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说什么是禅呢?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禅。听了那么多我们还是不晓得怎么在吃饭的时候来用功。所以有一位禅师就批评说:“一般人在吃的时候,并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是以散乱心在吃。一般的人睡觉的时候,也不是真正的在睡,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迷失在梦中。”
而禅师吃饭的时候,他只是全神贯注地吃,活在当下。他在每一个刹那中,灵性生命的活力都能够展现出来,他每一个刹那都不住。念头的特性是什么?是生、住、异、灭,只有第一念,没有第二念。你这个舌根接触食物会生起感受来。生起感受来,就没有了,不会去判断它,不会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如果你一旦有住,那就落到记忆里面去了,这个记忆累积起来就成为知识了,那你就是大脑思惟。你只有第一念,没有第二念,每一口跟每一口的味都不相同,每一口跟每一口都有刹那刹那的微细的差别,而你都能够完整无余地觉知它,这就是在吃饭里面的用功,这就是活在当下。那么,这个时候就不断不断地、刹那刹那地都有新的生命出现,那是什么?是灵性生命,我们生命的活力就展现出来了,所以就说常生智慧。六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离方寸,即是福田。”智慧就是在这里生。
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用的是大脑思惟,他有价值判断,有分别、有计较。一有计较心,心眼就变小了,灵性生命就不能显发出来;一有价值判断,你对喜欢的食物就贪著,对不喜欢的食物就排斥。那你六根就被六尘这个境界转走了,就不得自由了,你就常生颠倒,你就是凡夫了。
有一个禅宗的公案说,雪峰禅师没有开悟的时候跟随师兄一起出去外面寻师访道,行脚参访。每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雪峰禅师就马上放下行李,开始打坐。但是他的师兄一放下行李就开始躺下来睡觉。久了以后,这个师弟就对师兄很不满了,觉得这个师兄怎么老是这么懒惰。所以,雪峰就对自己的师兄越来越看不惯。
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就威胁师兄说:“你再这样子,我就要离开了,不跟你在一起了。”师兄就问他说:“为什么呢?”雪峰禅师就回答:“我们两师兄弟,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能够出家当比丘,能够参禅修道。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善于用好每一分钟才对。但是,你却用睡觉睡掉了你的生命,所以我不想跟你在一起。”师兄就问他:“睡觉有什么不好呢?”雪峰禅师就说:“我们要努力修行,要打坐。”师兄就用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来启发他:“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雪峰禅师还是没有开悟,他就说:“师兄,可能你已经到了连睡觉也能修行的境界,但是这个对我不管用。”师兄就问他:“为什么不管用呢?”雪峰说:“我的心还没有定下来。”师兄又启发他说:“你的心要定在哪里呢?”这下子雪峰禅师豁然大悟,他的心马上就变得清明洞澈。为什么?
因为他曾经用大脑思惟,没有懂得用灵性生命思惟。他用大脑思惟,老是执著于有一个修行相:要打坐,要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这才叫修行。其实他就被那个法相就框死了,所以他不能悟道。听他师兄说,那么你的心要定在哪里呢?马上豁然大悟:哦,原来是我的思惟模式错了。我要用灵性生命思惟,我的佛性本自具足。以前我曾经是强迫让自己的心定下来,但是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反而让自己更紧张,让自己的心更加疲劳、更加不能定。所以,师兄的话就让他明白了,原来自己的努力用错了地方。这样的打坐反而更加扰乱自己的心。所以,他就决定不再强迫自己了,心自然也就安定下来。
这公案比较长,他因为师兄的启发就开悟了。当然,我们不是说不打坐,只是说你不可以执著于打坐相,关键是要透脱,要超越,不能够用大脑思惟。所以可见,修行是不能够用大脑思惟,要用灵性生命思惟。大脑思惟追求的是相对的人生目标。而灵性生命思惟是肯定绝对的生命意义。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为什么?一切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他都有觉悟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平等。相对于人生目标来说,有些人一辈子就追求事业的成功、地位的提升、功成名就,或者家庭幸福,这些其实都是落在妄相和妄念里面。
世间人有句话说是“爱拼才会赢。”所以人们就向外拼命地去追逐。但是有用吗
?你那个相对的人生目标往往会让你痛苦。无常一到,一下就没有了。随缘过就好,关键是开启内在本具的佛性,把生命的活力呈现出来。绝对的生命意义是一切众生都有觉悟的能力。大脑思惟关注的是色身,灵性生命思惟关注的是法身。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绝对的生命意义,要重视的是法身,要开显的是觉悟的能力。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在行住坐卧之中都能够展现生命本具的这种大美。这种活力要能够让它呈现出来,不分贫富贵贱,都是绝对的平等,所以也称为平等大空性。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