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灭圣谛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诸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法义,是「灭谛」。也就是说佛陀宣讲的四圣谛道理的第三个圣谛。苦、集、灭、道,就是佛陀宣讲的四圣谛,苦和苦集,苦就是结果,集就是苦的原因,苦的因果就是因为有苦的原因,所以会造成苦,让我们生生世世的轮回,那就是苦集圣谛。还有苦灭、苦灭之道圣谛,这两个圣谛,讲灭谛和道谛。就是要从这个痛苦轮回里面,脱离出来。灭谛可以说是,涅槃体证的最终目标,有的人已经体证了,有的人,也是往这个方向来修行。道谛就是怎么样来修行,达到这个涅槃的证果,或者是开悟的地步。
这个涅槃,自古就有很多人,除了佛教以外,很多人就是想要追求这个永恒,涅槃可以说是一个永恒,我们世间都是无常的,时间一直在流转,时间、万物一直在生灭,我们想要抓取一个东西,都没有办法永远抓取,永远保存,通通没有办法。人一定要死,古时候我们中国,有很多修仙道的,想要得到永远不死,最后也没有办法不死,佛教里面,也有四位具有大神通的婆罗门避死的故事,一位想要不死,进入空中,一位进到大海里面,一位进入山腹里面,一位进入地里面,他们都想要不死,但是没有办法,寿命到了就死亡。所以这个世界假使没有涅槃,我们事实上是很悲哀的,没有涅槃为什么很悲哀?就是轮回。如果以印度人来讲的话,他们一生一世就死了,那就算了,但是那问题,死了也不能算了,有的人想要解决,他生命的一些困境,用自杀来解决,死了以后什么都一了百了,事实上是不得了,用死亡来解决,依佛教来讲那是很大的恶业,为什么说很大的恶业呢?依佛教的说法,你杀自己和杀别人,通通一样的罪过,那属于很大的罪过,所以有很多自杀的人,他死了以后还会投生于恶道,佛教是讲三善道、三恶道,就是六道轮回,有时候就讲五趣轮回。所以追求涅槃,自古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在追求,问题是说要真正了解,佛陀的涅槃的道理,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来寻求,来达到解脱,那是不太容易的。
世间上有很多称为佛教的,它的名义也叫做佛教,事实上,跟佛教的道理都相背反了。我们知道涅槃,依佛教徒的信仰来讲,它是存在的,而且是可以追求的,所以我们对涅槃法,需要有一些正确的认识,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修,一直修,然后可能得不到涅槃,可能不只得不到涅槃,而且还有一些痛苦、堕落的结果,所以关于佛教徒,他一定对佛陀所宣说的,四圣谛里面的道理,涅槃也包括在内,都应该清楚明白。涅槃在经典里面,有一些简单的定义,涅槃这个字,如果说以印度的文字来讲,涅槃的意思就是「息灭」,用台语讲就是「火熄去」。就是息灭了,息灭了就是涅槃,这是印度对涅槃这个字的了解,佛教里面也用这个方式来引用。佛陀有很多名词是自己创造的,但是有一些名词他还是沿用印度的古文字的内容,但是内容已经改了。在佛教里面,涅槃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就是贪、瞋、痴的止息,或者说一切烦恼彻底的止息,叫做「涅槃」。曾经有人问说:涅槃只有烦恼的止息而已吗?为什么有人会有这样子的问法呢?他认为涅槃可能会想象说,涅槃后一定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一个不可思议,不可说的境界。难道简单的几句话,烦恼的止息,一切贪、瞋、痴的止息,那个叫做涅槃吗?事实上这是非常明确的记载在经典里面,所以我们要了解涅槃的话,就是可以说一切烦恼的止息,贪、瞋、痴的止息,这样就可以简单的而且很明确的定义这个涅槃。
