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利用因果机制更好地培养心识

发布时间:2024-07-06 01:15:05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利用因果机制更好地培养心识

藉由禅修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心亲近那些能带给我们快乐的美德,使我们的生命能与诸美德融合成一体,并清楚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深刻真理。现在我们要检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产生方式,和物体在物质世界中产生的方式,两者为何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在物质界中,事物形成的原因是透过因缘相依的力量而生起。由于种子、水、日光以及肥沃的土壤,才得以让绿芽滋长。缺乏这些因素,这颗种子就不具备成长所需的条件,无法发芽破土。同理,当事物存在的环境和条件都消失时,它们就会停止存在。若事情不受因缘变化而自由发展,那么情况变成若非万物在同样状态下永远存在,因为它们不需因缘的配合,就是任何事都不可能存在或发生,亦即不须种子的存在就能发出新芽,或新芽完全不存在。由此可见因果关系是一种普遍性法则。

佛教所谈的因有两种形式。首先,是属于主因。上述例子中,主因即是种子,它在特定条件的配合之下,产生本身自然相续的效应,亦即发芽。那些能够使得种子发芽的条件——水、阳光、土壤,以及养分,即被视为发芽的辅助因素或助缘。事物的发生就依赖这些因缘,不论它们是主因或辅助条件,它不是因为人们作为的力量或佛的超凡特质。这一切的发生只是依循自然的道理。

佛教认为非物质的运作方式与有物质相似。同时,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理解有形事物的能力无法成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知识的唯一基础。时间的概念可能是讨论无形事物极好的例子。时间与物质世界共存,但我们却无法以任何实质方式标明它的存在。意识也是如此,我们藉由意识来理解事物和体验痛苦与快乐。人们认为意识是无形的。

我们的心识状态虽是无形的,但仍是依循因缘的作用力而发生,这与物质界的情形相似。因此,熟悉因果作用的运作机制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当下心识状态的主因是前一刻的心识 。所以,每一刻的意识都是后续觉知的主因。我们所体验的各种视觉享受以及所反应的回应等刺激,都是塑造了我们心识状态的特性。藉由控制这些条件,我们就能影响结果:我们的心识。禅修应该是以有效方法做这件事,并将某些条件施加于我们心识以达到理想的结果:更道德的心识。

基本上,它以两种方式运作。其一为每当有刺激或共同条件出现时,就会引起相同的心境。这是种互相作用的例子,如我们不信任某人,且发现只是想到他就令人心生不悦之感。另一种是截然相反的心境,当我们培养出信任感时,便能够对抗沮丧或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情况。在了解到培养不同心理特质的效用后,我们就会明白如何改变自己的心境。我们必须记住这些只是心灵运作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制更加强自己灵性的发展。

「观」的禅修是认真地培养和应用某些特殊的思惟,以强化积极正面的心态,并慢慢削弱甚至终至除去负面心态。这是以建设性的态度来运用因果机制的方法。

真正灵性上的改变,不只是藉由祈祷或祈愿消除负面心态并滋长正面心态就能发生。唯有靠着我们身心协调的努力才能达成,这份努力奠基于真正理解心智如何与各种情绪和心理状态互动上面,这样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灵性的成长。若想要削弱负面情绪的力量,那就必须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努力根除这些因素

。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抗它们的心理动力;或称之为对治之道。这正是禅修者所追求的次第发展的心理转化。

这些修炼该如何进行?首先要找出与善行相反的因素。例如谦逊的相反是骄慢或虚荣。慷慨的相反是吝啬。在找出这些因素后,我们得努力削弱和逐渐破坏它们。在专注对治这些负面因素时,还必须兼顾加强我们希望内化的那些美善品质。当我们非常吝啬时,就必须格外努力慷慨待人。当发现自己没耐心或论断他人时,就必须尽力学习安忍。

一旦了解自己的想法会引起某些心理反应时,就可预先做防范措施。然后我们会理解到,当某种心境生起时,我们必须以特有方式对治;若有其他情绪出现,也必须适当回应。当发现自己开始对讨厌的人产生愤怒想法时,就须及时自我警惕,借着改变思惟的对象来转化自己心念。在被激怒之后要做到悬崖勒马并不容易,除非我们受过调伏心性的训练,能够先仔细思惟愤怒所引发的各种不愉快后果。所以,平日训练自己调伏瞋怒、培养安忍心是非常重要,切莫等到已陷于愤怒心境才忙于对治。我们必须仔细审视,当自己因生气而失去谦柔心境时,会变得完全无法专注于工作,周遭的人会如何避开面目可憎的我们。以这样的努力态度进行持续且深刻的省思,最后就能做到克制自己的愤怒。

有位西藏著名的隐士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方式修行。每当内心生起恶念时,他就在房间墙上画个黑色记号。刚开始时,他的墙上全是黑色记号,但随着正念的修链愈加坚定,他的善念日益增多后,墙面就被白色记号取代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培养同样的正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