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概况
每个宗教对人的身后,各有独特的见 解;有些宗教认为身后求生天堂是永生之处;又有宗教祈求身后回归天道的。种种的见解真是不胜枚举。然而,佛教对人生后亦有独特的看法。佛教认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业力(引业)牵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报,如此辗转受报,轮回不停。
佛陀依圣人的智慧观见,概括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为六大种类——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前三者属三善道,后三者属三恶道。但因凡夫智慧不及佛陀,唯得亲见人畜二道;佛陀智慧圆满,得以天眼亲见其余四道众生。是故我人应当深信佛陀所言圣言量,深信六道轮回因果不虚。
以下,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六道中,每一道众生的生活状况与环境差殊。
六道轮回:
三 善道:天、人、阿修罗
三 恶道:饿鬼、畜生、地狱
六道唯心:天人广修戒善,作有漏因。
人道受染不息,杂诸善缘。
修罗纯执胜心,常怀斗。
畜生受见为根,悭贪为业。
饿鬼欲贪不息,痴想横生。
地狱五逆十恶,谤法破戒。
一、天
天道众生居于诸趣之顶,具足威德和神通,所处依报和正报(环境和身体)比余道众生殊胜,故有乐胜和身胜之义。此道所居环境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层天。首先欲界,由下至上共有六层天,此界众生亦如人间,有饮食男女之欲;其中第一层天名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皆是佛教护法天神。
第二层天名忉利天,位于须弥山顶,又名三十三天,亦于须弥山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间一帝释天宫,这就是俗称玉皇大帝所居之处。从此天上又有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此中他化自在天为欲界最顶天,是为魔王波旬所居处。
其次,色界包括四禅天,共有十八层天;初禅至三禅天每天各有三天,但四禅天有九层天;此界众生皆有禅定。已离饮食男女之欲,但犹存有身形和楼阁诸色,而此四禅天皆是依禅定之浅深?妙而细分之。
再次无色界,亦名四空天。此界中有四层天,其中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存神识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曰无色界。天人的生活确比他道众生来的殊胜;饮食是天厨妙味,衣物是天衣无缝,轻飘如云。天道众生寿命也比人道众生长。例如:欲界第一层天——四天王天,寿五百岁(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身长半里,衣重却只有半两;再上,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以人间一百年为一日计),身长为一里,衣重为六铢。如此寿命倍倍增加,身长渐增,衣重递灭,乃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寿长三万二千岁(以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日计),身长有三里,衣重为半铢。如是乃至无色界的第四天——非想非非想天,寿则增至八万大劫。
天道众生因前生上品十善业的因缘,得此殊胜的果报。可是,天道也有命终时的苦厄;如:欲天寿终之时有五衰之相(头上花萎、腋下出汁、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五衰现起时,知当必死,心生大忧恐怖,至于色界则有劫难三灾;火灾(烧至初禅天),水灾(淹至二禅天),风灾(吹至三禅天),其中唯有四禅天不受一切灾难,但命终之时,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最后言及无色界的四天,此界虽无下二界的粗苦,一旦寿尽定失之时,如坠深涧,生大恐怖。故知六道轮回,天道亦非究竟永生之处,所以吾人应有觉醒,升天非究竟。
附表一:三界二十八层天
欲界—(地居)
(虚空居)
-四天王天持国天 东
增长天 南
广目天 西
多闻天 北
忉利天
须夜摩天
兜率天
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六天)
色
界—初禅天
梵众天梵 辅天大梵天(三天)三界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
二禅天
少光天
无量光天
光音天(三天)
三禅天
少净天
无量净天
偏净天(三天)
四禅天—无云天
福生天
广果天(九天)
地梵净—无想天
无烦天
无热天
善见天
善现天
色究竟天
1.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
2.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3.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性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界。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
无色界—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四天)
二、人
人道众生行一切事之先,先起意,故翻为意;又,此道众生于世苦乐,顺逆之境皆能安忍,故亦名为忍。人道在此单位世界中(一日、一月一小世界),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东胜神州、南瞻部州,西牛贺洲,北俱泸州)。其中各大星球上之人道众生,身形与寿命,土地和资源各有悬殊差别;但,每一星球上国土或土地上的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亦多不同。