我们如果要更深入的,了解涅槃,可能还要更花时间来了解它,因为世间有这些烦恼,有这些贪、瞋、痴的问题,在佛教的业力论来讲,任何起贪、瞋、痴都会造成未来的不善的结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以为做一些事情,人家看不到,听不到,就以为好象事情过了,就结束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照佛教的因果的理论,或者是说有一些禅观的人,都可以更明白的发现,任何一个善事或者是恶事,它不止造成今生的一些结果,也会造成今生和来世的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佛教的思想,已经流传到民间来,但是一般人可能很难去理解到,或者以为这是只有劝善的方式而已,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假使我们知道做恶,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那我们还会做恶事吗?假使一个人他这一生是为人,如果说他已经知道他来世会变成蛇。他会怕吗?他会恐惧吗?很多人就会因此得到恐惧。我的朋友里面,就有人告诉我,他下一生会变成蛇。我们这一生造的业,不管善业、恶业,虽然在未来可能会改变,你要造更大的善业、恶业,那才会再改变,不然的话,直到当前为止,每一个人他下一生,要投生于人道,或者是哪一个道,事实上都已经有一些影像,如果照这样的业力,现在马上死亡的话,那个力量很强就会投生过去了,所以贪、瞋、痴,它会造成人生的痛苦,今生、来生的果报,所以我们要努力修行去除贪、瞋、痴,然后能够具足无贪、无瞋、无痴。
造善事它可以得到涅槃吗?造善事也没有办法得到涅槃,为什么造善事,没有办法得到涅槃呢?造善事他只是得到今生或来生好的果报,但是他还是没有得到涅槃,因为这样,造善事也得不到涅槃,所以有一些人,他就会发展一些奇怪的理论,比方说不想善、不想恶。有一些观念当然是原本是好的事情,但是如果错误的应用,那可能会变成误导,修行达到涅槃,它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不只靠善事来达到。佛教里面它有很多方法,比方说你修布施、持戒,然后修禅定、修忍辱、修智慧等等,这些修行的方法,它也是善业,当你还没有达到涅槃之前,这些都是善业,都会得到未来的果报,佛教是鼓励我们要造善,因为恶的,他一定会得到自他的伤害,造善,他会得到自己、别人都会得到的利益,或者今生来世的利益,它是会这样子的。还没解脱之前,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生到这个人间,甚至于生到天上,然后继续修行,我们修行必须要有一些资粮,有一些善的资粮,这些善的资粮,才能够支撑我们得到解脱涅槃。
刚才我谈到的涅槃,在世间上有时候会误解,或者是不正确的了解,那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比方说贪、瞋、痴,它就会引起有生死的情况,无贪、无瞋、无痴,也就是说你可以趋向证果。如果证果的话,那是得到涅槃的果证,但是有一些人会认为,生死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所以到最后可能「生死即涅槃」,有这样子的观点,这个观点我们如果说,有一些正确的了解,那是无所谓,如果有错误的了解的话,我不修行也是一种涅槃,这样就会误解了。修行,照佛陀的说法,必须要实践八正道,四圣谛、八正道,这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才能够了解、深入,达到涅槃,我们讲的三界和涅槃,两个是相对应的,所谓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就是我们人世间,有欲界还有天,欲界天有六个天,然后还有人,还有阿修罗,阿修罗有时候会被归纳为天,还有地狱、饿鬼、畜生,总共有六道,这是指欲界,它是有物质生存的空间,有男、有女。还有色界天,色界天是修禅定要去的,色界天那边就没有男也没有女。无色界根本就没有物质存在的空间。
人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三界里面呢?因为对这个世间,有执取,不管你是欲望的执取,或者是哪一种执取,这个执取的力量,就会让你引生到这三界的某一个界去,世间的人,如果不正确的了解涅槃的道理或者是方法,他们有的会生到天上去,不管它的名字叫天堂也好,或者什么名字,以为生到那边,就是永恒的世界。事实上不是这样,只要你有物质的世间,通通都是因为有执取,才会投生到物质的世间,那非物质的世间是天堂吗?像无色界是没有物质,那是不是天堂?也不是天堂,因为他没有物质现象,但是他还有心理现象,如果以五蕴来讲,他还有感受,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里面,除了色蕴,也就是物质现象以外,还有这些精神的现象,所以虽然没有物质了,但是他还有精神,有精神他还是有一些污染,贪、瞋、痴没有去除,一个残余的内容,有时候那种贪、瞋、痴,它是潜伏的,佛教术语叫做「随眠烦恼」。