慧比聪明更高一级,而般若比智慧更高一级。也可以称为“根本智慧”或者“终极智慧”。
“波罗蜜”又可以拆分开,“波罗”是“彼岸”,“蜜”就是“到”的意思。连起来,“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也就是说完成了目标,达到了自己的理想,事业成就了。在佛教里也就意味着真正的解脱,不再承受六道轮回之苦了。“多”在这里是个语气词,读作dā,相当于“了”。所以“波罗蜜多”其实就是到达彼岸了的意思。这时候我们再来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全称的时候,就很简单了,也就是说,通过运用“般若智慧”的修行方法得到解脱,证悟涅槃,悟道成佛,所以整部《心经》就是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方法。
《心经》讲述的是观世音菩萨修行得道的方法,开头一句就直接把这个方法说出来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通过修禅定,证得了万事万物的“空性”,我们也就得道了,就解脱了一切苦难。我们人这一生,很多事情都弄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就出生了,然后为了人,事,物,名利,地位,等忙来忙去,终其一生,最后终了,发现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所以我们觉得很困惑,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常常知道“此岸”,也知道我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但却不知道究竟解脱的“彼岸”到底在哪?
当观世音菩萨证得了万物的“空性”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此岸”和“彼岸”之分。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在这里和在那里的区别,连所谓的“我”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佛教所讲的“诸法空相”、“缘起性空”了。本质都是“空”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缘起缘灭,从表象上看,我们似乎一会有,一会无,一会得,一会失,好像都是真实的,其实都是一种幻象而已。
《金刚经》中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相”其实都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了。那么如何不着相呢?有两个方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得到。第一,就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道家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都是相伴的,并没有完全的界限,同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换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想,好事也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那还执着什么呢
?第二,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苏轼有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不把自己的境界提升,是永远都看不到真相的。就好像两个人为了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争论不休,另外一个人在太空看见了,觉得这两个人真傻,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在争。
同理,世上的人们为了名利,尔虞我诈,争来争去,遇到“无常”,怨天怨地,抱怨老天的不公,佛陀具有至高无上的智慧,一眼就看出其“因果”了,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哪里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呢?在佛陀的境界中,世人实在是太愚昧无知了。所以,想要看到更高,更远,就要抬高自己所处的位置;想要看清楚事物真正的真相,就要通过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一提升,问题立马就明了了,根本就不会再有执着了。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独家发布。欢迎关注留言,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交流探讨!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