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般若与闻、思、修、证:文字般若;初学般若,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观照般若;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依境成观,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实相般若: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维即可。
何名般若?般若究竟指什么?实相:实相才是真正的般若。观慧:依深入观慧而能现觉实相般若,所以也称为般若。观慧是因,实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名。实相不是所观的,但观慧却缘相而间接的观察他;为境而引生观慧,所以也可假说为从境──实相般若而名为般若。文字:约其能解义实相,及由此能理解而起观,得证实相“般若”,所以也就从所解释而名为般若。般若何用?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所共的。引导万行以入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
般若属声闻乘、缘觉乘还是菩萨乘?实相般若说,这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所共证的,即属于三乘圣者。观慧般若说,如约解脱生死说,般若即通于三乘。所以《经》中说:欲学声闻地,当应闻般若波罗蜜。欲学辟支佛地,应闻般若波罗蜜。欲学菩萨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蜜。佛说般若波罗蜜经,实为教化菩萨,即属于菩萨。如本经《金刚经》说: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解深密经》也说:第二时教,维为发趣修大乘者说。不过,佛说般若,虽说但为菩萨,而也有二乘在座旁听。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为菩萨。就第一义谛言:第一义中无知者、见者、得者;一切法无我、无我所相,诸法但空,故般若无所属。就世俗谛而言:般若仅属于菩萨。
布施玄奘等之传说: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如所断的烦恼。烦恼的微细分,到成佛 方能断净,深细难断,如金刚的难于破坏一样。所以,译为“能断金刚的般若”。罗什门下的传说:金刚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坏一切戏论妄执,不为妄执所坏;他的坚、明、利,如金刚一样。然金刚本有两类:一是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的,一是虽坚强难破而还是可以坏的,已如前面所说。所以,或以金刚喻般若,或以金刚喻烦恼,此两说都是可通的。不过,实在的说,应该以金刚喻般若。等即不成为波罗蜜了。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般若经讲记》:发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刚的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菩萨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无上菩提,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文句解义这甚深法门,所以又称之为经。这是以金刚喻信行地、净心地、及如来地的智体的。比喻坚实深细的智因实相。般若摄受导向万行,万行庄严般若;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持,万行始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逻蜜。般若也需要众行的庄严,如没有众行助成,般若也即等于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为波逻蜜。
衣、食、住、行无不是正观性空的道场。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性空即缘起,缘起即性空的中道。观空,先见佛法身;莲华色比丘尼化使他自身于佛法中,使他能追踪佛陀的高行,住持佛法而转化他人得大利益
。成转轮圣王,先见佛色身。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发菩提心,首先对于成佛度众生,要有信心,要有大愿。由于见到世间的恶劣,见到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的佛果可证;也唯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此信愿而发心,称愿菩提心,或信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主要是指受持菩萨戒法,菩萨戒名菩萨学处,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萨即以此无边戒行,实行菩萨道。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是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青黄赤白相,没有心识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念等。世俗菩提心:注重悲愿,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还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间,故统名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得智慧的现证。
愿菩提心:依七重因果修学次第而完成,即是愿菩提心的成就。行菩提心:菩萨有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摄为体,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摄分类。菩萨以不退菩提心为根本戒,不离菩提心而远离众恶,利益众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习。《大乘起信论》,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而修成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修菩提心,广积福德智慧的资粮,进而悟无生法忍,体证一切诸法不生不灭,即称为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不离信愿慈悲的智证。能一念心相应,发此胜义菩提心时,即是分证即佛,于百世界现成佛道,所以这可以说发心成佛,由发菩提心而名成佛。
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罗什说:住与降服,于菩提心行上转;全经宗要,不过如此住于实相而离于戏论而已。诸异译,于住及降伏间,更有“云何修行”一问。无著菩萨说:无著论,此三问遍通于一切,即于发心,发起行相,及修行,行所住处,都有这愿求的住,无分别相应的行,折伏散乱的降伏,与本译意趣相近。世亲说:此三问别配三段文,隔别不融,与本译即难于和会。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