在于寿命方面:东胜神洲人寿二百五十岁,南瞻部洲(即吾人所居地球)人寿一百岁;西牛贺洲人寿五百岁,北俱卢洲人寿为一千岁。其中但以北俱卢洲寿命最长,但无佛法。人道众生是因先世行中品十善而感此果报;但于人道常受各种苦厄,诸如;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与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等苦),正因此,人道苦乐相互参杂易趋觉悟而修道,是故我人既得人身,应当庆幸努力行道。
三、阿修罗
阿修罗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约所分生环境研之。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生、饿鬼四道;其中各趣阿修罗所依生各互相异:
(一)鬼趣修罗,从卵生。
(二)人趣修罗,从胎生。
(三)天趣修罗,从化生。
(四)畜生趣修罗,从混生。阿修罗道既分四道,身形、寿命、享受等,随其类别,各有不同。此道众生但因多?多忌,虽有天福但无天德;总由因中修行五常,常怀忌慢之心,亦所谓但行下品十善,故感此道之报。
三、恶道
一、饿鬼
饿鬼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饿鬼居遍诸趣;或居海中,或居山林树下,或居旷野林中;或人形,或似兽形,各自差别不同。约其种类,略分为三类九种:(一)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饮食。无财鬼中,概略三种;焰口鬼,针咽鬼和臭口鬼。(二)少财鬼:以少福德,少得饮食。少财鬼约有三种:针毛鬼、臭毛鬼和大瘿鬼。(三)多财鬼:以多福德故,多得饮食。此类亦有三种;得弃鬼、得失鬼和势力鬼。多财鬼诸如人间所供城隍爷、土地公、王爷等,及一般民间神只之类皆属之。鬼道众生但因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见水皆如脓血,难有饮食充饥,但多刀杖逼迫,恐怖非常。饿鬼所受寿命五百岁,但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故知饿鬼道属苦道之一。吾人应有警惕,勿行世下品十恶之业,而感此报,受苦无穷。
二、畜生
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一切飞禽走兽,水陆空行,大如牛马猪羊,小至虫蚁飞蛾,皆摄属于此道。此道众生,就其出生,约分为四大种类:
(一)胎生:此由母胎中,怀孕而生。例如;猫、狗等者是。
(二)卵生:此生由卵蛋孵化而生。例如:鸡、鸭、鸟、雀等。
(三)湿生:此藉湿暖气而生。例如:龙等。
畜生道众生生活状况,可谓有苦难言;或受苦股,充食,或被人杀,庖厨;或自相残杀,互?。其中各种畜生所受身形寿命,多有悬殊不同;有朝生而暮死者,甚至有经千百岁而后死者,其中各随种类和业报不同。此道众生,因先世愚痴贪欲业重,造作中品十恶业因,故感此报。
三、地狱
此道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此道环境类受,约有三类:
(一)根本地狱:此包括八寒八热地狱。
(二)近边地狱:此包括十六游增地狱。
(三)孤独地狱:此即山间、水中、旷野地狱。各个地狱所受形体寿命,各有不同。其中以阿鼻地狱,所受苦厄最为剧烈。阿鼻,译曰,无间无狱,此狱具有五种无间:
(一)趣果无间。
(二)受无间。
(三)时无间。
(四)命无间。
(五)形无间。此道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业因,故感此报。
地狱道众生生活,唯受各种痛苦,或火烧,或铁锅沸煮,或斫身辗身等等,诸种苦具,繁而难以详述,是故此道亦名苦具(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此道众生,受苦寿命极长,初就等活地狱而言,寿同四天王天五百岁,以四天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即当人间一千二百五十岁万岁;第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以忉利天一千岁为一日计,正当人间一亿岁,如是层层递增至无间地狱;寿长一中劫。此道中每个地狱、处所、受苦、寿命,各互相异;今特附表二于后:(八热地狱安立之相),使您更加详以了解。六道唯心
以上所述,就是六道轮回,各道众生个别的生活状况和环境的情形,但,我们应知,六道轮回的情形,各随所造业力不同而判。(一)天人:此道是于因中,广修上品十善业,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故感此殊胜的果报。
(二)人道:此道是在因中,修持中品十善业因,但受染不息,难诸善缘,故得此报。
(三)修罗:此道是修持下品十善业因,可是纯执胜心,常怀?斗,故得此报。
(四)饿鬼:此道在因中,造作下品五逆十恶(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故得此报。
(五)畜生:此道因中行中品五逆十恶,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故感此报。
(六)地狱:此道因中,造作上品五逆十恶业因,或谤法破戒,故得此苦报。
这是三善道和三恶道轮回的状况;然而,在三恶道中,畜生得是血途,饿鬼道属刀途,地狱道属火途。总之,众生轮回于生死海中,无始至今,“头出头没”,轮回六道,永无了期。若得人身,听闻佛法,了知此苦,不知依法修持,求永出离,可惜!可惜!
附表二:八热安立之相(地狱)
(等活至极热七狱,共高一万九千由旬,名广万由旬。无间高广二万由旬)
此八狱在阎浮下重累而住,前二有主治,次三少主治,后三无主治,八为根本,各有十六游增,连根本成一百三十六狱,狱中火力甚烈如丈方石著狱火中,即时消熔,若人间火。置一小石终不能消。洲 部 赡 南高 五百 土 泥 由旬五百 白 ? 由旬寿五 等 一 活 百岁寿一 黑 二 绳 千岁寿二 众 三 合 千岁寿四 号 四 叫 千岁寿八 大 五 叫 千岁万六 炎 六 热 千岁寿长 极 七 热 半劫寿长 无 八 间 一劫
附表三:五戒、十善业 (采自戒律学纲要)
五戒—不杀生——离杀生—救 生
不偷盗——离偷盗—布 施
不邪淫——离邪行—梵 行身三业
不妄语—离妄语—诚实语
离两舌—和诤语
离恶口—爱软语
离绮语—质直语语四业
不饮酒—离贪欲—不净观
离?恚—慈悲观
离邪见—因缘观意三业十善业?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