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事情我们在讲席里面讲的很多,佛法决定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在家学佛,在过去没有不遵守《十善业道》的;换句话说,在家学佛的同修都能落实《十善业道》。出家学佛的,都能够落实三皈、五戒跟《沙弥律仪》,肯定都能够落实,都能做到。所以第一个是德行。我们今天非常普遍,在国内、在国外我们看得太多,在家同学做不到十善业,出家同学,三皈、五戒跟《沙弥律仪》做不到,佛教还会有前途吗?所以真正好的佛弟子,我们天天要回向、天天要祈求,希望佛菩萨再来救我们。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五比丘能把佛教兴旺起来,建立起来。今天如果有五比丘,就可以把佛教复兴起来,但是这五个人是真正觉悟,真正能吃苦,能依教修行。所以佛经不是念得很熟,讲得天花乱坠,没用。字字句句都要改变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让自己整个身心跟经教结合成一体,这个叫修行证果。所以我们不持戒不行。
戒律现在为什么做不到?我常说这是有原因的,我们从小忽略了家庭教育。中国的传统是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视的是家庭教育,五千年来没有例外。所以每个家族都有家规、都有家教!这些东西在过去都保存在每一家的族谱里面,祠堂里面有族谱,这些家教好的东西统统都保存在里面。我们今天采取的《弟子规》,《弟子规》可以说是家教的集大成,是个代表作,集大成的代表作,文字不多,内容非常丰富,要从这里下手。这个里面虽然文字不多,义理深广无限,每一句话你要是细细研究,都可以写出几百万的大书。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先把它落实。
如果我们能够落实《弟子规》、落实《十善业》、落实《感应篇》,你就有三个根,儒释道三个根。有这三个根,然后在经教里面学一门,不能学多,学一门。没有老师没有关系,在中国儒释道,没有老师自己修行都能成就的,这些人有榜样、有例子,所谓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要专攻一部经,为什么?专攻一部经,心是定的,你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同时学很多东西,你的精神、力量分散了,你得不到定,你心不能够集中,换句话说,你不会开智慧。你所学到的都是些皮毛常识,学得再多,常识很丰富,也能说得天花乱坠,与你自己的心行毫不相关。这就错了,完全错了,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那我这一门东西,到底要学多久?每个人不定。什么时候就算毕业了?开悟了,你在这一部东西上得定,定久了,人就开悟。一悟之后,一切东西,没有学的,你一接触都通。你们看看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很好的样子。他还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也没有听过经,实际上就是听了几句《金刚经》而已。他悟了之后,你看看世出世间没有一样不通达,这什么原因?心净,心地清净,万缘放下。
你心里头还有牵挂,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还有五欲六尘、还有贪瞋痴慢,这怎么得了,这怎么能成就?要知道我们自己的自性,《华严》说的,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本来是佛,就是你本来是清净,你本来是一尘不染。 清净平等觉 是在《无量寿经》的经题上,都是你本来有的,你本来清净,你本来平等,你本来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所以,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自己错了,违背了性德,这不是违背佛菩萨的教诲,是违背了性德。佛菩萨教导我们没有别的,是教我们回归自性,把自己的性德再找回来,这就对了。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就很容易找回来,你搞多了那就障碍很多,道理在此地
。等到你大彻大悟的时候,然后才可以广学多闻。所以四弘誓愿它这个次第很好,先叫你发心,叫你发心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要去救他们,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发这样大的心,你没有道德、没有学问,你这个心是空的,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那是个动力,推动你,巨大的动力,你一定要断烦恼。断烦恼,回归自性,就是圆满的德行,圆满的德行也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外面的。自性里面没有一个恶念,没有一个不善,纯净纯善。然后再学法门,烦恼没有断尽,不能学法门。
所以在大乘教里面,什么时候才能广学多闻?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在文殊菩萨会上达到这个水平,开悟了,就是禅宗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才离开老师。我们中国过去人讲 出师 ,现在人讲 毕业 ,在文殊菩萨会上毕业了。毕业出去是参学,参学就是广学多闻,他那是什么程度?他那是初住菩萨的程度,圆教初住。不是这个地位,你不够资格参学,你愈参愈糟糕,愈学愈乱!所以要晓得从前参学是有标准的,闭关、住山都是有标准的,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你没有资格。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的,一定要懂得。
所以培养人才,头一个是德行,然后第二个就是劝他学一门,一门先给他定十年,有期限的。到了十年之后,他自动的会十年十年下去,那就不要劝,他自己明白了。十年,他心是定的,至少十年我要专搞一样东西,不再打妄想,所以容易得定,容易成就,这样才行。所以护法,如果遇到这样的善知识,无论是在家、出家,那真的是佛门的宝,我们要重视,要护持他、要帮助他、要成就他。如果心浮气躁,你冷静观察,他还有是非人我,在顺境他还会生欢喜心,逆境他还会有愤怒、还有瞋恚,这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就太多了,很难成就。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