天人如果说寿命到了,像「非想非非想天」,他寿命很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是他死了以后,还是可能再往下掉,生到人,或者是其它比较低级的天,所以我们为了达到涅槃,不要有物质,那还不行,像无色天,它是没有物质的世界,还是不行,它还是有寿命的。有的人他就想出一个点子,他就说,那我们不要有心念,把你的那个精神活动灭掉,事实上有人这样修,而且也修成功了,但是他还是不行,他叫做「无想天」,没有思想的天,他也是修禅定修到第四禅,但是他讨厌这个「想」,然后把这个想蕴,这个精神活动灭掉,他灭掉,他今生以为是得到涅槃了,但是确实他不是得到涅槃,他还是跑到色界里面的第四禅里面,他投生在那里了。无想天的众生他只有物质,他没有精神活动,他只有物质,他的寿命,是五百劫的寿命,如果寿命尽了,他还是再往下掉。所以说涅槃的界,你必须要知道,方法也要知道,不然的话你投生错误,可能跑到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或者是无想天去,一定有一个地方去的。
我们如果说了解佛教里面讲的涅槃,那是一个不生不死的地方,它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的界,这个叫做涅槃。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我们很难想象那个地方,经典有时候谈到涅槃界,说那是什么界呢?说那里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也没有东西南北,也没有什么东西,因为有的人用人的概念,去了解涅槃界的境界,所以就用世间所理解的概念说,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在那里就是这样子,但是我们人有时候就会想说,永恒的世界是怎么样,然后会想象一个界,甚至于还会想说释迦牟尼佛一定还在某一个界,事实上这是错误的。释迦牟尼佛不会倒驾慈航,有的人都会盼望释迦牟尼佛乘愿再来,倒驾慈航来救度众生,事实上涅槃的阿罗汉,或者佛陀,你怎么求他都不会相应的,当然有的人求佛也可以相应,或者是求菩萨有相应,那是别的相应,那不是跟释迦牟尼佛相应,释迦牟尼佛,不会再现身跟你说法,那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你如果说过去世见过释迦牟尼佛,在你修禅定时,你可能见到释迦牟尼佛,这是没问题的。你忆念佛陀,比方说忆念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佛陀,这样子的忆念,那你过去世在二千五百年前,曾经见到佛陀,那佛陀你可能还会见到他。以前佛陀说的法可能还可以记忆,但是你现前有一些法义的问题还要问,是问不出来的,因为佛陀是过去的印象,不是佛陀还在某一个界,所以涅槃界叫做无为界,有为界的话就是三界,它会有生灭的现象,涅槃界就是没有,无为界,我们怎么样,达到涅槃的境界?那就是要修禅观。
修禅定还不行,那必须要修禅观或者是说毗婆舍那,巴利文叫做Vipassana,它的意思就是要对物质的现象,或者是精神的现象、成份,彻底的了解它,取它当作你禅观的现象,如果观智成熟的话,才能够达到涅槃,如果观智不成熟的话,你只是看到这些物质现象的生灭,或者心理现象的生灭,当你看到这个生灭时,还没有达到涅槃。当你要达到涅槃之前,它有一些迹象的,这些迹象,就是看到所有的物质,或者是心理现象,它都是生灭的现象,然后到最后它只有灭的现象。那灭的现象,你会产生恐惧的心,因为那是从未有的经验,所以你会有恐惧的心,然后有想要出离的心,经过这几个心,几道的过程,然后再往上,再体证到道智、果智,如果是以南传的说法来讲,就是有十六道的观智。当你证到第十四道智的时候,就是证到道智,十五道的话就是果智。第一次体证的话,就是证到初果须陀洹。所以涅槃,它是可以透过修行来体证,而且可以检证,一个人有没有体证涅槃,事实上可以用禅观来观察,所以在经典里面有记载,佛陀知道他的弟子,哪一个修行有证果,佛陀并不是用问的。我们中国,特别是禅宗,都比较流行说用问话对答的方式,观机逗教的方式,来了解对方有没有体证,事实上在佛陀的时代,不是这样,他直接观察心,有没有体证,他看心就知道,因为有体证道的人,曾经取涅槃当作他观的境界,刚开始,当然都是要从物质的现象,或者精神的现象来观察,但是你观智成熟的时候,他就取涅槃,当作他的禅观对象。所以涅槃可以体证,而且也可以检证,所以不必用语言来认定。善哉!
版权所有:楞严经在线网