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垟山自思录——净明山人

发布时间:2024-09-19 01:16:33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终于在了缘息机之后如期地归隐山林。偕清风,伴白云,在山石竹林花草丛中,安居于净明的精舍。二十多年学佛弘法的生活已烟消云散、尘影不再回首,那些拜佛见佛、经论智见、莲花净域都已归于无相。就如座上圣人,下座凡夫;悟时即迷,非悟非迷;弘法菩萨,归来博地的两边情执也无归为空寂。

吾非教徒,何为宗派?吾不竞诤,何来人我?吾无赞毁,何别冤亲?为养护生命的真机,为拓展本有的功德,唯山林是吾之家园——心之明朗如山,寂静似月,其相为虚空,其用似清风,慈悲如云,大定如山,活泼如水,妙音来自天籁,庄严发自智花。

夫仰义有垟山,垟山有香风谷,双龙入于莲池,净明居于无作,山圆、竹圆、谷圆、水圆、池圆、人圆、宇宙一圆,圆显万法。

我不知于众生,无人可知于我,于是知者自知。不知自不知。行当山林空寂,心动故有寄思,于是照而了却,归于无思之思。当人缘纷来,境动而有迎送,于是寂而息机,返入无念之念。山林者,是乃道场也,风吹树动,鸟啼虫鸣,无非真如之妙用,时时即是极乐之莲邦。

大道入于人间,禅法形于思辨,宗教囿于组织,妙法用于名利,悲哉!佛陀再来,祖师重出,又何能挽正法眼藏而弘扬大道?吾无法言之,故超宗教而归山林,存妙法而待机缘,养大道而寂照,含禅机而行平常。自然、平坦、天真、率直、随缘、无为,一如如一,山川共鸣。

净土法门到天台教观;从显教的系统学习到密乘的无相大法;从心地的相应到禅宗的机用,其中全赖明师的指点,否则徒泥文字,拘于法门,限于道理,执诸境界,尤其是元音老人之破法,使人顿悟无法之法,独超无言之言,于是绝师法于无碍,透有为之牢笼,一念回归,全归平常。

有人问住山的日用之事如何?我只会种花浇菜,客来沏茶。要说法门,法在问处;要行大道,道在脚下。平常事不妨以平常心行之,可知平常的真意旨;不见人间烦恼,不愁生活困苦,不逐人缘往来,不生是非好恶之心,一片空灵,无限生机!天雨时的雨,天晴时的晴,日出与月落,水声与人语,空谷回音,自然合道!

过去智明之我已死,现在净明之我不生,未来妙圆之我不计,本来无我,何来山居?原是净明,岂在拂尘?知灵知而恒在,此知犹带知见,诸法如幻,此知不生,循于缘起,此缘不灭,独明湛湛,应机了了,个中风光,一任自然。悟俗谛而即真,契真谛而恒俗,因果不昧,业力常空,悲于无缘,智在离念!

追求成于不安,多思乃生攀缘,了达福德的缘,恒居自在之乡。知天乐命,知足常乐,知心遍照,知性永寂,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矣!

知教理所以开圆解,知众生心中之佛德而所以发大心,知诸法微妙故而善巧方便,知禅道出风格而随机特立。是知也,超入之门矣!一知便超,定慧等待;一知便合,一相无碍;一知即归,到处净土!

以假为真,错过明师;以俗为道,错过大法,学佛者因地不真,往往错了又错,究其原因皆以私我之欲望为出发点而希求一切利益,故反而被人所骗,结果错过一生。于此不能责怪人,全在自己一念初机的错误。所以,学佛贵在知见正、发心正、拜师正、行法正,方始有真正的开发,有向上的功德,有慈悲的光芒,有至圆的智慧,有崇高的情操,有度生的方便。

行人一旦到了绝知见、离观念、了人生、祛是非的地步,其语言行止往往难以被人理解。此时种种误解、毁谤即起矣,对弘法尤其如此。那么,师门中不理解即可出师门矣!教会中不理解即可出教会矣!人世间不理解即可出人间矣!出而复入,即空而假,不滞世俗,常行妙道。于是空谷回音,顶天立地,即不被一切所拘矣!

认为师父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一切所为皆师父之加持,一切语思皆合师意,应知一切错误皆从此始,此迷信太甚也。上师是智慧光明的化身,即自心明照不惑,随机而启用,不必滞于自心外另有一上师住于顶,常常放光加持。念即无念,明而非明,一切时处自作主张,不昧前境,恒住目前,即是全体上师矣!

十一

真如生命,新新不已,春花灿烂,百鸟争鸣,隐即是显,显本是机,只眼空山,满溢风情。不漏则乐,定深则明,绝念则无,身尽幻觉,以此为上,上而非上,出而尽之,穷尽至极,便无言说,诸佛不知,上师难测,独来独往,恒逆恒顺

十二

思及元音上师,知恩重如山,以启我道眼,生我明慧也!法门缘深,退而消歇,因其人事芜杂,难尽大本。故归而养摩尼之宝珠,欲如意于无用之用也。

十三

因地发心,果地圆成,一轨直行,破惑显真。然而末代妄求,神异标的,执身心之妄说,想自私之胜利,偏学偏行,不觉入于邪伪。因此,熏习大乘,思惟正法,消融身心,独超人我;了生死于一念之间,悟生佛于全体之中,以无修之真修而修本然之妙道,行住坐卧,无非真法矣!

十四

法谊友情,白云红叶,曲无论高低,法不言胜劣,一马平川,万里行踪,心无挂怀,情无所系。于是三业印于诸行,智思出于山林;击节论出格之理,拂袖了不了之人。胸中荡荡然而含云天,云天荡荡然而合山水,一相共印,一道清净。

故人何在?义薄云天;天地何在?性海正闲。

十五

启大信于无所信,学大法于无可法,读尽古人,阅遍万物,深入于自家田地,反复于种植之间,随四时之变化,成如实之花果,受用自在,大事毕竟无事。悟时往往超出行时,狂非真狂,只缘其力未充,透脱未尽;行时往往摄入悟智,真行无行,当知工夫即非工夫。

文/净明山人

菩提书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