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四川平武报恩寺

发布时间:2024-09-11 01:20:20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平武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据《龙安府志》记载,平武古代“地处边陲,界在氏羌”,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为镇抚边夷,明朝在平武设制宣抚司官衙。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龙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字廷璋,祖籍扬州府兴化县人),袭父继任土官佥事之职。据《敕修大报恩寺碑铭》记载,王玺“崇儒奉释,夙植善根”。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王玺借进京朝贡之机,以“古遗藏经无处收贮,思无补报”为由,“保障遐方,祝延圣寿为请”拟修建寺庙一所,上奏帝延。帝念其心诚,破例允之。王玺奉旨而归,便“爱竭资产,鸠工积材”,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破土动工,历经王氏父子两代,20年春秋,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乃告竣工。  这是关于报恩寺的正史。龙州(今平武县)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凭借龙州地势险要,想当“土皇帝”。他趁进京朝贡之机,暗以重金招聘曾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仿紫禁城型制大兴土木,历经七载,修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皇上诏王玺进京问罪,并派软差大臣调查。王氏夫人接到王玺密信,忙令雕工塑匠增制天王金刚,赶造观音佛像。又设立了“当今皇帝万万岁”的九龙牌位。钦差大臣一路游山玩水抵达龙州时,只见“报恩寺”三字金匾高悬,天王金刚威武雄壮,千手观音慈祥肃穆,诸天佛圣、钟磬法器样样具备,叹日:“此非王府,实属庙也!”加之王氏夫人以金银美女赂之,钦差回朝便竭力为王玺美言,皇上便赦了王玺死罪,又将“报恩寺”改为“敕修报恩寺”

。  这是关于报恩寺的民间传说。报恩寺华严殿内,有一座转轮经藏,这座转轮藏建造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转轮藏,又叫转轮经藏,是佛门法器。它的宗教意义,自古以来说法各异:一说是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比喻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一说是源于印度古代神话中的“转轮圣王”,他即位之时,自天感应得轮宝,轮宝转动,可以威伏四方。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说,宣扬世界到一定时期,有金、银、铜、铁四轮王先后出现,金轮王统治四大部洲、银轮王统治三洲、铜轮王统治二洲、铁轮王统治一洲、他们各御宝轮,转游治境,故设转轮藏而供奉之。还有一说认为是梁代我国僧人傅翕(号善慧大士),他为了方便那些不识字的佛教男、女信徒,或者那些虽识字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暇阅诵佛经的信徒能够速知佛法,特“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看读同功”。  报恩寺转轮藏,自地面起通高11米,直径7米,占地面积22.06平方米,系楠木制作,横截面为八角形,外观八棱四层,实际七层,逐层向内递收,下大上小,形似七级佛塔。转轮藏主要由藏轴、藏针、梁枋框架、板壁和天宫楼阁构成.其建筑结构都是按照宋《营造法式》规定比例建造。但能工巧匠们也结合了一些地方手法和报恩寺其它建筑配套,如转轮藏的下部须弥上均雕饰有八条游龙;每屋檐下的斗拱型制和安置方法也稍有变化。转轮藏天宫楼阁部分相互比较,江油飞天藏的抱厦和角殿均为重檐,而报恩寺两殿均为单檐;江油飞天藏副阶下不设斗拱,而报恩寺副阶下全部安置斗拱;江油飞天藏平座栏杆均为单勾栏,而报恩寺平座栏杆则为双勾栏。江油窦山云岩寺飞天藏、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经藏,其藏体表面木构件大部分采用油漆彩画,其余则采取沥金制作;而报恩寺转轮经藏所有木构件则全部沥沥贴金。故显得宏伟华丽。自宋代以后,四川境内的寺庙宫观,建造转轮藏比较盛行。据有关资料记载:灌县青城山建福宫内原建造有宋徽宗时斯的飞天藏一座;简阳县北塔寺内于宋建炎二年(公元1129年)建有转轮经藏;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洪雅月珠寺;宋乾道五年(公元1170年)合川净果寺也建造有转轮经藏;到元至正四年(公元1145年)蓬溪金仙寺也建造了一座转轮经藏。除江油窦云山岩飞天藏外,至今大足北山造像区还保存了一座宋代石造转轮经藏。  报恩寺这座转轮经藏结构复杂,制作奇特,雕饰繁杂,工艺精巧。整个造型即严格按照宋《营造式法》的《转轮经藏图》规定比例建筑,又灵活运用地方艺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法,是目前国内罕见的明代小木作。这座转轮藏既可作藏经供佛之用,又是精致的建筑模型。藏体上供奉的各种铜铸佛像、人物雕像、佛学经卷,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