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浅的外义层次来解释,“回头是岸”这四个字是劝诫人们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归宿,让自己漂泊无依的心有所依靠。所谓心灵有依靠和归宿,就是心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信念。诚然,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没有任何依靠,没有任何信念,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时常就会陷入一片混乱,犹如在狂风巨浪的海上漂泊一样;而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有了依靠,思想和行为就会有坚定的信念,从而就可以避免混乱和痛苦,这样的人就好比上了岸,再也不用畏惧风浪的危害。现今,虽然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日渐增上,但是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却越来越剧烈。虽然身体住在豪华的房屋里面,整天驾驶着高档的小轿车,但心灵却没有一个所依和信念。不少人肆意地放纵着自己的心灵,任凭自己的心灵或贪或嗔、或傲慢或嫉妒,各种纷繁复杂、似是而非的邪说也像巨浪和狂风吹打帆船一样扰乱着许多人的心,使他们的思想没有依靠和信念,行为和语言也没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因而他们的心灵感到苦闷、彷徨、混乱和不安。而当一个人的心灵有了一个正确的所依和信念之后,思想和行为就会有章可循,因此内心就会感到平静和安详,即使有时会遭遇一点风浪,但由于有一个坚定信念的缘故,内心也不会感到绝望和无依。所以,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要想使自己的生活安详而宁静,就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正确的依靠。
释迦牟尼佛是世间的大觉者,经过无数劫的布施和修行,彻证了心的本性,无碍通达了一切宇宙万象的真谛;其所宣说的佛法,揭示了宇宙万象的奥秘,可以使所有的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对佛法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们,思想睿智,行为高尚,语言诚实。所以,“佛法僧”三宝是世间一切心灵可靠的皈依处。
通过对佛法的仔细闻思、观察、分析和研究就会知道,佛法中所说的“人有前世后世、因果不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道理是真实不虚的,对此道理产生信念之人就会深深地知道人的一切快乐来源于善心、善行和善语,人的一切痛苦来源于恶心、恶行和恶语。所以,此时外义的“回头是岸”就会升华为“断恶行善”。一个人的恶心、恶行和恶语就是巨浪汹涌的“苦海”,而善心、善行和善语就是“岸”,“断恶”就是回头,“行善”就是靠岸。古人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个内心断除了恶的人就不会再有痛苦,一个内心充满善的人就会具足诸多安乐。
从比较深的内义层次来解释,“回头是岸”这四个字是劝诫人们要回归自心。自心是“岸”,外境是“苦海”,“回头”就是从外境中回归自心。忘却调整自心,将安乐寄托于外境,就是到苦海里去流浪。如《入行论》中说:“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一个不知道心灵奥秘的人,就会将安乐建立于外境之上,外境顺的时候就快乐,外境不顺的时候就痛苦,这样的人终究只能在外境的“苦海”中没有意义地漂泊。事实上,一个人只有将安乐建立于“调整自心”之上,才是寻找到了获得安乐的究竟方法。将安乐建立于外境之上,犹如在沙滩上建筑高楼大厦一样不可靠,因为外境是迁流不息的无常本性,一切都处在不停的变化迁流之中;将安乐建立于外境之上,又犹如野鹿去追逐阳焰水解渴一样,最终会一无所获,因为外境本身就是虚幻不实的本性。
心的本面,无有迁变、恒常安乐、光明遍照、清净本然,这是真正了义的佛,所以“回归自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认识心的本面。当一个人彻底证悟了心的空性和光明本面时,此人就究竟彻底地从轮回的苦海中靠了“岸”。所以,回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再任凭六根向外奔驰,而是向内觉照,就是“回头”。一个人只要愿意“回头”,终究会“上岸”,而不愿回头之人,只能永远在外境的“苦海”中流浪。
回头是岸!使漂泊无依的心有正确的依靠,是从思想的混乱中“回头”;断恶行善,是从恶心、恶行和恶语中“回头”;将安乐建立于调整自心之上,是从外境的漂泊中“回头”;背尘合觉,歇念反观自心的本面,是从无明迷乱中“回头”。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每一个在轮回中流浪的众生都是活生生的佛,停止到外境上流浪和漂泊,回归自心,将注意力用来反观自心本面,就会渐渐趋于究竟安乐的彼岸!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