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放弃太子之位,悄然出家。净饭王忧心太子的苦行生活,于是便从本族选三人、舅氏族内选二人。挑选出5位有心学道的贵族子弟,要求他们随太子出家。
这五人分别是:憍陈如(早年太子之师)、马胜(舍利弗之师)、跋提(佛之堂弟)、摩诃男(堂弟)、十力迦叶等五侍者,也就是著名的五比丘。既奉王令,本自有心。起初,五人遵照净饭王的指令随太子访道参法。
释迦牟尼之前虽有沙门,可传下的都是“伪佛法”或“半成品佛法”。比如最负盛名的阿罗逻仙人与郁陀罗摩子,只能参透“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佛觉得这些都不够,并非真正的解脱之道。于是独自一人上伽倻山苦行林过起了“日食一麻一麦”的苦行生活。
据《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的说法。此时五比丘中就产生了严重分歧,以憍陈如为首的三人认为“勤苦为道”,支持佛的决定。而摩诃男、跋提两位王弟则主张“安乐为道”,认为“太子所行,非真实法。”
于是,两位堂弟就辞别佛陀另觅修行地,而憍陈如等三人随佛住进了苦行林,过着“节麻米以支身”的生活。
我们知道,“六年苦行”被列为佛一生“九难”之一,说到底是条歪道。太子苦思六年,未证菩提
。于是放弃了苦行生活,往山下的尼连禅河洗了个澡,路上接受了牧牛女的乳糜供养。苦行的目的原本就是要通过种种痛苦、折磨自己,以期待获得神灵的祝福,最终达到解脱。多少修行者倒在了苦行的路上。从佛接受牧牛女的乳糜(牛奶调的白粥)供养的这一刻,就意味着佛彻底放弃了苦行之道!
憍陈如等三人感慨道:“功垂成矣,今其退矣。六年苦行,一日捐功!”他们认为佛是个半途而废的人不可能证什么佛果,于是舍弃了太子去寻摩诃男等人。
五人相见,匡坐高谈。有说太子无恒心,有说太子假学道,有说太子猖獗狂妄,有的感慨太子弃转轮圣王之位,最后却成了个粗鄙之人……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五比丘并不知道,自接受牧牛女的乳糜供养后,此时的释迦牟尼已经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一坐七天,觉悟成佛!
佛已证道,五比丘却走了。不过既然号称天人之师,自然要广转法轮,教化众生。佛首先想到的是郁陀罗摩子,他教会佛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可此时空中传来诸天之语:“郁陀罗摩子命终已来,今已七日。”佛为叹息,但毕竟往生天众,并非憾事。
之后佛想到了另一位老师阿罗逻仙人,他教会“无所有处定”。诸天又传话:“已终五日。”如来再叹,众生福薄,谁得法音初闻,甘露初尝?
就在五比丘重聚,论佛长短之时,佛自菩提伽耶往鹿野苑赶来……
欢迎有缘人关注,七叶君将为你分享更多佛经故事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