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在线网

你要修道,不懂《黄帝内经》是不行的

发布时间:2024-03-10 01:15:39作者:楞严经在线网
你要修道,不懂《黄帝内经》是不行的

如果要修道,或者度众生,一定要懂得《黄帝内经》。近代佛法的衰微,或者看起来很热闹,文章论文,法师开示都特别多。可总是有两种现象。

第一,虽然文字很多,很有系统,但面对烦恼时,这些文字你却用不上。现在开示很多,可都是帮运工,帮教科书的,没有自己生命体验。为什么?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修道体验,只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知识相而已。这类文字一般都叫做心灵鸡汤,能开阔眼界,却处理不了烦恼。末法时代的文字相特别严重。这在台湾,日本的佛教表现的特别突出,而台湾佛教目前也慢慢在影响大陆人的认知。

第二个现象,因为没有修道体验。结果传法时,就变成了上帝式的。你只要相信就得度,这就是上帝式的。因为没有体验,这个信心也不坚固。就像净土法门,信心真坚固的,还不多,都流落为口头禅了。

要改变这个现象,药师法门就起了很大作用了。先要澄清一点,不是念药师经才叫药师法门。药师法门一直身心灵三种体验的法门,你只要能进入这个体验,你就修药师法门。

以前修道人,至少要懂黄帝内经,以医入道嘛。修道,打坐的过程中,身心都会起反应。你要能了知。身体是人最大的坚固妄想,但你却被身体转。要修道先明白这个身体的运作。先转这个色身。许多讲禅宗的,都变成口头禅,道理讲的很高,却做不到,因为身体没有转化。

人有两大欲望,食色。饮食和色欲,这两关你要去,就不容易了。以前修道人都要折磨这色身。记得要修行是身体好时才修行,而身体好时,人的欲望就起来。你要怎么转移这个能量,就要懂药师法门啦。不像现在,很多人学佛,身体都病恹恹的,这本来就是能量不足。你能量不足,想要有作为,就很难。因为你能量不够,灵性能量也不够,你想要多积极进取,也很困难,相反的,就想躲起来,想逃避。

人间佛教弘扬的过程出现缺失,因为药师法门弘扬的不足。整个佛教就底气不足,如果佛教连病苦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人们怎么能产生对佛的信心。病苦有办法解决,人们才会对佛法能解决死亡苦,有信心。但现在真的敢出来讲,“我能解决你的病苦”,这样子的法师大德,不多。仁焕法师算一位。但太少了。你但研究经论,学那么多年,连去除病苦的信心都没有,死亡来了,你学的知识能了生死吗?

有个人爱辩论,我就跟他讲,你不要辩论,等你得大病时,你的佛法能起用才是真的。现在你无灾无难,学一学不伤大雅。但佛法不是这样子来学的。所以病苦来了,你就知道了,修行是讲真功夫的。否则,你只能说,我生病了自然找医生。其实医生也帮不上你的忙。

现在弘扬药师法门,力量仍不够。我们在浮夸上,花费了太多,真实意上却用功的太少了。像这个世界,堕胎,邪淫,杀生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可我们弘法在这一块上,却明显不足。法律上不犯法,但因果上就犯了。

现在吃肉现象严重,主要来自营养学的问题。现在营养学,完全是按照西方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这些东西来分析营养。结果你跑到医院去,你没有营养了,医生就说,回去多吃肉补身体。没有医生劝你多吃素补身体的。这个营养观也导致人爱吃肉,怕没有营养引起的。

包括对待癌症,感冒,乃至细微的病苦问题上,佛法应该承担起这个弘扬的责任。社会上给的认知都是错误的。佛法应该要在这一块好好努力。如果我们更努力弘扬这些,那些病苦的人,苦难的人,环境的污染,将会更少一些。

佛教中有五明,而度众生最快的,入道最快的,还是从医方明开始。以医入道。修道你要懂得身心,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你只要是人,有这个身体,身体就影响你,至于他是怎么样个影响法。这里面讲来,就很复杂了。估计一辈子都研究不透,搞清楚明白了,你也成就了。

佛法的救世功能,不是抚慰心灵就好了。你什么没有转化,你怎么抚慰都解决不了问题。像现在写书的,讲书的,都很多。为什么是心灵鸡汤呢,因为看起来很好,很对,可是你做不到,他也无法教你做。这里要扯到身体的转化。就像一个人经常郁闷,是身体内有地狱,就会想不开。除非你用方法把它地狱破开了,他就好了,否则你怎么劝,都没有用。这个劝,就叫心灵鸡汤。

因为佛法没有弘扬好药师法门,只好变成一直推崇超度。就变成死后的佛教。现在佛教超度气氛,越来越严重。生前的问题解决不了,只好变成解决死的问题。这个是近代佛法的缺失。

如果有更多人来弘扬药师法门,弘扬《黄帝内经》,人类的灾难就会少一些。最起码的,在饮食上正见会建立起来。但现在正法衰落,许多人谈佛法,都变成谈玄说妙。而真正切实能利益到众生的,改变身心病苦的,弘扬的人却不多了。

像现在能弘扬《弟子规》,还有些儒家经典,这些可以批量生产。但你看几个人弘扬《黄帝内经》,《道德经》,很少啊。这两部经都是要修道的生命体验,你才能讲出来,不是靠你学习知识就可以了。佛法的弘扬中,看起来铺天盖地的,也是落入了俗套,变成知识传播。而道的修炼,能提及的就很少了

。尤其是现在佛学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